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7年
作者:叶朗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ISBN:9787507547283
定价:¥64.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7年》的主编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朗,作者皆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学者、专家、研究者,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了解深刻。本书入选的23篇研究文章,内容丰富,既有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兴现象,如直播平台、网红产业;也有当前备受大众关注的话题,如“一带一路”“IP项目”“互联网+”等。
作者简介
叶朗,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编著作品有《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现代美学体系》、《世界诗学大词典》、《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化导读》、《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文化读本》、《美学原理》、《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美在意象》、《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0上卷)》、《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5年》、《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6年》、《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7年》等。
目录
符号意蕴与当代文化消费
基于文化经济学理论探索性研究奢侈品牌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
基于“功能-情境-角色”理论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后工业时代大众启蒙的批判与反思
——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以时尚的视角观照电影:迷影文化的规训作用初探
——以电影《百鸟朝凤》营销事件为例
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对公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
——基于文化资本理论
韩国工业社会中的匠人精神及其案例
两岸艺术资助机制比对研究:组织、运作与流程
直播平台战略创新模式研究
——以淘宝直播等直播平台为案例
网红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生态分析
“区域化共进”视阙下的电影外交
——以“一带一路”区域电影市场的定位为例
数字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新审美距离与问题
——从数字化展览“不朽的梵高”谈起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IP项目研究
——一种文化与认知的视角
论数字汇流中的影音平台及其商品特性
当代艺术跨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和解
——以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为例
社会创新视域下的社区创意营造研究
珠三角视域下的珠海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以“多彩贵州”为个案
城市形象片演变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青岛为例
历史街区中的城市更新与内涵挖掘
——以杭州南宋御街遗址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文博行业发展模式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生存
——以徽州区域为例
论丝路故事的创意开发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跨界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模式选择
基于文化经济学理论探索性研究奢侈品牌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
基于“功能-情境-角色”理论的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
后工业时代大众启蒙的批判与反思
——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以时尚的视角观照电影:迷影文化的规训作用初探
——以电影《百鸟朝凤》营销事件为例
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对公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引导作用
——基于文化资本理论
韩国工业社会中的匠人精神及其案例
两岸艺术资助机制比对研究:组织、运作与流程
直播平台战略创新模式研究
——以淘宝直播等直播平台为案例
网红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生态分析
“区域化共进”视阙下的电影外交
——以“一带一路”区域电影市场的定位为例
数字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新审美距离与问题
——从数字化展览“不朽的梵高”谈起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IP项目研究
——一种文化与认知的视角
论数字汇流中的影音平台及其商品特性
当代艺术跨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和解
——以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为例
社会创新视域下的社区创意营造研究
珠三角视域下的珠海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以“多彩贵州”为个案
城市形象片演变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青岛为例
历史街区中的城市更新与内涵挖掘
——以杭州南宋御街遗址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文博行业发展模式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生存
——以徽州区域为例
论丝路故事的创意开发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跨界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模式选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