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第三版)
作者:艾红红,赵玉明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01
ISBN:9787504381828
定价:¥4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第三版)》例举大量古今史实,从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闻事业,阐述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等内容。
作者简介
赵玉明,山西汾阳人,1936年出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9年毕业后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至今,曾任新闻系副主任、主任,副院长等职务。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教学研究工作。代表著作有《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主编兼主要撰稿人)、《中国现代广播简史》及《赵玉明文集》(三卷本),主编有《中国广播电视图史》、《广播电视辞典》、《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书系”(三种)及《周恩来题词集解》(特邀主编)等,2001年,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求的首届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评选中被评为“十佳”之一。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学科(首届)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会长,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退休后获本校首批“突出贡献教授”称号。2010年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证书。2011年捐赠获奖所得在本校设立”“赵“玉明教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奖助学金”。2012年获中国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教授科教工作优秀奖”。2013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事高教工佳逾3Q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称号。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1923—1928)
第一节 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
第二节 国人自办广播的发端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1928—1937)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广播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宣传
二、国民党广播事业网在全国的建立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迁
三、西安事变中的“广播战”
第二节 多向发展的民间广播
一、上海民营广播渐趋繁荣
二、其他地区民营台的发展
第三节 禁而不止的外商广播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37—1945)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一、国民党中央台的抗日宣传
二、国民党政府其他电台情况
三、民营电台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伪沦陷区广播
一、东北的伪满广播事业
二、华北的日伪广播事业
三、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
四、沦陷区民营台广播
第三节 “苏联呼声”和美国军用广播
一、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二、美军在华广播电台
第四节 人民广播的诞生
一、人民广播事业溯源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
三、延安之声传四方
第四章 解放战时期的广播事业(1945—1949)
第一节 从膨胀到崩溃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第二节 从复苏到衰落的民营电台
第三节 经历挫折、日渐壮大的人民广播
一、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
二、延安(陕北)台的三次转移
三、日益壮大的解放区广播
四、解放战争中的广播宣传
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人民广播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广播事业(1949—1956)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营广播事业体制
一、统一领导和建设人民台
二、接管原国民党广播电台
三、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发展广播收音网
第二节 广播宣传初学“自己走路”
一、对国内广播
二、对国外广播
三、改进广播宣传工作
第六章 初步探素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56—1966)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广播基础建设的“跃进”式发展
二、中国电视诞生
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规模调整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再发展
第二节 瑕瑜互见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扩大化了的反右派斗争宣传
二、“大跃进”宣传的严重失误
三、广播电视宣传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报刊的出现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6)
第一节 动乱时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文革”初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二、“文革”中、后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三、对外广播与对外合作交流
第二节 服从政治需要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有线广播的鼎盛时代
二、彩色电视开播
三、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
一、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极“左”宣传的抵制
二、广播电视界的抗争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1983)
第一节 两年徘徊期间的广播电视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
第九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83—1992)
第一节 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
第二节 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针的调整
第十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92年至今)
第十一章 鲁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节 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
第二节 国人自办广播的发端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1928—1937)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广播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宣传
二、国民党广播事业网在全国的建立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迁
三、西安事变中的“广播战”
第二节 多向发展的民间广播
一、上海民营广播渐趋繁荣
二、其他地区民营台的发展
第三节 禁而不止的外商广播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37—1945)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一、国民党中央台的抗日宣传
二、国民党政府其他电台情况
三、民营电台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伪沦陷区广播
一、东北的伪满广播事业
二、华北的日伪广播事业
三、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
四、沦陷区民营台广播
第三节 “苏联呼声”和美国军用广播
一、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二、美军在华广播电台
第四节 人民广播的诞生
一、人民广播事业溯源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
三、延安之声传四方
第四章 解放战时期的广播事业(1945—1949)
第一节 从膨胀到崩溃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第二节 从复苏到衰落的民营电台
第三节 经历挫折、日渐壮大的人民广播
一、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
二、延安(陕北)台的三次转移
三、日益壮大的解放区广播
四、解放战争中的广播宣传
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人民广播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广播事业(1949—1956)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营广播事业体制
一、统一领导和建设人民台
二、接管原国民党广播电台
三、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发展广播收音网
第二节 广播宣传初学“自己走路”
一、对国内广播
二、对国外广播
三、改进广播宣传工作
第六章 初步探素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56—1966)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广播基础建设的“跃进”式发展
二、中国电视诞生
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规模调整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再发展
第二节 瑕瑜互见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扩大化了的反右派斗争宣传
二、“大跃进”宣传的严重失误
三、广播电视宣传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报刊的出现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6)
第一节 动乱时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文革”初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二、“文革”中、后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三、对外广播与对外合作交流
第二节 服从政治需要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有线广播的鼎盛时代
二、彩色电视开播
三、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
一、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极“左”宣传的抵制
二、广播电视界的抗争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1983)
第一节 两年徘徊期间的广播电视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
第九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83—1992)
第一节 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
第二节 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针的调整
第十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92年至今)
第十一章 鲁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