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市场利率的理论范式与中国实践探索
作者:刘义圣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ISBN:9787544546478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市场利率通论:市场利率的理论范式与中国实践探索》介绍了市场利率推出的背景、报价机制及市场利率的确立对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巨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笔者还通过分析市场利率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隐忧,并联系LIBOR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建设市场利率几点启示。快市场基础建设及提高市场各方对市场利率。
作者简介
刘义圣,1958年7月出生,男,汉族,福州人,二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福建师大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开始成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被评为福建省第1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200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利息理论的深度比较与中国应用”(项目批准号05BL]L004),被评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2014年新获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利率市场化后我国央行基准利率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4BGL028)。
目录
第一章 两种利息理论范式: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比较
第一节 两种代表性利息理论的产生
一、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产生: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批判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利息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利息理论考要
一、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二、关于利息率的水平与决定
三、关于利息、利率与经济的联动效应
第三节 凯恩斯利息理论旨要
一、关于利息本质与决定
二、关于利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
三、关于经济均衡与利息政策的实践
第四节 两种代表性利息理论的分野与耦合
一、两种利息理论的分野
二、两种利息理论的现代耦合
第二章 两种利息理论范式对中国的适用性
第一节 马克思利息理论对中国的指导性
一、在利息的来源问题上
二、在利率的形成问题上
三、在利率的作用问题上
第二节 凯恩斯利息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
一、产品市场与利率机制功能实证
二、货币市场与利率机制功能考释
三、主流学派的市场利率理论与中国经济环境的契合性
第三章 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第一节 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利息来源和本质的理论与实践悖论
二、利息来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关于“利率一致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利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关于“利率的作用理论”新发展
一、产权残缺,利率形成机制并未实现完全的市场化
二、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条块分割严重
三、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需求结构调整
四、资本保值与风险报酬
第四章 凯恩斯之后市场利率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利率微调及平滑调控机制
一、利率微调机制
二、利率平滑调控机制
三、利率微调与利率平滑调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一、利率走廊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二、利率走廊的一个经典的数学模型
三、利率走廊有关研究文献回顾
四、利率走廊调控的国际经验
五、利率走廊在中国的适用性考量
第三节 利率规则理论的动态演进
一、利率规则与货币数量规则之争
二、利率规则理论的基本模型
三、泰勒规则的演进与修正
四、利率规则理论的最新动向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深人改革对利率调控优化要求
第一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概况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度
第二节 中国利率水平的理性调整和利率结构的优化调整
一、利率水平的适时适度理性调整要求
二、中国市场利率调控体系的优化
第六章 利率控制的一个关键点:放开市场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
第一节 中国放开利率市场的潜在风险
一、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的固有特性
二、放开利率管制下的微观风险
三、放松利率管制下的宏观风险
第二节 防范利率风险的必然选择:加强利率监管
第三节 中国利率监管现存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利率监管障碍的体制性因素
二、利率监管障碍的技术性因素
三、利率监管障碍的制度性因素
第四节 构建中国市场化的利率监管体系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利率监管格局
二、完善市场的微观基础
三、打造利率监管的法制基础
四、培育金融市场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两种代表性利息理论的产生
一、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产生: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批判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利息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利息理论考要
一、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二、关于利息率的水平与决定
三、关于利息、利率与经济的联动效应
第三节 凯恩斯利息理论旨要
一、关于利息本质与决定
二、关于利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
三、关于经济均衡与利息政策的实践
第四节 两种代表性利息理论的分野与耦合
一、两种利息理论的分野
二、两种利息理论的现代耦合
第二章 两种利息理论范式对中国的适用性
第一节 马克思利息理论对中国的指导性
一、在利息的来源问题上
二、在利率的形成问题上
三、在利率的作用问题上
第二节 凯恩斯利息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
一、产品市场与利率机制功能实证
二、货币市场与利率机制功能考释
三、主流学派的市场利率理论与中国经济环境的契合性
第三章 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第一节 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利息来源和本质的理论与实践悖论
二、利息来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关于“利率一致性”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利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关于“利率的作用理论”新发展
一、产权残缺,利率形成机制并未实现完全的市场化
二、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条块分割严重
三、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需求结构调整
四、资本保值与风险报酬
第四章 凯恩斯之后市场利率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利率微调及平滑调控机制
一、利率微调机制
二、利率平滑调控机制
三、利率微调与利率平滑调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一、利率走廊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二、利率走廊的一个经典的数学模型
三、利率走廊有关研究文献回顾
四、利率走廊调控的国际经验
五、利率走廊在中国的适用性考量
第三节 利率规则理论的动态演进
一、利率规则与货币数量规则之争
二、利率规则理论的基本模型
三、泰勒规则的演进与修正
四、利率规则理论的最新动向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深人改革对利率调控优化要求
第一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概况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度
第二节 中国利率水平的理性调整和利率结构的优化调整
一、利率水平的适时适度理性调整要求
二、中国市场利率调控体系的优化
第六章 利率控制的一个关键点:放开市场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
第一节 中国放开利率市场的潜在风险
一、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的固有特性
二、放开利率管制下的微观风险
三、放松利率管制下的宏观风险
第二节 防范利率风险的必然选择:加强利率监管
第三节 中国利率监管现存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利率监管障碍的体制性因素
二、利率监管障碍的技术性因素
三、利率监管障碍的制度性因素
第四节 构建中国市场化的利率监管体系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四位一体”的利率监管格局
二、完善市场的微观基础
三、打造利率监管的法制基础
四、培育金融市场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