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成都佛教史
作者:段玉明 等 著;成都市佛教协会 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ISBN:9787518803460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成都佛教史》将成都近两千年历史的主要内容纳入,位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成都佛教的大门。成都历来是一个佛教信仰很盛的城市,高僧辈出,影响斐然,同时还是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佛教形势,要求对这个城市的佛教历史加以清理。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受成都市佛教协会的委托,正在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蜀佛教文化史研究”(批准编号12BZJ008)的一批专家接受此任务,完成一部既是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同时又是一部普罗大众能够读懂的通俗读物,“在内容上需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进一步“倡扬成都佛教的伟大贡献,增进人们对成都佛教的了解”。
作者简介
暂缺《成都佛教史》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植根本土与兼收并融——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佛教在成都的传播与推开
(一)佛教初传成都的推测
(二)正信佛教的逐步推开
(三)成都佛教的迅猛发展
二、成都寺院的肇始及其兴建
(一)成都寺院肇始的传说
(二)晋南北朝成都寺院稽考
(三)早期寺院的建筑格局与经济状况
三、精美的成都佛教石刻造像
(一)万佛寺出土的石刻佛像
(二)商业街、西安路出土的石刻佛像
(三)石刻佛像的内容与功用
第二章 派别的兴起与艺术的繁盛——隋唐五代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成都佛教的影响提高
(一)义学中心的形成
(二)剑南禅派的移住
(三)巴蜀南宗禅的重地
(四)从注重行仪到十王信仰
(五)悟达国师与三昧水忏
二、成都寺院的兴修扩建
(一)汉晋以来旧寺的翻修扩建
(二)隋唐五代时期新造的寺院
(三)寺院兴建的资金与建筑格局
三、辉煌的成都佛教艺术
(一)隋唐五代的成都寺院造像
(二)隋唐五代的成都摩崖造像
(三)隋唐五代的成都寺院壁画
第三章 在社会化与化社会之间——宋元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成都佛教的信向转变
(一)以大慈寺为中心的义学
(二)北宋中期的信向转变
(三)圆悟克勤与成都禅宗
(四)其他禅宗法嗣与“川荔苴”
(五)兰溪道隆的东渡传禅
(六)《玉历至宝钞》与劝善运动
二、成都寺院的基本状况
(一)宋元成都名寺概述
(二)寺院兴修的推动者与经济基础
三、佛教与成都社会生活
(一)佛教与成都岁时活动
(二)寺院与成都世俗生活
(三)《开宝藏》与成都的佛物印刷
第四章 禅学的地域化与山寺的核心化——明清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明清的成都禅宗高僧
(一)以天成寺为中心的楚山禅系
(二)以昭觉寺为中心的丈雪禅系
(三)活动于成都地区的其他高僧
二、内外“四大寺”与周边名寺
(一)内四大寺
(二)外四大寺
(三)其他名寺
三、几座著名的佛教名山
(一)雾中山
(二)三学山
(三)云顶山
(四)九陇山
(五)天台山
第五章 激荡中的探索与复兴——1911~1949年的成都佛教
一、多面向的佛教弘化
(一)从经院弘化走向社会弘化
(二)从显教单弘走向显密兼弘
(三)法相唯识义理的现代阐释
(四)以佛为主融通三教的居士佛学
(五)社会名流积极参与护持佛法
二、筚路蓝缕的佛教团体
(一)四川省佛教会的创立
(二)艰苦卓绝的抗争运营
(三)步履蹒跚的现代转变
三、佛教慈善事业的展开
(一)以教育为急先锋的慈善事业
(二)与时偕行的佛教慈善活动
(三)慈善事业开展的困境分析
四、成都佛教与汉藏佛教交流
(一)汉藏佛教交流的深刻背景
(二)汉藏佛教交流中的成都角色
(三)频繁的藏密法会与活动
第六章 变革下的调适与前行——1949~2012年的成都佛教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自我调适
(一)积极推动和平解放事业
(二)参加爱国主义运动
(三)自觉组织时事政治学习
