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财务会计必备公式分析与应用大全书
作者:李巧英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01
ISBN:9787115481115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财务会计必备公式分析与应用大全书》以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编写而成,详细介绍财会人员在工作中常用的13 大类、216 个财务公式。《财务会计必备公式分析与应用大全书》共分为14 章,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指南、会计基本等式、财务管理基础公式、现金管理公式、业务预算管理公式、应收款项管理公式、流动负债管理公式、筹资管理公式、投资管理公式、生产成本管理公式、收入与分配管理公式、财务分析公式、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和不同行业会计核账公式。在讲解每一类公式时,均按照“公式简介”“公式原文”“参数说明”“公式演练”的结构,详细介绍各公式的核算范围、参数含义以及各公式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财务会计必备公式分析与应用大全书》可作为广大财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精进业务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为各高校、会计培训班的辅导用书。
作者简介
李巧英,会计师,实战派作者,先后任职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参与编写《外行学会计》《会计实操一点通》《会计业务从入门到精通》等多本畅销书。
目录
第0章 学习指南
0.1 财务公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t2
0.2 公式规范基础——认识常用公式符号\t3
0.2.1 β——Beta\t3
0.2.2 Δ——Delta\t3
0.2.3 Σ——Sigma\t4
第 1章 会计基本等式
1.1 会计核算中的数学表达式——会计等式\t6
【公式1】基本会计等式\t6
【公式2】综合会计等式\t7
1.2 经济活动的结果反映——账户余额计算公式\t8
【公式3】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t8
【公式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t9
【公式5】试算平衡公式\t9
1.3 企业与银行记账差额调节——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t12
【公式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t12
1.4 你问我答\t13
1.不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t13
2.收入、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的结转\t14
3.试算平衡对记账的检查\t14
第 2章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
2.1 资金的时间玩法——现值和终值\t16
【公式1】单利终值\t16
【公式2】单利现值\t16
【公式3】复利终值\t17
【公式4】复利现值\t17
【公式5】普通年金终值\t17
【公式6】普通年金现值\t18
【公式7】预付年金终值\t19
【公式8】预付年金现值\t20
【公式9】递延年金终值\t21
【公式10】递延年金现值\t21
【公式11】永续年金现值\t22
【公式12】年偿债基金\t22
【公式13】年资本回收额\t23
2.2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利率计算\t23
【公式14】插值法下利率的计算\t23
【公式15】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t24
【公式16】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t25
2.3 资产的效益高低——收益率\t25
【公式17】单期资产的收益率\t25
【公式18】预期收益率\t26
【公式19】必要收益率\t26
2.4 企业经济损失概率与程度的判断——风险衡量\t27
【公式20】期望值\t27
【公式21】离散程度\t28
【公式22】证券资产组合预期收益率\t29
【公式23】单个资产组合的β系数\t30
【公式24】证券资产组合的β系数\t30
【公式2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t31
【公式26】证券市场线\t32
2.5 成本变动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t32
【公式27】混合成本的分解之高低点法\t32
【公式28】混合成本的分解之回归分析法\t33
2.6 你问我答\t34
1.复利终值和年金终值的区别\t34
2.预付年金(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的“一年之差”\t34
3.实务中β系数的获取\t34
第3章 现金管理公式
3.1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t36
【公式1】库存现金限额\t36
【公式2】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式\t36
【公式3】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t38
【公式4】最佳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式\t38
【公式5】最佳现金周转模式\t39
3.2 不同时点上现金需要量的预测——现金预算\t40
【公式6】现金预算\t41
3.3 你问我答\t42
1.库存现金限额的特殊规定\t42
2.使用最佳现金持有量4种分析模式的前提条件\t42
第4章 业务预算管理公式
4.1 销售活动的规划——销售预算\t44
【公式1】销售预算\t44
4.2 销售产品成本的预测——成本预算\t44
【公式2】生产预算\t45
【公式3】直接材料预算\t45
【公式4】直接人工预算\t46
【公式5】制造费用预算\t47
【公式6】产品成本预算\t48
4.3 企业费用支出的筹划——费用预算\t52
【公式7】销售费用预算\t52
【公式8】管理费用预算\t53
4.4 你问我答\t53
1.销售预算的作用\t53
2.编制预算的方法\t54
第5章 应收款项管理公式
5.1 应收款项成本的管理——成本核算\t56
【公式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t56
【公式2】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t57
【公式3】应收票据的利息\t57
【公式4】应收票据的贴现\t58
5.2 应收款项资金流的监测——监控管理\t59
【公式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t59
5.3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核算——备抵法\t60
【公式6】余额百分比法\t60
【公式7】账龄分析法\t61
