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汽车的风口:中国汽车品牌创建与管理
作者:祝合良 郑新安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ISBN:9787513641982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汽车品牌管理的基础知识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汽车品牌塑造的基本策略与方法。通过对汽车基本分类知识的分析与介绍,着重于汽车品牌的市场竞争、基本原理、品类创新、品牌定位、品牌模式、品牌管理、营销管理、社群营造、汽车未来等环节的阐释与介绍。同时对技术创新、文化影响、品牌发展、汽车人物、标志创意、车型发展、设计思潮、汽车文化、成功案例、中国品牌创新升级、当下现状、未来发展进行观点阐述。本书对当下重要的汽车品牌塑造思想、管理方法、市场观念、加推策略、执行技巧、案例互证进行逐一解读,向读者细致展开一幅汽车品牌塑造与管理的全景画卷:战略、思想、方法、技巧、观点、标杆案例、趋势,为汽车企业品牌营销管理人员、汽车品牌营销爱好者介绍新颖全面的汽车品牌打造方法,帮助读者朋友和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品牌发展策略与方法,培养广大读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广大汽车品牌营销从业人员和汽车爱好者来说,本书不仅是国内融专业性、策略性、知识性、方法性、趣味性的汽车品牌管理普及实战书,同时也是一本对汽车从业人员进行品牌管理的参考书,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和学习培训图书。
作者简介
祝合良,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与博士后导师,产业经济学学科负责人,科研处处长,同时兼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流通研究院院长,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黄金研究中心主任。现已出版各类著作26部,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多项成果获奖。主编的《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主编的《现代商业经济学》和《品牌创建与管理》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专著《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2014年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商务部委托项目等30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2001年被北京市选为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6年被选为北京市属高等院校“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被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市场学会共同评选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十大“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优秀人物奖”。2012年被亚洲品牌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品牌专家,2012年被选为北京市首批长城学者,2014年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主要社会兼职有:商务部特聘流通专家、品牌专家,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成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等。郑新安,黑森林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汽车品牌研究室主任,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讲座教授。北京顺义区人民政府品牌经济顾问,中国汽车报专家顾问,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专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家顾问,艾非中国顾问,央广新闻特约评论员,国际品牌联盟专家委员会首席战略专家,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蒙代尔国际企业大学生产力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关村十大品牌评选评委,“2010年中华十大优秀品牌策划人”(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中国十大品牌专家(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出版著作有:《镜头里的商品》、《企业品牌梦工厂》、《首席品牌官》、《影视营销》)、《反向——品牌美学》、《品牌的幻象》、《颠覆——市场的重造》、《影视营销》、《平衡》等。服务过中设集团、五矿集团、古巷醇酒业、北汽福田、中央电视台、中国民航报、视讯中国、振兴集团、荆门市政府、北京演艺集团、纳斯达科技集团等。
目录
第一章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市场第一节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形势 /第二节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简况 /第三节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地位 /第四节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五节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
第二章汽车品牌发展战略第一节汽车品牌战略管理的任务 /第二节汽车品牌塑造的基本战略 /第三章汽车品牌的定位策略与方法第一节品牌定位的原则 /第二节品牌定位的要点 /第三节目标市场定位 /第四节品牌定位的几种模式 /第五节定位当中要确定的细分市场变量 /第六节品牌定位表现出的两个纬度 /第七节汽车品牌定位是人格化的选择 /第八节汽车品牌的品类创新 /第四章汽车品牌的模式选择第一节品牌组合的战略框架 /第二节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模式 /第三节伞品牌模式适合于汽车企业 /附录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概览 /
