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公法学的规律与迁变
作者:袁文峰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01
ISBN:9787513049337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公法学的规律与迁变》从“宪法架构与实践”“权力运行的轨道”“公众参与法治过程”和“司法审查的广度与密度”四个方面反映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公法学,主要是行政法学)是如何规范公权力的(规律),又如何推进或扬弃原有的制度或理论的(迁变)。“宪法架构与实践”涉及我国旧政协、《联邦德国基本法》的守护是如何被架构的,《宪法》第46条和人大对非法运营的监督该如何实践。“权力运行的轨道”论述了行政承诺、法制副厂长制度的设计、预防行政、欧盟预算和终身教职中的权力该如何运行于法治的轨道上。“公众参与法治过程”通过公众参与环评和律师参与法治过程两方面来展现。“司法审查的广度与密度”包含以下案件的司法审查:夏沃案、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行政迟缓案和行民交织型的案件。附录部分也与主题有些许关联,涉及“公法研究与精神”。
作者简介
袁文峰,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于《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浙江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获第5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目录
第一篇 宪法架构与实践
第一章 旧政协的协商民主之底色
一、协商民主的前提:平等
二、协商民主的包容性和理性
三、结语:底色缘何最终褪色
第二章 《联邦德国基本法》是如何被守护的
一、《魏玛宪法》的历史教训
二、《联邦德国基本法》的价值彰显
三、作为《联邦德国基本法》守护者的联邦宪法法院
四、超越国家利益
五、结语:人民的意识——守护《联邦德国基本法》的深层因素
第三章 《宪法》第46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
一、未解决的《宪法》第46条适用阶段的问题
二、《宪法》第46条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决定了其仅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
三、体系解释难以将相关条款结合起来从而为《宪法》第46条作扩大解释
四、“1982年修宪报告”对受教育阶段的说明应当作限缩性理解
五、结论
第四章 从非法营运事件透视广东省人大的监管路径
一、后钓鱼执法时期
二、广东省内关于非法运营问题的认定
三、广东省人大可能的监管路径
四、结语
第二篇 权力运行的轨道
第五章 行政承诺型式化
一、行政承诺型式化的现实与理论需求
二、行政承诺型式化的内容与界限
三、行政承诺型式化的内涵
四、行政承诺型式化外延的反向界定
五、行政承诺型式化中的过程规范
六、结语
第六章 论试行“法制副厂长”的制度基础——基于惠州市试行情况展开
一、背景与问题
二、试行“法制副厂长”制度需遵循的原则
三、试行“法制副厂长”制度需考量其法律地位与功能
四、结论
第七章 预防行政中的行政权如何预防——评《法律程序主义对预防行政的控制:以人身自由保障为视角》一书
一、把握了时代的嬗递与要求:风险社会及其安全保障国
二、提出了安全保障国下的核心词汇:预防行政、预防行政行为
三、研剖与判断的主要锐器——批判的武器:三个有效性向度
四、预防行政过程中的交往理性之体现:法律程序主义的要求
五、“崇美”与“哀艰”之双痛
六、结语
第八章 欧盟预算的制定、执行及监督
一、制定预算的标准
二、制定预算的程序
三、预算的执行
四、预算执行中的监督
第九章 终身教职制度的引借及我国的实际
一、终身教职制度产生的动因与目的
二、终身教职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三、高校终身教职聘任、解聘权力的限制
四、我国的实际状况
第三篇 公众参与法治过程
第十章 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过程——以圆明园整治工程听证会的公众参与为例
一、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概述
二、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
三、结语
第十一章 从国家决定到法治商谈的律师职业
一、引言
二、国家主义法律观
三、国家主义决定下的律师职业
四、作为国家主义论争者的自然法学派
五、法治商谈下的律师职业
六、作为法治商谈重要形式的身份转换
第四篇 司法审查的广度与密度
第十二章 持常与论理的司法——夏沃案最后阶段的8∶05-cv-530-T-27TBM号
司法命令介评
一、夏沃案的案情简介
二、命令的推理过程
三、结语
第十三章 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
一、论争后未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遵守性援引《宪法》第46条
三、从受教育权的权利内涵认定两案所侵害的权利类型
四、受教育权的救济路径
五、结论
第十四章 法规目的的司法审查——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的适用展开
一、认定事故责任的推导过程
二、被案件遗忘的规范目的理论
三、与确定归责标准相关的法规目的说
四、法规目的标准在我国实务中的运用
五、借鉴保护规范理论确定法规目的
六、宪法条款第三人效力和民法公序良俗条款适用的启示
七、结论
第十五章 行政迟缓的司法审查
一、行政迟缓的时限因素
二、行政迟缓的主客观因素
三、案例的分析与对比
四、行政迟缓的司法救济路径
