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随笔
-
藏地芬芳梅卓于是,我们开始设计路线,在反反复复的意见整合中,最终决定从西宁出发,经甘南、阿坝、甘孜、迪庆、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拉萨、那曲,然后回到青海。每个地名都对我们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们先在豪迈的想象中畅游了一番,遐想的目光老半天也收不回来。 从酒店出来,西宁的街上落着雨,九月末的高原夜晚如此美丽! ——梅卓 本书作者是青海省作协副主席,她对西藏、青海、四川等地藏族聚居区的自然地貌与人文景观进行描述,重点介绍藏族民居、服饰、风俗、信仰等内容,并对藏族四大支系的异同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本书以图文形式向读者介绍雪域风情,寺院、活佛、朝圣、密修、轮回都是看点,而让一个人变成佛,又让一个佛还原成人,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
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奥斯贝克本书作为游记,有着较为独特的叙事模式,游记作者抛弃自己亲历的独特性而泛泛而谈其游历国家的人文地理,以当今的标准或读者的期待视野来判断,多少不免令人遗憾。但是,这种“令人遗憾”的叙事模式却是18世纪的时代精神所要求的,即书本首先要有教育意义,要高举客观而理性的旗帜,把个人的主观性巧妙地隐藏在背后。这种“时代精神”多少揭示了汉密尔顿把自己的观察纳入到对中国的总体描述中的原因。幸甚,作者并非完全是“时代精神”的奴隶,他在具体描写一个地方时总是尽量融入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且正是这些生动有趣的段落,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决定了其直至今天的价值之所在。彼得·奥斯贝克是第一个将在中国的实地调查报告公开出版的瑞典人。作为著名的博物学家查尔斯·林奈的学生,他以一名随船牧师的身份记录了瑞典东印度公司卡尔亲王号商船首次远航沿途的风土人情。这艘船于1750年11月18日从瑞典西海岸港口哥德堡出发,并于次年8月22日抵达广州,在那里一直停留到1752年,的1月4日。在中国停留期间,奥斯贝克搜集了相当多,有关中国植物的资料,同时也将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以及中国文化的观察记录了下来。他的观察不但真实可靠,而且大多十分敏锐,有时还能滤除书本上或是道听,途说的一些成见。就在奥斯贝克造访中国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内,林奈的另一位学生奥洛夫·托瑞恩乘坐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哥特狮号也来到了中国,他撰写了七封书信汇报他在中国期间的见闻,这些信件也被收入到了此书中。
-
绿野寻踪江荣先这是一位资深艺术家,在从事林业影视编剧、导演、摄影十多年中,执着探索中国自然保护区,在汽车开不进去的密林深处的亲身经历。书中以真实的故事构成叙事散文,情节生动,幽默感人,流畅的行文中展示着壮丽图景,以抒情的美文、诱人的形象引人入胜,读来有如身临其境。许多见闻趣事、人文风俗贯穿于篇章之中,读者从中可体验社会人生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全书分5篇,10余万字,上百幅优美图片,具有一定的文学、哲学价值,是一本可读、可赏、可藏、可馈赠的经典图书。
-
沪游杂记(清)葛元煦由晚清旅沪文人葛元煦撰著、出版于光绪十三年(1887)的《沪游杂记》,是介绍上海开埠初期历史变迁的最早出现的较成系统的名著之一。全书四卷,以生动可读的语言,记叙了上海开埠后40余年间沪上行政机构、市政建设、商肆货物、交通工具、地方物产、园林寺观、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及黑幕恶薮等各个方面,在当时为旅沪人士充当了良好的文字导游,又为后人提供了近代上海的丰富翔实的重要史料。随着历史的变迁,本书中的景物风貌多已不复存在,有些器具建筑、景观名迹,甚至连一副照片也没能给后世留下。为弥补这份遗憾,借此重刊之际,特约专家从与该书同时代的各种晚清写实画报中,爬梳搜罗出大量含有相关题材的图画,使成一题一画,图文对应,在为读者增添阅读情趣的同时,也给上海史爱好者对形象史料的采辑提供了方便。《沪游杂记》是较早的系统反映近代上海现状的著作,文字简明、严谨,内容丰富而切近于实际。卷一、卷二毫无虚言浮文。卷三《沪上竹枝词》避开了《申报》及它书中已经登载的诗词,另外辑录了未刊的《申江杂咏》数十首,卷四的行号名称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在卷二中,作着还记有淞沪铁路的始末。淞沪铁路筑成于光绪二年(1876年),即作者成书的当年,作者能如此迅速地把眼前的重要新闻收录于笔下,也足见其对上海时事的敏感和注重,这是难能可贵的,使本书的价值更为提高。