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

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

作者:秦兰珺 著;仲呈祥 编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ISBN:9787519024956

定价:¥7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学理论文丛》分为方法的呈现、方法的实践和方法的反思三部分。在“方法的呈现”部分:《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学理论文丛》将借助讨论德勒兹思想成熟期的这两本著作,分析德勒兹如何使用“差分化”的方法,把建构在同一上的系统改造为建构在差异上的“活”系统。在“方法的实践”部分,《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学理论文丛》将借助“差分化”方法的两个应用案例,展示了这一思维方式的解释能力。为此,《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学理论文丛》首先讨论了德勒兹如何在对柏拉图后期著作的阐释中,通过差分化去应对“非存在”和“幻象”等思维难题;又如何在对刘易斯·卡罗尔文学文本的阐释中,借助“差分化”去回应“非意义”、“无穷倒退”、“模棱两可”等意义难题。在“方法的反思”部分,本文引入了生命哲学的坐标,探讨了“差分化”双重思维结构的“活力论”来源,以及“差分化”方法的局限。众所周知,德勒兹的艺术理论和艺术阐释极其重要,又晦涩艰深。通过思维方法进入德勒兹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切入这一思想的内核,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思维方法的实践所产生的各种文本——尤其是该方法在电影、绘画、文学等领域的重要阐释实践。方法的应用实践处理的不仅是电影、绘画、文学等艺术内部的问题,也是借助这些艺术文本而呈现的哲学和伦理问题,更是艺术的哲学和伦理纬度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通过直面生产这些文本的阐释方法,了解这个方法要处理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效果,进而才能带着这样的问题视野和方法意识关照德勒兹对艺术的阐释——不仅关注他说了什么,也关注他怎么说又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说。最终我们才有可能借鉴和改造其方法,开展我们自己的艺术阐释实践,将其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应用在对新兴互联网艺术的研究中。
作者简介
  秦兰珺,198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研究方向:比较诗学、新媒体艺术、新媒体理论。曾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文艺理论与批评》《史学月刊》《上海艺术评论》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德勒兹著作简写对照
导言
一、20世纪的生平和21世纪的思想
二、“缠绕”的三个面向和重重嵌套
第一篇 清理与准备
第一章 思维的形象和八个预设
第一节 预设一:天赋我思
第二节 预设二:共识和良知
第三节 预设三:识别
第四节 预设四:表象
第五节 预设五:错误
第六节 预设六:命题
第七节 预设七:问题
第八节 预设八:求知
总结和反驳
第二章 真观念的规定方法:德勒兹对《知性改进论》的阐释
第一节 真观念的形式
第二节 真观念的内容
第三章 规定和差异:以“如何规定圆”为例的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斯宾诺莎和笛卡尔:分析性的规定
第二节 斯宾诺莎和康德:建构性的规定
第三节 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否定性的规定
第四节 斯宾诺莎和亚里士多德:综合性的规定
第五节 斯宾诺莎和休谟:实践性的规定
第六节 斯宾诺莎和德勒兹:悖论性的规定
第七节 德勒兹的规定
第二篇 阐释与方法
第四章 概念和传统:从神学概念到《伦理学》界说
第一节 属性和圣名
第二节 实体—样式和一—多
第三节 表达和传统
第五章 文本和改造:从神的证明到内在的权能
第一节 内在的原因
第二节 样式的力量
第三节 阐释和缠绕
第六章 差异的概念:差分化及其变体
第一节 差分化方法
第二节 差分化的生成
第三节 差分化的事件
第四节 差分化的意义
第三篇 应用与反思
第七章 爱丽丝和意义的冒险
第一节 Tweedledum和Tweedledee
第二节 无穷倒退和歌名
第三节 方的圆和HumptyDumpty
第四节 非意义和猎捕Snark
第八章 方法和生命: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差分化
第一节 差分化和直觉思维
第二节 创造的危险和善恶
第三节 作为教育家的德勒兹
参考文献
一、德勒兹作品目录
专著
主编和编辑
音频资料
视频资料
二、其他研究文献目录
后记:兰花和黄蜂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