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法制史概要(120年纪念版)
作者:陈顾远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12-01
ISBN:9787100150644
定价:¥1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编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说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及译名与今不统一者,亦不作改动。如确系作者笔误、排印舛误、数据计算与外文拼写错误等,则予径改。原书为直(横)排繁体者,除个别特殊情况,均改作横排简体。其中原书无标点或仅有简单断句者,一律改为新式标点,专名号从略。除特殊情况外,原书篇后注移作脚注,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夹注。文献著录则从其原貌,稍加统一。原书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或纸页残缺者,据所缺字数用“□”表示;字数难以确定者,则用“(下缺)”表示。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法制史概要(120年纪念版)》作者简介
目录
序
《中国法制史》1934年版序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开宗明义
一、认识论
(甲)我国向时所称之“法制”含义
(乙)东瀛学者所称之“法制”含义
(丙)法制机构所称之“法制”含义
(丁)立法机关所称之“法制”含义
二、目的论
(甲)中国法制史与综合法学
(乙)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法系
(丙)中国法制史与现行法制
(丁)中国法制史与中国学人
三、方法论
(甲)史所疑者不应信以为史
(乙)朝代兴亡不应断以为史
(丙)或种标准不应据以为史
(丁)依个人主观不应擅以为史
第二章 探源索流
一、从变法上以言其变
(甲)关于变法中之变者
(乙)关于变法中之不变者
二、从律统上以言其变
(甲)关于律统之首次变化者
(乙)关于律统之再次变化者
(丙)关于律统之三次变化者
三、从法学上以言其变
(甲)法学之盛限于战国
(乙)律家之著仅在汉魏
(丙)律学之衰始于东晋
第三章 固有法系
一、中国固有法系之存在
(甲)就时l'日J而言
(乙)就空问而言
二、中国固有法系之形成
(甲)中国固有法系源于神权而无宗教化色彩
(乙)中国固有法系源于天意而有自然法精神
三、中国固有法系之特征
(甲)礼教中心
(乙)义务本位
(丙)家族观点
(丁)保育设施
……
第二编 各论
第三编 后论
陈顾远先生学术年表
不可不读的《中国法制史概要》
《中国法制史》1934年版序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开宗明义
一、认识论
(甲)我国向时所称之“法制”含义
(乙)东瀛学者所称之“法制”含义
(丙)法制机构所称之“法制”含义
(丁)立法机关所称之“法制”含义
二、目的论
(甲)中国法制史与综合法学
(乙)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法系
(丙)中国法制史与现行法制
(丁)中国法制史与中国学人
三、方法论
(甲)史所疑者不应信以为史
(乙)朝代兴亡不应断以为史
(丙)或种标准不应据以为史
(丁)依个人主观不应擅以为史
第二章 探源索流
一、从变法上以言其变
(甲)关于变法中之变者
(乙)关于变法中之不变者
二、从律统上以言其变
(甲)关于律统之首次变化者
(乙)关于律统之再次变化者
(丙)关于律统之三次变化者
三、从法学上以言其变
(甲)法学之盛限于战国
(乙)律家之著仅在汉魏
(丙)律学之衰始于东晋
第三章 固有法系
一、中国固有法系之存在
(甲)就时l'日J而言
(乙)就空问而言
二、中国固有法系之形成
(甲)中国固有法系源于神权而无宗教化色彩
(乙)中国固有法系源于天意而有自然法精神
三、中国固有法系之特征
(甲)礼教中心
(乙)义务本位
(丙)家族观点
(丁)保育设施
……
第二编 各论
第三编 后论
陈顾远先生学术年表
不可不读的《中国法制史概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