《沪游杂记》为后人提供了近代上海的重要史料,在当时来说,它为在上海和到上海的人们充当了良好的文字导游。出版发行后果然反应很好,据袁祖志说十年以后“来游兹土者依然索购不已”。正因为此,坊间在准备重出此书时,考虑到上海面貌日异,屡请葛元煦改稿重修以满足读者所需,但这时的葛元煦已弃文习医,无暇再顾及旧作,便将此事托付给好友仓山旧主袁祖志。袁祖志寓居上海比葛元煦还久,且对上海非常熟悉,关于上海的文字也早已发表不少,当然是十分理想的人选。于是,袁祖志对卷一、卷二的杂记和卷四的附录都作了修订,另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目。此外,在书后又增加了《书申江陋习》、《时事论说新编八则》、《沪游纪略》、《沪上竹枝词》、《花间楹联》等文章、诗词,有些是袁祖志自己创作的。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天,《重修沪游杂记》正式付梓出版。《沪游杂记》一书在光绪四年(1878年)还曾由日人翻译介绍到了日本,缩为三卷,并配加插图,添写了译注,书名则题为《上海繁昌记》,这说明本书在海外也曾发生了影响。
-
老西安贾平凹贾平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中篇小说《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等,并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作品曾获全国文学奖5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20种版本。本书收录了贾平凹的长篇散文《老西安》和《西路上》。 讲述了千年古都西安心灵史及西路上一位著名作家的情感之旅。
-
青山客路舒志钢这是一本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充满人文情怀的散文集。作者凭着丰富的自然知识、深厚的文史功底、开阔的眼界和独特的视角,用抒情而灵动的文笔为读者展开一幅幅或壮美或精巧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时下浮光掠影、匆匆而过的旅游不同,作者每去一处,都不但以心灵细细品味它的独特韵味,而且还重视体验到达过程中“人生旅途”的复杂奇妙感受。书中也不乏幽默调侃和对种种丑陋现象的辛辣嘲讽。这种亦庄亦谐的文风和深度审美意识,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最吸引读者之处。
-
幸福是如此简单莲子《幸福是如此简单》是妈妈的第12本书,是一本记载了妈妈在英伦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笔记。当妈妈让我为她的新书写序的时候,说实话,我暗地里诚惶诚恐。虽然我经常喜欢写写东西,但那毕竟是种消遣或者是一种发泄,是在无压力的状念下自然发生的。妈妈的文字面向读者面向社会,我担心我有限的中文水平不能为妈妈忙里偷闲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开个好头。但想到这是一份浓浓的母爱,于是欣然接受。 2002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离开家人和朋友,离开我所熟悉的一切,孤身一人来到遥远而又陌生的英国。刚开始的时候,我因为孤独而伤感、哭泣,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如今,虽说我已适应了英国的学习和生活,并开始逐渐融入这个社会,但那毕竟不是我的家。在英国,我总是找不到归属感,总有一种离乡背井举目无亲的感觉。刚听说妈妈要到英国考察的时候,我很开心,也很兴奋。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是担心。虽然妈妈的适应能力很强,也走南闯北去过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国家,但这么长时间地生活在异国他乡毕竟还是第一次。在英国我是东道主,是妈妈唯一的依靠。每次想到这我就无名地有种压力,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贴身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虽说妈妈是个成年人,但在陌生的国度里,她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大事小事都让我操心半天。 妈妈的英语不怎么样,记忆库里的单词非常有限。来英国之前,她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快译通,以便“紧要关头”时可以“临时抱佛脚”。但妈妈又是个很怕麻烦的人,那么简单的玩艺,她都嫌用起来麻烦。因此,在她刚到英国的时候,我就给她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里面写着一些中英对照的日常用语,例如打招呼、问路、买东西付款之类的,当然也少不了我的联络方式以及她的酒店地址。