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

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

作者:陈进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ISBN:9787520108867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民间教派(道门、教门)运动,并快速地传播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社会。作者深入福建、广东、江西、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进行长期田野调查,从梳理“济度宗教”范畴入手,认为在民间教派的存在方式中,以“济度”(济世度人)为主导的精神传统,是其得以持续成长的关键。讨论济度宗教“存神过化”的方式、特性、结果,有助于综合地思考华人精神世界中的修行模式及其超越性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进国,男,1970年生,福建永春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1989-1996年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硕士,1998-200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2002-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1996-2002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合著《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2002),专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2005)、《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2008)等。《宗教人类学》辑刊主编。
目录
导 论 济度宗教与现当代中国的道(教)门运动
  一 田野的召唤:为了忘却的记忆
  二 家族相似性:何以“重思”道门或教门
  三 类型分析:济度宗教与本土(复兴)运动
  四 应世救劫:济度宗教的精神气质
  五 盗机化育:济度宗教的创生活力与修行动力
  六 济度宗教的内卷化与去过密化
  七 本书的分析框架与主体内容
章 济度宗教与地域崇拜:以客家罗祖教为例
  一 弁言:济度宗教与地域崇拜的镶嵌性
  二 客家地域社会与地域崇拜传统
  三 客家地域社会的济度宗教传播史略
  四 刻经与灵媒:客家地区罗祖教复兴的动力
  五 结语:济度宗教的记忆唤醒和文化再生
第二章 济度宗教与神启权威:以闽东儒教道坛为例
  一 弁言:地方儒教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二 地方儒教的传统与济度宗教团体的记忆
  三 道(仙)师的治病救劫:儒教道坛之勃兴
  四 箭垛式权威:韩雪仙姑的神启故事
  五 儒教道坛的道化方式与地方的文治化
  六 正统化困境:儒教道坛与知识精英的互动
  七 结语:神启权威与济度宗教的生成
第三章 济度宗教与神道设教:以香港金兰观为例
  一 弁言:神道设教与新道教(道堂)运动
  二 代天宣化:香港金兰观发展简史
  三 香港金兰观的“综摄主义”特质
  四 香港金兰观的“济世主义”情结
  五 香港金兰观的“神启”修行实践
  六 结语:神道设教与济度宗教的张力
第四章 济度宗教与位育教育:以台湾一贯道为例
  一 弁言:位育教育与一贯道的“道化”
  二 一贯道的发展脉络与信仰特质
  三 一贯道的进修班学制与人格位育之道
  四 一贯道与巴哈伊教的位育教育之比较
  五 结语:位育教育与济度宗教的成长
第五章 济度宗教与区域网络:以南洋空道教为例
  一 弁言:空道教与信仰的区域网络建构
  二 空道教的区域网络扩张与戒烟治病运动
  三 香港的空道教与南洋的信仰区域网络
  四 空道教的转型之殇与内卷化困境
  五 空道教的合法性危机与跨境性诉求
  六 结语:区域网络的修复与济度宗教的去过密化
余 论 意义何在:济度宗教作为方法
  一 话语构建:如何走出济度宗教的神话化解释
  二 救劫漩涡:济度宗教运动的生成何以可能
  三 迁流模式:济度宗教之“外延中国的天下”
附录 道教人类学的路径反思
    ——评志贺市子《香港道教与扶乩信仰:历史与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鸣谢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