书籍详情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三版)
作者:任海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ISBN:9787030606389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恢复生态学导论》**、二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进展撰写而成的。全书基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恢复生态学概论、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恢复、各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森林、草地、湿地、水体、农田、废弃矿地等)的恢复实践、生物入侵与生态恢复、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恢复生态学中的人文观、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作者简介
暂缺《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三版)》作者简介
目录
1 恢复生态学概论
1.1 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1.1 生态恢复的定义
1.1.2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
1.1.3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2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1.3 恢复生态学研究简史
1.4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2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2.1.1 限制因子理论
2.1.2 群落演替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物种相互作用理论
2.1.5 生态适宜性理论
2.1.6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2.1.7 生物多样性理论
2.1.8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2.2.1 自我设计理论和设计理论
2.2.2 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2.2.3 集合规则理论
2.2.4 恢复的概念模型
2.2.5 适应性恢复
2.2.6 定居限制
2.2.7 护理植物理论
2.2.8 植物功能性状与恢复
2.2.9 生态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3 退化生态系统
3.1 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与过程
3.2 全球的退化生态系统
3.3 中国的退化生态系统
3.3.1 中国的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3.3.2 典型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3.3.3 水土流失问题
3.3.4 生物多样性问题
3.3.5 中国当前的退化生态系统问题
3.3.6 生态恢复的地带性问题
3.3.7 退化生态的研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4 生态系统恢复
4.1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模式
4.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则
4.3 恢复成功的标准
4.4 生态恢复的方法
4.5 生态恢复的时间
4.6 生态恢复工程管理指南
4.6.1 引言
4.6.2 概念规划
4.6.3 准备工作
4.6.4 规划实施
4.6.5 实施工作
4.6.6 实施后的工作
4.6.7 评价与宣传
4.6.8 项目规划和管理的15条原则
4.7 生态恢复的监测和评估
4.8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生物与非生物特征
4.8.1 生物特征
4.8.2 非生物特征.
4.9 不同尺度与组分的生态恢复
4.9.1 生境恢复
4.9.2 种群尺度的恢复
4.9.3 群落尺度的恢复
4.9.4 生态系统尺度的恢复
4.9.5 景观尺度的恢复
4.9.6 全球变化与人类干扰要纳入生态恢复范畴
4.10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
4.11 中国森林恢复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5 生态恢复实践
5.1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5.1.1 引言
5.1.2 重大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5.1.3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基础
5.1.4 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
5.1.5 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管理原则
5.1.6 中国北方温带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
5.2 退化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5.2.1 湿地的功能及其退化原因
5.2.2 湿地恢复的概念
5.2.3 湿地恢复的理论
5.2.4 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5.2.5 湿地恢复的策略
5.2.6 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
5.2.7 湿地恢复的合理性评价
5.3 极度退化的热带季雨林恢复
5.3.1 恢复地点的自然概况
5.3.2 森林恢复前后的生态效应对比
5.3.3 热带季雨林恢复机制
5.4 南亚热带退化草坡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5.4.1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演变规律
5.4.2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化学成分变化
5.4.3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水文变化特征
5.4.4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草坡生物量和生产力
5.4.5 南亚热带草坡自然恢复的机制
5.4.6 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5.5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的恢复
5.5.1 样地概况
5.5.2 物种多样性变化
5.5.3 群落生物量变化
5.5.4 凋落物的变化
5.5.5 土壤肥力的变化
5.5.6 植物对土壤氮获取策略的变化
5.5.7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的生态特征
5.6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
5.6.1 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
5.6.2 退化农田恢复的程序及措施
5.6.3 评估农业生态系统恢复的参考指标
5.6.4 复合农林业
5.6.5 防止退化的必由之路——可持续性农业
5.7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5.7.1 红树林概论
5.7.2 实例——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
5.7.3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要点
5.8 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
5.8.1 海岛恢复概论
5.8.2 海岛的干扰
5.8.3 海岛恢复的限制性因子
5.8.4 海岛恢复的利益与过程
5.8.5 海岛恢复中的注意事项
5.8.6 实例——热带珊瑚岛的植被恢复
5.9 红壤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植被恢复
5.9.1 红壤退化的原因与过程
5.9.2 红壤退化的防治及恢复
5.10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
5.10.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5.10.2 恢复策略
5.10.3 恢复技术问题
5.10.4 植被恢复技术
5.11 干旱区的植被恢复
5.11.1 干旱区的植被及其恢复概况
5.11.2 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应考虑的问题
5.12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
5.12.1 喀斯特研究概况
5.12.2 石漠化的原因与机制
5.12.3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
5.12.4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趋势
5.13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5.13.1 矿业废弃地恢复概论
5.13.2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方法
5.13.3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5.14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生态恢复
5.14.1 植物回归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5.14.2 回归与种群恢复
5.14.3 植物回归实践与研究
5.14.4 回归工作的展望
5.1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
5.15.1 生物多样性恢复概论
5.15.2 主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
5.15.3 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生态系统服务
5.15.4 中国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情况
5.16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
5.16.1 土壤生物多样性概论
5.16.2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16.3 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规律