虽然已经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了,可每天上课的时候,我还是会习惯地把手机握在手里,好让妈妈碰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我。我曾经和妈妈开玩笑说,哪天如果真的迷路了,看不懂路标也找不到问路的人,也许我就只能靠手机上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给妈妈“定位”了。可妈妈毕竟是个聪明的人,掌握东西非常快。从她到达伦敦的第二天起,就已经一个人拿着Bus月票满大街地跑,常常是晚上10点多的时候,妈妈突然出现在我的宿舍门口,笑眯眯地在我的书桌上摆上一大碗香喷喷的鸡汤。在我惊叹妈妈的本事之余,也真切地体会到有妈妈在身边的温暖和幸福。妈妈的文学心很重。作为一个作家,她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腻的触觉。她总是在体验着,感受着。虽然考察任务很重,每天马不停蹄地到处奔波,可她还是尽量挤出时间,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去感受英伦。妈妈这次来英国,去了一些地方,例如Bath,例如1eeds,例如Oxford,例如Edinb urgh,每到一处必有所感所悟。妈妈总是喜欢和我讨论每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妈妈还参与了许多地道英国人所喜爱的消遣活动,例如听音乐剧,例如看足球比赛,例如喝下午茶,例如参观画廊。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在亲身感受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之后,才可以算是对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感知。正是这种文化感知,成了妈妈一种启迪和思考的力量。 妈妈这次来英国的时间比较长,基于某种我也说不清楚的原因,我希望她能够真正融入到这个社会里而不是扮演一个游客的角色。有意思的是,妈妈经常无意识地把中国的生活习惯原封不动地搬来英国,闹出了不少笑话,也导致我们母女之间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一场场“战争”。比如妈妈在超市买蒜头的时候,左挑右挑选了最小的一个,觉得不放心,还在临付款的时候把蒜头再掰开一半,想着这样能省点钱。谁知道英国和中国不一样,蒜头不是按重量结账,而是数量,结果钱没省着,还吃了亏。又比如说妈妈在排队上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紧跟着上一位乘客,甚至在别人刚踏进车门的那一刹那,她就把自己的一只脚踩在了车门里,以防其他乘客捕队。在银行排队取钱的时候,她不是站在前面一位的一米之后,而是紧紧尾随着人家。在中同,这样的举动非常容易理解,可存英同却被认为很不礼貌,因为英国人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空间。或许这也是一种个人隐私权的衍变。 我和妈妈好玩的事情还很多。妈妈乘坐Bus的时候,总喜欢用她那“半桶水”都不到的英语跟车上的老太太聊天。英同的老太太总是穿着漂亮的裙了,化着很好看的淡妆,和蔼友善,气度优雅,可以想象出她们年轻时的淑女风范。好笑的是,每当妈妈聊到自己听不懂或不懂说的时候,她总是以一句“Sorrv,I don,t speak Eng1ish(对不起,我不太懂说英语)”来打住。最经典的还得属我们去cafe吃甜点的一次经历。那次,我点了一块3.9英镑的蛋糕,妈妈嫌太贵,眼瞧旁边一款比碗口略大一点的蛋糕标价1.65英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了。交完钱之后她越想越不对,总觉得收款员骗了自己的钱,算多了。再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个蛋糕分成6份来卖,1.65 英镑是每一份的标价,整个买下来,再加上堂吃的服务费,竞变成了13英镑。虽然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出洋相,但妈妈以她“独特”的“中国式幽默”,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 妈妈常说,女儿是她生命中的至爱,在伦敦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于我而言,有妈妈在身边,又何尝不是这样。虽然我们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观念上的差异而各执己见,可是在妈妈亲身感受了我学习、生活了 5个年头的这片土地以后,似乎我们的距离比以前更近了。妈妈的英罔之行,是一次身与心的放逐,同时也是两代人思想的交流,中西文化的相融。 