第五章车型品牌与母品牌的关系第一节品牌关系谱 /第二节母品牌与车型品牌是两个核心关系 /第三节产品细分与品牌细分完全不同 /第四节母子品牌与主副品牌的差异性 /第五节品牌延伸艺术 /第六章产品技术与品牌体验第一节技术变革与创意之美 /第二节技术应对产品,体验应对品牌 /第三节用户眼中的技术体验 /第四节了解汽车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五节宝马创新技术带来的好体验 /
第七章汽车品牌艺术美学之道第一节汽车的艺术 /第二节产品美感与品牌美学 /第三节汽车产品就是有魅力的“文化艺术品” /第四节感性品牌故事让汽车更有文化 /第五节汽车品牌文化空间:文化的最佳体验地 /第六节艺术营销倍增品牌价值 /第七节豪华汽车品牌美学之道 /第八节成功品牌与艺术结合的典型案例 /第九节将汽车做成艺术品是最好的品牌体验 /第十节宝马汽车和艺术结合的产品 /
第八章汽车品牌管理之道第一节盯着文化管理品牌 /第二节汽车品牌的本质特质 /第三节汽车品牌的运营战略 /第四节APP让品牌成为用户的器官 /第九章汽车品牌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之道第一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用户决定品牌的生死 /第三节好评与差评:给用户难忘的体验 /第四节口碑:用户的自我传播 /第五节汽车电商势不可挡 /第六节汽车品牌发展趋势:品牌社群增强用户黏性 /附录1得入口者得天下 /附录2互联网时代品牌革命 /附录3颠覆来自于对用户的尊重 /附录4品牌塑造源于产品本身 /
第十章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管理秘籍第一节德国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第二节沃尔沃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一第三节日本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第四节韩国汽车品牌发展路径 /第五节国家品牌、产业品牌、车型品牌、用户品牌 /第十一章中国汽车如何突破品牌天花板第一节自主车企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汽车“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意味着什么 /
第十二章寻找中国汽车之魂第一节汽车本质被改变 /第二节我们向特斯拉学习什么 /第三节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策略 /第四节长城汽车应坚守SUV做大做强 /第五节奇瑞品牌再出发 /第六节长安汽车的“攻”与“守” /第七节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后机会在农村城镇市场 /第八节特斯拉对中国电动车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二章汽车品牌发展战略第一节汽车品牌战略管理的任务 /第二节汽车品牌塑造的基本战略 /第三章汽车品牌的定位策略与方法第一节品牌定位的原则 /第二节品牌定位的要点 /第三节目标市场定位 /第四节品牌定位的几种模式 /第五节定位当中要确定的细分市场变量 /第六节品牌定位表现出的两个纬度 /第七节汽车品牌定位是人格化的选择 /第八节汽车品牌的品类创新 /第四章汽车品牌的模式选择第一节品牌组合的战略框架 /第二节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模式 /第三节伞品牌模式适合于汽车企业 /附录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概览 /
第五章车型品牌与母品牌的关系第一节品牌关系谱 /第二节母品牌与车型品牌是两个核心关系 /第三节产品细分与品牌细分完全不同 /第四节母子品牌与主副品牌的差异性 /第五节品牌延伸艺术 /第六章产品技术与品牌体验第一节技术变革与创意之美 /第二节技术应对产品,体验应对品牌 /第三节用户眼中的技术体验 /第四节了解汽车生产的基本过程 /第五节宝马创新技术带来的好体验 /
第七章汽车品牌艺术美学之道第一节汽车的艺术 /第二节产品美感与品牌美学 /第三节汽车产品就是有魅力的“文化艺术品” /第四节感性品牌故事让汽车更有文化 /第五节汽车品牌文化空间:文化的最佳体验地 /第六节艺术营销倍增品牌价值 /第七节豪华汽车品牌美学之道 /第八节成功品牌与艺术结合的典型案例 /第九节将汽车做成艺术品是最好的品牌体验 /第十节宝马汽车和艺术结合的产品 /
第八章汽车品牌管理之道第一节盯着文化管理品牌 /第二节汽车品牌的本质特质 /第三节汽车品牌的运营战略 /第四节APP让品牌成为用户的器官 /第九章汽车品牌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之道第一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用户决定品牌的生死 /第三节好评与差评:给用户难忘的体验 /第四节口碑:用户的自我传播 /第五节汽车电商势不可挡 /第六节汽车品牌发展趋势:品牌社群增强用户黏性 /附录1得入口者得天下 /附录2互联网时代品牌革命 /附录3颠覆来自于对用户的尊重 /附录4品牌塑造源于产品本身 /
第十章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管理秘籍第一节德国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第二节沃尔沃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一第三节日本汽车品牌管理路径 /第四节韩国汽车品牌发展路径 /第五节国家品牌、产业品牌、车型品牌、用户品牌 /第十一章中国汽车如何突破品牌天花板第一节自主车企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汽车“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意味着什么 /
第十二章寻找中国汽车之魂第一节汽车本质被改变 /第二节我们向特斯拉学习什么 /第三节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策略 /第四节长城汽车应坚守SUV做大做强 /第五节奇瑞品牌再出发 /第六节长安汽车的“攻”与“守” /第七节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后机会在农村城镇市场 /第八节特斯拉对中国电动车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