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李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01
ISBN:9787040477955
定价:¥6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和文艺传统,江苏艺术家集结出现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舞台,积极适应变化的环境,发挥才智,把握时机,通过大众传媒塑造出早期中国电影的舆论环境,推动中国电影发展出适合国人审美观念与吸收西方电影优长的叙事方式和银幕形态,从而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推动力量。他们自身也在电影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形成了适应电影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能力结构、创作方法与创意观念。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互动效应揭示出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刻关联。《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体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与早期电影的渊源、电影编剧创作、电影市场开拓、电影舆论构建、电影艺术探索、助推创意阶层成型、从影实践的当代启示等几方面梳理江苏艺术家对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独特贡献。下编选取江苏艺术家的典型个案来展示他们对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生产、消费与传播过程的整体影响,涉及周瘦鹃、包天笑、徐卓呆、范烟桥、徐碧波等人。
作者简介
李斌,男,1977年生,江西兴国人,文学博士。现为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曾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学,主要从事传媒文化研究。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鸳鸯蝴蝶派与早期中国文化创意产业(1919~1930)》(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艺术和文化产业并不矛盾
二、江苏是艺术走向文化产业的率先发展区域
三、江苏文艺传统对艺术家们的影响
四、不同区域、类型的艺术家对电影文化产业的参与
第二节 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上编
第一章 江苏艺术家进入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江苏艺术家入沪
第二节 电影文化产业的起步
第三节 从观影到入影
第二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编剧创作
第一节 编剧创作活动
第二节 洪深的剧本创作
第三节 编剧观:“影戏说”理论来源
第三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市场开拓
第一节 亲近市场的传统
第二节 从事电影工作
第三节 振兴国产影片:市场观念的核心
第四节 助推国产影片市场的开拓
一、国内市场的开拓
二、海外市场的开拓
第四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报刊编撰
第一节 编撰电影报刊
第二节 《紫罗兰》“电影号”:集结舆论、扩大影响
第三节 《电影月报》:“合作大本营”的擂鼓手
第五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艺术探索
第一节 文学化影像的形成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探索
第三节 服装、布景的展示
第四节 人物表演的培育
第六章 江苏艺术家与创意阶层成型
第一节 电影创意阶层的形成
第二节 电影作品:创意阶层摇篮
第三节 从事电影教育
第七章 江苏艺术家电影文化产业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精神底质的当代延续
第二节 区域影响与传统阻抑
第三节 走向市民大众
下编
第八章 周瘦鹃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哀情片的奠基者
第二节 电影舆论的制造
第三节 《影戏话》的写作
第九章 包天笑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电影编剧的先行者
第二节 电影活动的特征
第三节 电影活动的贡献
第十章 徐卓呆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国产滑稽片的奠基人
第二节 滑稽片创作的特征
一、关注当代现实与市民生活的创作取向
二、别具一格的叙事创意
三、充满镜头感的影像创新
第三节 电影活动的文化印记
一、吴文化赋予他文艺创作的特长,海派文化赋予他更为开阔的创作眼界
二、吴文化赋予他创新进取的精神,海派文化为他搭建市场探索的大舞台
三、吴文化赋予他体味市民生活的敏锐,海派文化赋予他笑看生活的人生态度
第十一章 范烟桥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明星”职员
第二节 电影观念
第三节 电影音乐创作
第十二章 徐碧波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电影园圃的拓荒者