(四)成都市佛教协会成立
(五)顺应社会的改造与变革
二、宗教管理的逐步正规
(一)落实宗教政策
(二)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
(一)公益慈善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新的寺院经济
(三)佛教教育与弘法活动的开展
结语
附录一:成都市佛教文物单位统计
附录二:隋唐五代有名可考的成都寺院
附录三:《益州名画录》所载成都寺院壁画
附录四:宋元有名可考的成都寺院
附录五:嘉庆时期成都、华阳寺院一览表
附录六:1911~1949年成都佛教利世法会一览表
附录七:成都市佛教协会历届理事名单
附录八:2014年成都市佛教活动场所开放情况
主要参考征引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植根本土与兼收并融——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佛教在成都的传播与推开
(一)佛教初传成都的推测
(二)正信佛教的逐步推开
(三)成都佛教的迅猛发展
二、成都寺院的肇始及其兴建
(一)成都寺院肇始的传说
(二)晋南北朝成都寺院稽考
(三)早期寺院的建筑格局与经济状况
三、精美的成都佛教石刻造像
(一)万佛寺出土的石刻佛像
(二)商业街、西安路出土的石刻佛像
(三)石刻佛像的内容与功用
第二章 派别的兴起与艺术的繁盛——隋唐五代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成都佛教的影响提高
(一)义学中心的形成
(二)剑南禅派的移住
(三)巴蜀南宗禅的重地
(四)从注重行仪到十王信仰
(五)悟达国师与三昧水忏
二、成都寺院的兴修扩建
(一)汉晋以来旧寺的翻修扩建
(二)隋唐五代时期新造的寺院
(三)寺院兴建的资金与建筑格局
三、辉煌的成都佛教艺术
(一)隋唐五代的成都寺院造像
(二)隋唐五代的成都摩崖造像
(三)隋唐五代的成都寺院壁画
第三章 在社会化与化社会之间——宋元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成都佛教的信向转变
(一)以大慈寺为中心的义学
(二)北宋中期的信向转变
(三)圆悟克勤与成都禅宗
(四)其他禅宗法嗣与“川荔苴”
(五)兰溪道隆的东渡传禅
(六)《玉历至宝钞》与劝善运动
二、成都寺院的基本状况
(一)宋元成都名寺概述
(二)寺院兴修的推动者与经济基础
三、佛教与成都社会生活
(一)佛教与成都岁时活动
(二)寺院与成都世俗生活
(三)《开宝藏》与成都的佛物印刷
第四章 禅学的地域化与山寺的核心化——明清时期的成都佛教
一、明清的成都禅宗高僧
(一)以天成寺为中心的楚山禅系
(二)以昭觉寺为中心的丈雪禅系
(三)活动于成都地区的其他高僧
二、内外“四大寺”与周边名寺
(一)内四大寺
(二)外四大寺
(三)其他名寺
三、几座著名的佛教名山
(一)雾中山
(二)三学山
(三)云顶山
(四)九陇山
(五)天台山
第五章 激荡中的探索与复兴——1911~1949年的成都佛教
一、多面向的佛教弘化
(一)从经院弘化走向社会弘化
(二)从显教单弘走向显密兼弘
(三)法相唯识义理的现代阐释
(四)以佛为主融通三教的居士佛学
(五)社会名流积极参与护持佛法
二、筚路蓝缕的佛教团体
(一)四川省佛教会的创立
(二)艰苦卓绝的抗争运营
(三)步履蹒跚的现代转变
三、佛教慈善事业的展开
(一)以教育为急先锋的慈善事业
(二)与时偕行的佛教慈善活动
(三)慈善事业开展的困境分析
四、成都佛教与汉藏佛教交流
(一)汉藏佛教交流的深刻背景
(二)汉藏佛教交流中的成都角色
(三)频繁的藏密法会与活动
第六章 变革下的调适与前行——1949~2012年的成都佛教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自我调适
(一)积极推动和平解放事业
(二)参加爱国主义运动
(三)自觉组织时事政治学习
(四)成都市佛教协会成立
(五)顺应社会的改造与变革
二、宗教管理的逐步正规
(一)落实宗教政策
(二)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
(一)公益慈善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新的寺院经济
(三)佛教教育与弘法活动的开展
结语
附录一:成都市佛教文物单位统计
附录二:隋唐五代有名可考的成都寺院
附录三:《益州名画录》所载成都寺院壁画
附录四:宋元有名可考的成都寺院
附录五:嘉庆时期成都、华阳寺院一览表
附录六:1911~1949年成都佛教利世法会一览表
附录七:成都市佛教协会历届理事名单
附录八:2014年成都市佛教活动场所开放情况
主要参考征引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