【公式8】赊销百分比法\t62
5.4 你问我答\t63
1.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t63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t63
3.应收账款的坏账收回\t64
第6章 流动负债管理公式
6.1 企业的经常负债——短期借款\t66
【公式1】信贷承诺费\t66
【公式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t66
【公式3】贴现法下的借款实际利率\t67
【公式4】加息法下的借款实际利率\t67
6.2 企业的直接信用——商业信用\t68
【公式5】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t68
6.3 企业购销活动形成的债务——应付账款\t69
【公式6】应付账款周转率\t69
【公式7】应付账款周转天数\t70
6.4 你问我答\t71
1.涉及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t71
2.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的区别\t72
第7章 筹资管理公式
7.1 普通债权与证券期权的结合体——可转换债券\t74
【公式1】转换比率\t74
7.2 筹资数量的确定——资金需要量预测\t75
【公式2】因素分析法\t75
【公式3】销售百分比法\t75
【公式4】资金习性预测法\t76
7.3 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资本成本\t77
【公式5】资本成本率\t77
【公式6】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t78
【公式7】公司债券的资本成本率\t79
【公式8】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t79
【公式9】融资租赁的资本成本率\t80
【公式10】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t80
【公式11】平均资本成本\t81
【公式12】边际资本成本\t81
7.4 筹资方法的运用——杠杆效应\t82
【公式13】经营杠杆系数\t82
【公式14】财务杠杆系数\t83
【公式15】总杠杆系数\t85
7.5 资本总额中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t87
【公式16】每股收益分析\t87
【公式17】公司价值分析\t88
7.6 你问我答\t89
1.杠杆效应与风险的关系\t89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筹资方案的确定\t90
第8章 投资管理公式
8.1 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判断——投资项目评价指标\t92
【公式1】项目现金流量\t92
【公式2】净现值\t94
【公式3】年金净流量\t95
【公式4】现值指数\t97
【公式5】内含报酬率\t97
【公式6】回收期\t99
【公式7】年金成本\t100
8.2 金融资产的投资衡量——证券投资评价指标\t102
【公式8】债券估价基本模型\t102
【公式9】债券的内部收益率\t103
【公式10】股票估价基本模型\t104
【公式11】股票的内部收益率\t105
8.3 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评价——投资中心评价指标\t106
【公式12】投资报酬率\t106
【公式13】剩余收益\t106
8.4 你问我答\t108
1.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内含报酬率的测算\t108
2.互斥投资方案的内容\t108
第9章 生产成本管理公式
9.1 发出存货的核算——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t110
【公式1】个别计价法\t110
【公式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t111
【公式3】移动加权平均法\t112
9.2 产品成本项目的核算——要素费用的分配\t113
【公式4】材料、燃料、动力的分配\t113
【公式5】职工薪酬的分配\t114
【公式6】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t115
【公式7】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t116
【公式8】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t117
【公式9】制造费用的分配\t119
【公式10】约当产量比例法\t120
【公式1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t122
【公式12】定额比例法\t123
【公式13】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t125
【公式14】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t125
9.3 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权衡——存货成本管理\t126
【公式15】经济订货基本模型\t126
【公式16】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t128
【公式17】保险储备\t128
9.4 业务量、成本、利润的权衡——量本利分析\t130
【公式18】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t130
【公式19】边际贡献\t130
【公式20】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之保本分析\t131
【公式21】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安全边际分析
\t133
【公式22】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加权平均法\t134
【公式23】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联合单位法\t134
【公式24】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分算法\t135
【公式25】目标利润分析\t136
【公式26】利润敏感性分析\t137
9.5 有效经营条件下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分析\t139
【公式27】直接材料标准成本\t139
【公式28】直接人工标准成本\t140
【公式29】制造费用标准成本\t140
9.6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成本差异分析\t141
【公式3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t141
【公式3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t142
【公式32】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t143
【公式33】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t144
