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长征中的毛泽东及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作者:欧阳雪梅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ISBN:9787545527322
定价:¥3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军事上长期推行的极左路线,违背了红军的实际和革命的实际,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留革命火种,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举世瞩目的长征开始了。 长征初期,博古、李德等依然坚持错误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危急时刻,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为代表的党中央,坚决与错误军事指挥进行斗争,并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以一系列英明、果断的军事决策,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顺利北上,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作者简介
欧阳雪梅,女,湖南汨罗人,汉族,1965年出生。民建会员、民建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撰写了大量湖南籍人物传记,有《周谷城传》《陈瑾昆传》(二传均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人物传》)《刘睛波传》《杨树达传》《黄爱、庞人铨传》《史学大师——翦伯赞》等。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长征由来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领导军民上演一幕幕“风卷红旗过大关”
的精彩活剧后,却受到排挤,被迫养病东华山
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操纵
下,一步登天把持了中共中央大权,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
的危机,也让毛泽东失去了发言权
周恩来坚持由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强调“有泽东
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毛泽东掉入政治生涯低谷,自嘲说当时的任务是吃饭、睡觉
和拉屎
洋顾问在“独立房子”内“图上作业”,实行“乞丐与龙王
比宝”的战法,导致北线连连失利
毛泽东领导的南线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博古、李德蛮干的结果是,不得不放弃毛泽东、朱德等苦心
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红军只剩下长征一条路
第二章 力挽狂澜
长征之初,“左”倾领导者只想把“家”搬到湘西去,与
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因此红军最初的转移行动被称作“西
征”,并带走了苏区的“坛坛罐罐”
一向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布下口袋阵等着蒋介石的部队去钻的
毛泽东,却眼睁睁地看着主力红军被引向蒋介石重兵把守的口
袋,血染湘江
毛泽东力主改变部队战略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
军。他的建议第一次被接纳,红军在通道转兵西进
“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与错误军事路线决裂,支持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
王稼祥是教条主义阵营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人,首
先主张把李德、博古“轰下台”
张闻天毫不犹豫地支持王稼祥的提议
第三章 伟大转折
在黔北重镇遵义城最豪华气派的柏公馆内,中共中央召开了
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一会议影响了此后中国革命的走向
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作副报告,他主动承担责任、勇于作自
我批评的诚恳态度,博得大家的尊敬
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作“反报告”,重炮轰击“左”倾军事
路线
毛泽东为遵义会议定下的基调是,只谈军事,不谈政治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周恩来为党内委托
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毛泽东终于回来把舵了!”
第四章 用兵如神
毛泽东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失利。博古说:“看起
来,狭隘经验论指挥也不成。”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决定一渡赤水,避敌锋
芒
避实就虚,攻其不备,二渡赤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共中央在鸭溪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团长是周恩
来,事实上的军事指挥者是毛泽东,周恩来实际上起着参谋长
的作用
三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出敌不意,四渡赤水,奇返贵州
攻其必救,佯攻贵阳,逼蒋介石调出滇军
第五章 绝处逢生
兵临昆明,滇军为红军让开北进通道
龙云献图,毛泽东巧定渡江捷径
会理会议,林彪挑战三人军事小组
蒋介石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在彝区,毛泽东号召红军把彝族同胞看成弟兄
在石达开的覆灭之地杀出一条血路
第六章 惊涛骇浪
毛泽东和战士们手拉手征服雪山
柳暗花明,毛泽东提出“北上抗日”,川陕甘根据地
周恩来摆事实,讲道理,让张国焘表态同意“北上”
本着革命利益为重的精神,毛泽东主张让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因为“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这是人事安排上的一着妙棋
王稼祥做张国焘的工作,从太阳落山一直谈到凌晨三点
周恩来积劳成疾,病中仍敦促部队执行夏洮战役计划
为北上抗日,毛泽东又下了一着险棋:横跨茫茫草地
张国焘威胁右路军掉头南下,毛泽东的对策是金蝉脱壳,脱离险境
“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自己会回来的!”
有人主张开除张国焘的党籍,毛泽东不同意,认为他还统率着几万军队,以后就不好见面了
第七章 陕北安家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确定长征的目的地: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
红旗漫卷西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一章 长征由来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领导军民上演一幕幕“风卷红旗过大关”
的精彩活剧后,却受到排挤,被迫养病东华山
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操纵
下,一步登天把持了中共中央大权,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
的危机,也让毛泽东失去了发言权
周恩来坚持由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强调“有泽东
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毛泽东掉入政治生涯低谷,自嘲说当时的任务是吃饭、睡觉
和拉屎
洋顾问在“独立房子”内“图上作业”,实行“乞丐与龙王
比宝”的战法,导致北线连连失利
毛泽东领导的南线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博古、李德蛮干的结果是,不得不放弃毛泽东、朱德等苦心
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红军只剩下长征一条路
第二章 力挽狂澜
长征之初,“左”倾领导者只想把“家”搬到湘西去,与
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因此红军最初的转移行动被称作“西
征”,并带走了苏区的“坛坛罐罐”
一向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布下口袋阵等着蒋介石的部队去钻的
毛泽东,却眼睁睁地看着主力红军被引向蒋介石重兵把守的口
袋,血染湘江
毛泽东力主改变部队战略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
军。他的建议第一次被接纳,红军在通道转兵西进
“三人团”成员之一的周恩来与错误军事路线决裂,支持毛
泽东的正确主张
王稼祥是教条主义阵营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人,首
先主张把李德、博古“轰下台”
张闻天毫不犹豫地支持王稼祥的提议
第三章 伟大转折
在黔北重镇遵义城最豪华气派的柏公馆内,中共中央召开了
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一会议影响了此后中国革命的走向
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作副报告,他主动承担责任、勇于作自
我批评的诚恳态度,博得大家的尊敬
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作“反报告”,重炮轰击“左”倾军事
路线
毛泽东为遵义会议定下的基调是,只谈军事,不谈政治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周恩来为党内委托
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毛泽东终于回来把舵了!”
第四章 用兵如神
毛泽东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失利。博古说:“看起
来,狭隘经验论指挥也不成。”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决定一渡赤水,避敌锋
芒
避实就虚,攻其不备,二渡赤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共中央在鸭溪成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团长是周恩
来,事实上的军事指挥者是毛泽东,周恩来实际上起着参谋长
的作用
三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出敌不意,四渡赤水,奇返贵州
攻其必救,佯攻贵阳,逼蒋介石调出滇军
第五章 绝处逢生
兵临昆明,滇军为红军让开北进通道
龙云献图,毛泽东巧定渡江捷径
会理会议,林彪挑战三人军事小组
蒋介石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在彝区,毛泽东号召红军把彝族同胞看成弟兄
在石达开的覆灭之地杀出一条血路
第六章 惊涛骇浪
毛泽东和战士们手拉手征服雪山
柳暗花明,毛泽东提出“北上抗日”,川陕甘根据地
周恩来摆事实,讲道理,让张国焘表态同意“北上”
本着革命利益为重的精神,毛泽东主张让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因为“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这是人事安排上的一着妙棋
王稼祥做张国焘的工作,从太阳落山一直谈到凌晨三点
周恩来积劳成疾,病中仍敦促部队执行夏洮战役计划
为北上抗日,毛泽东又下了一着险棋:横跨茫茫草地
张国焘威胁右路军掉头南下,毛泽东的对策是金蝉脱壳,脱离险境
“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自己会回来的!”
有人主张开除张国焘的党籍,毛泽东不同意,认为他还统率着几万军队,以后就不好见面了
第七章 陕北安家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确定长征的目的地: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
红旗漫卷西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