第二节 参与友联影片公司工作
第三节 开拓沪外放映市场
附录
附录一 江苏艺术家早期主要电影活动年表
一、周瘦鹃电影活动年表
二、包天笑电影活动年表
三、徐卓呆电影活动年表
四、范烟桥电影活动年表
五、徐碧波电影活动年表
六、郑逸梅电影活动年表
七、程小青电影活动年表
八、朱瘦菊电影活动年表
九、陆澹庵电影活动年表
十、姚苏凤电影活动年表
十一、洪深电影活动年表
附录二 江苏艺术家发表的部分电影评论
一、周瘦鹃发表的电影评论
二、包天笑发表的电影评论
三、徐碧波发表的电影评论
四、徐卓呆发表的电影评论
五、范烟桥发表的电影评论
六、程小青发表的电影评论
七、朱瘦菊发表的电影评论
八、顾明道发表的电影评论
九、江红蕉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毕倚虹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一、严独鹤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二、程瞻卢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三、姚苏凤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四、冯叔銮(马二先生)发表的电影评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艺术和文化产业并不矛盾
二、江苏是艺术走向文化产业的率先发展区域
三、江苏文艺传统对艺术家们的影响
四、不同区域、类型的艺术家对电影文化产业的参与
第二节 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上编
第一章 江苏艺术家进入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江苏艺术家入沪
第二节 电影文化产业的起步
第三节 从观影到入影
第二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编剧创作
第一节 编剧创作活动
第二节 洪深的剧本创作
第三节 编剧观:“影戏说”理论来源
第三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市场开拓
第一节 亲近市场的传统
第二节 从事电影工作
第三节 振兴国产影片:市场观念的核心
第四节 助推国产影片市场的开拓
一、国内市场的开拓
二、海外市场的开拓
第四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报刊编撰
第一节 编撰电影报刊
第二节 《紫罗兰》“电影号”:集结舆论、扩大影响
第三节 《电影月报》:“合作大本营”的擂鼓手
第五章 江苏艺术家与电影艺术探索
第一节 文学化影像的形成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探索
第三节 服装、布景的展示
第四节 人物表演的培育
第六章 江苏艺术家与创意阶层成型
第一节 电影创意阶层的形成
第二节 电影作品:创意阶层摇篮
第三节 从事电影教育
第七章 江苏艺术家电影文化产业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精神底质的当代延续
第二节 区域影响与传统阻抑
第三节 走向市民大众
下编
第八章 周瘦鹃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哀情片的奠基者
第二节 电影舆论的制造
第三节 《影戏话》的写作
第九章 包天笑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电影编剧的先行者
第二节 电影活动的特征
第三节 电影活动的贡献
第十章 徐卓呆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国产滑稽片的奠基人
第二节 滑稽片创作的特征
一、关注当代现实与市民生活的创作取向
二、别具一格的叙事创意
三、充满镜头感的影像创新
第三节 电影活动的文化印记
一、吴文化赋予他文艺创作的特长,海派文化赋予他更为开阔的创作眼界
二、吴文化赋予他创新进取的精神,海派文化为他搭建市场探索的大舞台
三、吴文化赋予他体味市民生活的敏锐,海派文化赋予他笑看生活的人生态度
第十一章 范烟桥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明星”职员
第二节 电影观念
第三节 电影音乐创作
第十二章 徐碧波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
第一节 电影园圃的拓荒者
第二节 参与友联影片公司工作
第三节 开拓沪外放映市场
附录
附录一 江苏艺术家早期主要电影活动年表
一、周瘦鹃电影活动年表
二、包天笑电影活动年表
三、徐卓呆电影活动年表
四、范烟桥电影活动年表
五、徐碧波电影活动年表
六、郑逸梅电影活动年表
七、程小青电影活动年表
八、朱瘦菊电影活动年表
九、陆澹庵电影活动年表
十、姚苏凤电影活动年表
十一、洪深电影活动年表
附录二 江苏艺术家发表的部分电影评论
一、周瘦鹃发表的电影评论
二、包天笑发表的电影评论
三、徐碧波发表的电影评论
四、徐卓呆发表的电影评论
五、范烟桥发表的电影评论
六、程小青发表的电影评论
七、朱瘦菊发表的电影评论
八、顾明道发表的电影评论
九、江红蕉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毕倚虹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一、严独鹤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二、程瞻卢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三、姚苏凤发表的电影评论
十四、冯叔銮(马二先生)发表的电影评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