9.7 以作业为对象的成本分配——作业成本计算\t145
【公式34】作业成本计算法\t145
9.8 你问我答\t147
1.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t147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t148
第 10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公式
10.1 产品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预测——销售预测分析法\t150
【公式1】算术平均法\t150
【公式2】加权平均法\t150
【公式3】移动平均法\t151
【公式4】指数平滑法\t152
10.2 利用函数关系进行销售预测——因果预测分析法\t153
【公式5】回归直线法\t153
10.3 不同情况下的价格策略——产品定价方法\t154
【公式6】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t154
【公式7】保本点定价法\t155
【公式8】目标利润法\t155
【公式9】变动成本定价法\t156
【公式1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t156
10.4 你问我答\t157
1.销售预测定量分析法的比较\t157
2.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中成本基础的选择\t158
第 11章 财务分析公式
11.1 企业财力的判断依据——财务分析方法\t160
【公式1】比较分析法\t160
11.2 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分析\t161
【公式2】营运资金\t161
【公式3】流动比率\t162
【公式4】速动比率\t163
【公式5】现金比率\t164
【公式6】资产负债率\t164
【公式7】产权比率\t165
【公式8】权益乘数\t165
【公式9】利息保障倍数\t166
11.3 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营运能力分析\t167
【公式10】应收账款周转率\t167
【公式11】存货周转率\t168
【公式12】流动资产周转率\t169
【公式13】固定资产周转率\t170
【公式14】总资产周转率\t170
11.4 企业资金增值的实现——盈利能力分析\t171
【公式15】销售毛利率\t171
【公式16】销售净利率\t172
【公式17】总资产净利率\t172
【公式18】净资产收益率\t173
11.5 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发展能力分析\t174
【公式19】销售收入增长率\t174
【公式20】总资产增长率\t174
【公式21】营业利润增长率\t175
【公式22】资本保值增值率\t175
【公式23】资本积累率\t175
11.6 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分析\t176
【公式24】销售现金比率\t176
【公式25】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t176
【公式26】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t177
【公式27】净收益营运指数\t177
【公式28】现金营运指数\t178
11.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t179
【公式29】每股收益\t179
【公式30】每股股利\t180
【公式31】股利发放率\t180
【公式32】市盈率\t180
【公式33】每股净资产\t181
【公式34】市净率\t182
11.8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杜邦分析法\t182
【公式35】杜邦分析法\t182
11.9 你问我答\t185
1.不同使用者对财务分析信息的运用\t185
2.运用杜邦分析法的注意事项\t186
第 12章\t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12.1 流转增值额的税款征收——增值税\t188
【公式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88
【公式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2
【公式3】进口货物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3
12.2 特定消费品的税款征收——消费税\t193
【公式4】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4
12.3 企业实现利润的税款征收——企业所得税 \t198
【公式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8
12.4 个人收入的税款征收——个人所得税\t202
【公式6】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t203
【公式7】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4
【公式8】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5
【公式9】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t206
【公式10】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7
【公式1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8
【公式1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9
【公式13】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9
【公式1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10
【公式15】偶然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11
12.5 其他税种\t211
【公式16】关税\t212
【公式17】房产税\t214
【公式18】契税\t214
【公式19】土地增值税\t215
【公式20】城镇土地使用税\t217
【公式21】车船税\t217
【公式22】印花税\t220
【公式23】资源税\t222
【公式24】城市维护建设税\t224
【公式25】教育费附加\t224
【公式26】船舶吨税\t225
【公式27】车辆购置税\t226
【公式28】耕地占用税\t226
【公式29】烟叶税\t227
12.6 你问我答\t228
1.“营改增”后有关行业销售额的确定\t228
2.消费税适用税率的特殊规定\t228
3.增值税专用发票\t229
4.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t230
第 13章 不同行业会计核账公式
13.1 工业企业\t232
【公式1】产值核账公式\t232
【公式2】固定资产核账公式\t232
【公式3】辅助材料核账公式\t234
【公式4】设备相关核账公式\t235
【公式5】生产过程核账公式\t236
【公式6】产品核账公式\t239
【公式7】企业职工核账公式\t241
13.2 商品流通企业\t242
【公式8】资金类核账公式\t242