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感觉,由于题材和素材的局限,也许,在妈妈的所有作品当中,《幸福是如此简单》不是分量最重的一部,但它真淳、轻松、好读,没有半点矫饰,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异域历史文化的个人审美和生动活泼的气息。显然,妈妈是在一种自然、温馨、笃实的创作心态下来写的,是妈妈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还因为妈妈离开了紧张忙碌的工作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从单位的掌门人和职业女性同归到一个学者、游子和纯粹的母亲的角色,因此,这本小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充满生命和生活感悟的回归心路历程。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喜爱这些故事,就像我喜爱妈妈一样。
-
卡车轮子上的世界王凡、东平这次旅行很别致,是乘坐卡车而行。一面与卡车司机零距离接触,一面用镜头捕捉欧洲南美的旖旎风光。 乘坐卡车,关注卡车轮子,看似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其实,却让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感受了世界的恢弘和丰富,引发出更多的感触和思考。 卡车轮子上的世界如此姿彩纷繁: 原野风光,演化着自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 城市容貌,镶嵌着社会变迁、经济推进雕凿的痕迹…… 公路物流,渗透世界各个角落的隆隆轰鸣与推进…… 古建艺术,激活我们的思古幽情和无穷遐想…… 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反而需要从淳朴原生的自然状态和远古的精神结晶中寻找启示,像哈姆雷特一样,对世界的走向不断做出”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 人类改变着世界,但这种改变是否依循了自然的规律,是否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经得起后来人的质疑? 我们循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踏上旅途,边走路,边读书,边思考,把收获记在笔下……
-
风情柳州导览周刚 主编在柳州市旅游局和广西旅游资深专业人士的精心策划下,《风情柳州导览》一书的编秀会成立了,编秀会成员们倾注心血、不辞劳苦,查阅、搜集并撰写了大量文化、历史、旅游等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经过精雕细琢,终于编写出这本《风情柳州导览》,并得以正式出版发行。《风情柳州导览》不仅填补了柳州旅游业在宣传方式上的空白,而且针对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倾向,将精美图片和精彩文字搭配得珠联璧合,清晰流畅,为人们娓娓道来的,是风情万种的崭新体验,闪现着真情流露的灵动幻彩。令人痴迷,引人陶醉。
-
山南水北韩少功 著《山南水北》讲述韩少功的写作和返乡,既是当代中国的文化事件,也是文人理想的个体实践。他的乡居生活,不失生命的自得与素朴,而他的文字,却常常显露出警觉的表情。他把一个知识分子的生存焦虑,释放在广大的山野之间,并用一种简单的劳动美学,与重大的精神难题较量,为自我求证新的意义。他的文字,也因接通了活跃的感官而变得生机勃勃。出版于二○○六年度的《山南水北》,作为他退隐生活的实录,充满声音、色彩、味道和世相的生动描述,并洋溢着土地和汗水的新鲜气息。这种经由五官、四肢、头脑和心灵共同完成的写作,不仅是个人生活史的见证,更是身体朝向大地的一次扎根。在这个精神日益挂空的时代,韩少功的努力,为人生、思想的落实探索了新的路径。三十多年前的上山下乡韩少功留下了《马桥词典》一类的作品,始于新世纪的再次上山下乡又有七个春秋,推出《山南水北》图文并茂的跨文体长篇读物。韩少功的《山南水北》是美丽的,如今,在浮躁不堪的文字堆积如山的时候,韩少功仍静心静寂地重复着他关心和喜欢的生活,他过着属于他的日子。春末夏初的时候,在从海南到长沙的飞机上,他悠然地坐着,等待着回到他丈量过的土地、红砖的房前;打量院里的野草、问候房后的猫及梁上的老鼠。至此,韩少功的乡村生活开始。秋末冬季来临之前,韩少功会包袱上一夏的果实、秋天的丰收坐飞机回到海南,那是他的城市生活。体认生命意义,这个问题在韩少功这里变成了体认城与乡,他执念于此,对他来说,斟酌自我与斟酌城乡是同一件事,吾道一以贯之,韩少功的“寻根”、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一个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他把认识自我的问题执著地推广为认识中国的问题。乡村本身已经不生产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城市。但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