5.16.4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与调控
5.16.5 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
主要参考文献
……
6 生物入侵与生态恢复
7 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
8 恢复生态学中的人文观
9 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恢复
10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
11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恢复
12 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1.1 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1.1 生态恢复的定义
1.1.2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
1.1.3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1.2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1.3 恢复生态学研究简史
1.4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2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1 基础生态学理论
2.1.1 限制因子理论
2.1.2 群落演替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物种相互作用理论
2.1.5 生态适宜性理论
2.1.6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2.1.7 生物多样性理论
2.1.8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2.2.1 自我设计理论和设计理论
2.2.2 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2.2.3 集合规则理论
2.2.4 恢复的概念模型
2.2.5 适应性恢复
2.2.6 定居限制
2.2.7 护理植物理论
2.2.8 植物功能性状与恢复
2.2.9 生态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3 退化生态系统
3.1 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与过程
3.2 全球的退化生态系统
3.3 中国的退化生态系统
3.3.1 中国的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3.3.2 典型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3.3.3 水土流失问题
3.3.4 生物多样性问题
3.3.5 中国当前的退化生态系统问题
3.3.6 生态恢复的地带性问题
3.3.7 退化生态的研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4 生态系统恢复
4.1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模式
4.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原则
4.3 恢复成功的标准
4.4 生态恢复的方法
4.5 生态恢复的时间
4.6 生态恢复工程管理指南
4.6.1 引言
4.6.2 概念规划
4.6.3 准备工作
4.6.4 规划实施
4.6.5 实施工作
4.6.6 实施后的工作
4.6.7 评价与宣传
4.6.8 项目规划和管理的15条原则
4.7 生态恢复的监测和评估
4.8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生物与非生物特征
4.8.1 生物特征
4.8.2 非生物特征.
4.9 不同尺度与组分的生态恢复
4.9.1 生境恢复
4.9.2 种群尺度的恢复
4.9.3 群落尺度的恢复
4.9.4 生态系统尺度的恢复
4.9.5 景观尺度的恢复
4.9.6 全球变化与人类干扰要纳入生态恢复范畴
4.10 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
4.11 中国森林恢复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5 生态恢复实践
5.1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5.1.1 引言
5.1.2 重大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5.1.3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学基础
5.1.4 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
5.1.5 草地生态系统持续管理原则
5.1.6 中国北方温带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
5.2 退化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5.2.1 湿地的功能及其退化原因
5.2.2 湿地恢复的概念
5.2.3 湿地恢复的理论
5.2.4 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5.2.5 湿地恢复的策略
5.2.6 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
5.2.7 湿地恢复的合理性评价
5.3 极度退化的热带季雨林恢复
5.3.1 恢复地点的自然概况
5.3.2 森林恢复前后的生态效应对比
5.3.3 热带季雨林恢复机制
5.4 南亚热带退化草坡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5.4.1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演变规律
5.4.2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化学成分变化
5.4.3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水文变化特征
5.4.4 草坡恢复过程中的草坡生物量和生产力
5.4.5 南亚热带草坡自然恢复的机制
5.4.6 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5.5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的恢复
5.5.1 样地概况
5.5.2 物种多样性变化
5.5.3 群落生物量变化
5.5.4 凋落物的变化
5.5.5 土壤肥力的变化
5.5.6 植物对土壤氮获取策略的变化
5.5.7 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恢复的生态特征
5.6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
5.6.1 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
5.6.2 退化农田恢复的程序及措施
5.6.3 评估农业生态系统恢复的参考指标
5.6.4 复合农林业
5.6.5 防止退化的必由之路——可持续性农业
5.7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5.7.1 红树林概论
5.7.2 实例——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
5.7.3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要点
5.8 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
5.8.1 海岛恢复概论
5.8.2 海岛的干扰
5.8.3 海岛恢复的限制性因子
5.8.4 海岛恢复的利益与过程
5.8.5 海岛恢复中的注意事项
5.8.6 实例——热带珊瑚岛的植被恢复
5.9 红壤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植被恢复
5.9.1 红壤退化的原因与过程
5.9.2 红壤退化的防治及恢复
5.10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
5.10.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5.10.2 恢复策略
5.10.3 恢复技术问题
5.10.4 植被恢复技术
5.11 干旱区的植被恢复
5.11.1 干旱区的植被及其恢复概况
5.11.2 西北干旱区生态恢复应考虑的问题
5.12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
5.12.1 喀斯特研究概况
5.12.2 石漠化的原因与机制
5.12.3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
5.12.4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趋势
5.13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5.13.1 矿业废弃地恢复概论
5.13.2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方法
5.13.3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5.14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生态恢复
5.14.1 植物回归的定义及发展历史
5.14.2 回归与种群恢复
5.14.3 植物回归实践与研究
5.14.4 回归工作的展望
5.1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
5.15.1 生物多样性恢复概论
5.15.2 主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
5.15.3 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生态系统服务
5.15.4 中国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情况
5.16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
5.16.1 土壤生物多样性概论
5.16.2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16.3 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规律
5.16.4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与调控
5.16.5 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
主要参考文献
……
6 生物入侵与生态恢复
7 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
8 恢复生态学中的人文观
9 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恢复
10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
11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恢复
12 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