【公式9】成本费用核账公式\t243
【公式10】收入价格类核账公式\t246
【公式11】出口类核账公式\t248
13.3 餐饮旅游企业\t249
【公式12】收入核账公式\t249
【公式13】成本费用核账公式\t250
【公式14】利润核账公式\t251
【公式15】日常管理核账公式\t252
13.4 你问我答\t253
1.餐饮旅游企业营业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t253
2.饭店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的划分\t253
附录1
表1 复利终值系数(F / P,i,n)表\t255
表2 复利现值系数(P / F,i,n)表\t257
表3 年金终值系数(F / A,i,n)表\t259
表4 年金现值系数(P / A,i,n)表\t261
附录2 财务分析常用公式一览表\t263
附录3 在电脑上轻松录入与编辑财会公式\t265
0.1 财务公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t2
0.2 公式规范基础——认识常用公式符号\t3
0.2.1 β——Beta\t3
0.2.2 Δ——Delta\t3
0.2.3 Σ——Sigma\t4
第 1章 会计基本等式
1.1 会计核算中的数学表达式——会计等式\t6
【公式1】基本会计等式\t6
【公式2】综合会计等式\t7
1.2 经济活动的结果反映——账户余额计算公式\t8
【公式3】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t8
【公式4】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公式\t9
【公式5】试算平衡公式\t9
1.3 企业与银行记账差额调节——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t12
【公式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t12
1.4 你问我答\t13
1.不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t13
2.收入、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的结转\t14
3.试算平衡对记账的检查\t14
第 2章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
2.1 资金的时间玩法——现值和终值\t16
【公式1】单利终值\t16
【公式2】单利现值\t16
【公式3】复利终值\t17
【公式4】复利现值\t17
【公式5】普通年金终值\t17
【公式6】普通年金现值\t18
【公式7】预付年金终值\t19
【公式8】预付年金现值\t20
【公式9】递延年金终值\t21
【公式10】递延年金现值\t21
【公式11】永续年金现值\t22
【公式12】年偿债基金\t22
【公式13】年资本回收额\t23
2.2 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利率计算\t23
【公式14】插值法下利率的计算\t23
【公式15】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t24
【公式16】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t25
2.3 资产的效益高低——收益率\t25
【公式17】单期资产的收益率\t25
【公式18】预期收益率\t26
【公式19】必要收益率\t26
2.4 企业经济损失概率与程度的判断——风险衡量\t27
【公式20】期望值\t27
【公式21】离散程度\t28
【公式22】证券资产组合预期收益率\t29
【公式23】单个资产组合的β系数\t30
【公式24】证券资产组合的β系数\t30
【公式2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t31
【公式26】证券市场线\t32
2.5 成本变动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t32
【公式27】混合成本的分解之高低点法\t32
【公式28】混合成本的分解之回归分析法\t33
2.6 你问我答\t34
1.复利终值和年金终值的区别\t34
2.预付年金(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后付年金)的“一年之差”\t34
3.实务中β系数的获取\t34
第3章 现金管理公式
3.1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t36
【公式1】库存现金限额\t36
【公式2】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式\t36
【公式3】最佳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t38
【公式4】最佳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式\t38
【公式5】最佳现金周转模式\t39
3.2 不同时点上现金需要量的预测——现金预算\t40
【公式6】现金预算\t41
3.3 你问我答\t42
1.库存现金限额的特殊规定\t42
2.使用最佳现金持有量4种分析模式的前提条件\t42
第4章 业务预算管理公式
4.1 销售活动的规划——销售预算\t44
【公式1】销售预算\t44
4.2 销售产品成本的预测——成本预算\t44
【公式2】生产预算\t45
【公式3】直接材料预算\t45
【公式4】直接人工预算\t46
【公式5】制造费用预算\t47
【公式6】产品成本预算\t48
4.3 企业费用支出的筹划——费用预算\t52
【公式7】销售费用预算\t52
【公式8】管理费用预算\t53
4.4 你问我答\t53
1.销售预算的作用\t53
2.编制预算的方法\t54
第5章 应收款项管理公式
5.1 应收款项成本的管理——成本核算\t56
【公式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t56
【公式2】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t57
【公式3】应收票据的利息\t57
【公式4】应收票据的贴现\t58
5.2 应收款项资金流的监测——监控管理\t59
【公式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t59
5.3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核算——备抵法\t60
【公式6】余额百分比法\t60
【公式7】账龄分析法\t61
【公式8】赊销百分比法\t62
5.4 你问我答\t63
1.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t63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t63
3.应收账款的坏账收回\t64
第6章 流动负债管理公式
6.1 企业的经常负债——短期借款\t66
【公式1】信贷承诺费\t66
【公式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t66
【公式3】贴现法下的借款实际利率\t67
【公式4】加息法下的借款实际利率\t67
6.2 企业的直接信用——商业信用\t68
【公式5】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t68
6.3 企业购销活动形成的债务——应付账款\t69
【公式6】应付账款周转率\t69
【公式7】应付账款周转天数\t70
6.4 你问我答\t71