第十六章 行政迟缓该如何应对——殷某某、朱某某诉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
公安分局案新评
一、案件存在的问题
二、一审判决应对行政迟缓的标准及其检析
三、二审判决应对行政迟缓的标准及其检析
四、结语
第十七章 对许某某案中侵权归责之缺漏的检讨
一、认定被告过错的原则与本案的问题
二、并道前过失认定的缺漏
三、并道后过失认定的缺漏
四、其他几个与过失认定相关的缺漏
五、一审中责任成立因果关系的缺漏
第十八章 行民交织型侵权案件中行政赔偿责任的认定
一、一并区分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两种责任的可行性
二、认定连带责任的情形
三、认定按份责任的情形
四、结语
附 录 公法研究与精神
附录一 如何展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
附录二 记人海为径与学海作舟的姜明安先生
附录三 海参崴行记
后 记
第一章 旧政协的协商民主之底色
一、协商民主的前提:平等
二、协商民主的包容性和理性
三、结语:底色缘何最终褪色
第二章 《联邦德国基本法》是如何被守护的
一、《魏玛宪法》的历史教训
二、《联邦德国基本法》的价值彰显
三、作为《联邦德国基本法》守护者的联邦宪法法院
四、超越国家利益
五、结语:人民的意识——守护《联邦德国基本法》的深层因素
第三章 《宪法》第46条适用的教育阶段辨析
一、未解决的《宪法》第46条适用阶段的问题
二、《宪法》第46条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决定了其仅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
三、体系解释难以将相关条款结合起来从而为《宪法》第46条作扩大解释
四、“1982年修宪报告”对受教育阶段的说明应当作限缩性理解
五、结论
第四章 从非法营运事件透视广东省人大的监管路径
一、后钓鱼执法时期
二、广东省内关于非法运营问题的认定
三、广东省人大可能的监管路径
四、结语
第二篇 权力运行的轨道
第五章 行政承诺型式化
一、行政承诺型式化的现实与理论需求
二、行政承诺型式化的内容与界限
三、行政承诺型式化的内涵
四、行政承诺型式化外延的反向界定
五、行政承诺型式化中的过程规范
六、结语
第六章 论试行“法制副厂长”的制度基础——基于惠州市试行情况展开
一、背景与问题
二、试行“法制副厂长”制度需遵循的原则
三、试行“法制副厂长”制度需考量其法律地位与功能
四、结论
第七章 预防行政中的行政权如何预防——评《法律程序主义对预防行政的控制:以人身自由保障为视角》一书
一、把握了时代的嬗递与要求:风险社会及其安全保障国
二、提出了安全保障国下的核心词汇:预防行政、预防行政行为
三、研剖与判断的主要锐器——批判的武器:三个有效性向度
四、预防行政过程中的交往理性之体现:法律程序主义的要求
五、“崇美”与“哀艰”之双痛
六、结语
第八章 欧盟预算的制定、执行及监督
一、制定预算的标准
二、制定预算的程序
三、预算的执行
四、预算执行中的监督
第九章 终身教职制度的引借及我国的实际
一、终身教职制度产生的动因与目的
二、终身教职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三、高校终身教职聘任、解聘权力的限制
四、我国的实际状况
第三篇 公众参与法治过程
第十章 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过程——以圆明园整治工程听证会的公众参与为例
一、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概述
二、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和行政决策
三、结语
第十一章 从国家决定到法治商谈的律师职业
一、引言
二、国家主义法律观
三、国家主义决定下的律师职业
四、作为国家主义论争者的自然法学派
五、法治商谈下的律师职业
六、作为法治商谈重要形式的身份转换
第四篇 司法审查的广度与密度
第十二章 持常与论理的司法——夏沃案最后阶段的8∶05-cv-530-T-27TBM号
司法命令介评
一、夏沃案的案情简介
二、命令的推理过程
三、结语
第十三章 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
一、论争后未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遵守性援引《宪法》第46条
三、从受教育权的权利内涵认定两案所侵害的权利类型
四、受教育权的救济路径
五、结论
第十四章 法规目的的司法审查——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的适用展开
一、认定事故责任的推导过程
二、被案件遗忘的规范目的理论
三、与确定归责标准相关的法规目的说
四、法规目的标准在我国实务中的运用
五、借鉴保护规范理论确定法规目的
六、宪法条款第三人效力和民法公序良俗条款适用的启示
七、结论
第十五章 行政迟缓的司法审查
一、行政迟缓的时限因素
二、行政迟缓的主客观因素
三、案例的分析与对比
四、行政迟缓的司法救济路径
第十六章 行政迟缓该如何应对——殷某某、朱某某诉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
公安分局案新评
一、案件存在的问题
二、一审判决应对行政迟缓的标准及其检析
三、二审判决应对行政迟缓的标准及其检析
四、结语
第十七章 对许某某案中侵权归责之缺漏的检讨
一、认定被告过错的原则与本案的问题
二、并道前过失认定的缺漏
三、并道后过失认定的缺漏
四、其他几个与过失认定相关的缺漏
五、一审中责任成立因果关系的缺漏
第十八章 行民交织型侵权案件中行政赔偿责任的认定
一、一并区分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两种责任的可行性
二、认定连带责任的情形
三、认定按份责任的情形
四、结语
附 录 公法研究与精神
附录一 如何展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
附录二 记人海为径与学海作舟的姜明安先生
附录三 海参崴行记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