1.涉及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t71
2.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的区别\t72
第7章 筹资管理公式
7.1 普通债权与证券期权的结合体——可转换债券\t74
【公式1】转换比率\t74
7.2 筹资数量的确定——资金需要量预测\t75
【公式2】因素分析法\t75
【公式3】销售百分比法\t75
【公式4】资金习性预测法\t76
7.3 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资本成本\t77
【公式5】资本成本率\t77
【公式6】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t78
【公式7】公司债券的资本成本率\t79
【公式8】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t79
【公式9】融资租赁的资本成本率\t80
【公式10】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t80
【公式11】平均资本成本\t81
【公式12】边际资本成本\t81
7.4 筹资方法的运用——杠杆效应\t82
【公式13】经营杠杆系数\t82
【公式14】财务杠杆系数\t83
【公式15】总杠杆系数\t85
7.5 资本总额中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t87
【公式16】每股收益分析\t87
【公式17】公司价值分析\t88
7.6 你问我答\t89
1.杠杆效应与风险的关系\t89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下筹资方案的确定\t90
第8章 投资管理公式
8.1 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判断——投资项目评价指标\t92
【公式1】项目现金流量\t92
【公式2】净现值\t94
【公式3】年金净流量\t95
【公式4】现值指数\t97
【公式5】内含报酬率\t97
【公式6】回收期\t99
【公式7】年金成本\t100
8.2 金融资产的投资衡量——证券投资评价指标\t102
【公式8】债券估价基本模型\t102
【公式9】债券的内部收益率\t103
【公式10】股票估价基本模型\t104
【公式11】股票的内部收益率\t105
8.3 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评价——投资中心评价指标\t106
【公式12】投资报酬率\t106
【公式13】剩余收益\t106
8.4 你问我答\t108
1.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内含报酬率的测算\t108
2.互斥投资方案的内容\t108
第9章 生产成本管理公式
9.1 发出存货的核算——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t110
【公式1】个别计价法\t110
【公式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t111
【公式3】移动加权平均法\t112
9.2 产品成本项目的核算——要素费用的分配\t113
【公式4】材料、燃料、动力的分配\t113
【公式5】职工薪酬的分配\t114
【公式6】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t115
【公式7】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t116
【公式8】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t117
【公式9】制造费用的分配\t119
【公式10】约当产量比例法\t120
【公式1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t122
【公式12】定额比例法\t123
【公式13】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t125
【公式14】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t125
9.3 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权衡——存货成本管理\t126
【公式15】经济订货基本模型\t126
【公式16】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t128
【公式17】保险储备\t128
9.4 业务量、成本、利润的权衡——量本利分析\t130
【公式18】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t130
【公式19】边际贡献\t130
【公式20】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之保本分析\t131
【公式21】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安全边际分析
\t133
【公式22】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加权平均法\t134
【公式23】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联合单位法\t134
【公式24】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之分算法\t135
【公式25】目标利润分析\t136
【公式26】利润敏感性分析\t137
9.5 有效经营条件下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分析\t139
【公式27】直接材料标准成本\t139
【公式28】直接人工标准成本\t140
【公式29】制造费用标准成本\t140
9.6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成本差异分析\t141
【公式3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t141
【公式3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t142
【公式32】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t143
【公式33】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t144
9.7 以作业为对象的成本分配——作业成本计算\t145
【公式34】作业成本计算法\t145
9.8 你问我答\t147
1.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t147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t148
第 10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公式
10.1 产品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预测——销售预测分析法\t150
【公式1】算术平均法\t150
【公式2】加权平均法\t150
【公式3】移动平均法\t151
【公式4】指数平滑法\t152
10.2 利用函数关系进行销售预测——因果预测分析法\t153
【公式5】回归直线法\t153
10.3 不同情况下的价格策略——产品定价方法\t154
【公式6】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t154
【公式7】保本点定价法\t155
【公式8】目标利润法\t155
【公式9】变动成本定价法\t156
【公式1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t156
10.4 你问我答\t157
1.销售预测定量分析法的比较\t157
2.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中成本基础的选择\t158
第 11章 财务分析公式
11.1 企业财力的判断依据——财务分析方法\t160
【公式1】比较分析法\t160
11.2 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偿债能力分析\t161
【公式2】营运资金\t161
【公式3】流动比率\t162
【公式4】速动比率\t163
【公式5】现金比率\t164
【公式6】资产负债率\t164
【公式7】产权比率\t165
【公式8】权益乘数\t165
【公式9】利息保障倍数\t166
11.3 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营运能力分析\t167
【公式10】应收账款周转率\t167
【公式11】存货周转率\t168
【公式12】流动资产周转率\t169
【公式13】固定资产周转率\t170
【公式14】总资产周转率\t170
11.4 企业资金增值的实现——盈利能力分析\t171
【公式15】销售毛利率\t171
【公式16】销售净利率\t172
【公式17】总资产净利率\t172
【公式18】净资产收益率\t173
11.5 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发展能力分析\t174
【公式19】销售收入增长率\t174
【公式20】总资产增长率\t174
【公式21】营业利润增长率\t175
【公式22】资本保值增值率\t175
【公式23】资本积累率\t175
11.6 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分析\t176
【公式24】销售现金比率\t176
【公式25】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t176
【公式26】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t177
【公式27】净收益营运指数\t177
【公式28】现金营运指数\t178
11.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t179
【公式29】每股收益\t179
【公式30】每股股利\t180
【公式31】股利发放率\t180
【公式32】市盈率\t180
【公式33】每股净资产\t181
【公式34】市净率\t182
11.8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杜邦分析法\t182
【公式35】杜邦分析法\t182
11.9 你问我答\t185
1.不同使用者对财务分析信息的运用\t185
2.运用杜邦分析法的注意事项\t186
第 12章\t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12.1 流转增值额的税款征收——增值税\t188
【公式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88
【公式2】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2
【公式3】进口货物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3
12.2 特定消费品的税款征收——消费税\t193
【公式4】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4
12.3 企业实现利润的税款征收——企业所得税 \t198
【公式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t198
12.4 个人收入的税款征收——个人所得税\t202
【公式6】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t203
【公式7】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4
【公式8】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5
【公式9】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t206
【公式10】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7
【公式11】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8
【公式12】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9
【公式13】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09
【公式1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10
【公式15】偶然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t211
12.5 其他税种\t211
【公式16】关税\t212
【公式17】房产税\t214
【公式18】契税\t214
【公式19】土地增值税\t215
【公式20】城镇土地使用税\t217
【公式21】车船税\t217
【公式22】印花税\t220
【公式23】资源税\t222
【公式24】城市维护建设税\t224
【公式25】教育费附加\t224
【公式26】船舶吨税\t225
【公式27】车辆购置税\t226
【公式28】耕地占用税\t226
【公式29】烟叶税\t227
12.6 你问我答\t228
1.“营改增”后有关行业销售额的确定\t228
2.消费税适用税率的特殊规定\t228
3.增值税专用发票\t229
4.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t230
第 13章 不同行业会计核账公式
13.1 工业企业\t232
【公式1】产值核账公式\t232
【公式2】固定资产核账公式\t232
【公式3】辅助材料核账公式\t234
【公式4】设备相关核账公式\t235
【公式5】生产过程核账公式\t236
【公式6】产品核账公式\t239
【公式7】企业职工核账公式\t241
13.2 商品流通企业\t242
【公式8】资金类核账公式\t242
【公式9】成本费用核账公式\t243
【公式10】收入价格类核账公式\t246
【公式11】出口类核账公式\t248
13.3 餐饮旅游企业\t249
【公式12】收入核账公式\t249
【公式13】成本费用核账公式\t250
【公式14】利润核账公式\t251
【公式15】日常管理核账公式\t252
13.4 你问我答\t253
1.餐饮旅游企业营业成本核算的注意事项\t253
2.饭店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的划分\t253
附录1
表1 复利终值系数(F / P,i,n)表\t255
表2 复利现值系数(P / F,i,n)表\t257
表3 年金终值系数(F / A,i,n)表\t259
表4 年金现值系数(P / A,i,n)表\t261
附录2 财务分析常用公式一览表\t263
附录3 在电脑上轻松录入与编辑财会公式\t26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