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审讯心理学(第3版)
作者:吴克利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ISBN:9787510218590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审讯心理学(第3版)》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审讯人员的心理基础,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犯罪嫌疑人抗审的三大心理因素,审讯的方法和技巧,“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六大基本规律,犯罪嫌疑人谎言抗审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沉默对抗行为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认知误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心理限制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心理置换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意识经验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人格倾向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需要”理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证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讯问活动中的语用行为特点与技巧,附:我的审讯日志,因玩忽职守导致嫌疑人坠楼死亡案件的审讯实例。
作者简介
吴克利,1957年出生,安徽省明光市人,研究生学历,国家四级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国家检察官学院首批驻院教官、高检院讲师团成员、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国际教育协会会员、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理事、注册心理咨询师。作者在二十年多年的侦查生涯中,参加过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查讯问,潜心钻研侦查讯问的奥秘,成功的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完整实用的审讯方法。撰写了五部有关侦查审讯的专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三等奖,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一等奖、“安徽省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审讯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审讯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三节 审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
第四节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的科学发展
第二章 审讯人员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审讯人员的心理准备
第二节 审讯人员心理的“攻击”状态
第三节 审讯人员对犯罪目标紧追深挖的侦查意识
第四节 审讯人员的坚强意志和应变能力
第五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
第六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
第七节 审讯人员的思维导向
第八节 审讯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
第九节 审讯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
第十节 刑讯逼供的心理基础及矫正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抗拒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质
第五节 个案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第六节 个体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第七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的转换
第九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基本特点
第十节 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特征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抗审心理体系
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抗审的三大心理因素
第一节 对抗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
第二节 抗审的对抗条件的得失
第三节 人格特征反映的抗审行为
第五章 审讯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 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审讯过程中初始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三节 审讯过程中对抗相持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四节 审讯过程中反复动摇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五节 审讯过程中供述交罪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六章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第一节 树立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的人权保障理念
第二节 人权保障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第三节 “阳光”监督条件下的讯问语用行为技巧
第七章 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六大基本规律
第一节 犯罪事实暴露的心理误区
第二节 解脱心理限制的困境
第三节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第四节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第五节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第六节 “需要”的基本属性
第八章 犯罪嫌疑人谎言抗审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 谎言抗审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谎言的识别
第三节 谎言的捕捉
第四节 谎言的对策
第九章 沉默对抗行为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基础
第二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表现
第三节 “沉默”行为的讯问方法
第十章 认知误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错觉讯问法
第二节 结果讯问法
第三节 动机讯问法
第四节 假设讯问法
第五节 离间讯问法
第六节 借助讯问法
第七节 模拟情景讯问法
第八节 概率讯问法
第九节 间隔讯问法
第十节 “造势”讯问法
第十一章 心理限制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矛盾讯问法
第二节 导谎法
第三节 测谎(心理测试)的配合
第四节 定向“攻击”法
第五节 特情证明法
第十二章 心理置换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心理置换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亲情置换法
第三节 求生置换法
第四节 利弊置换法
第五节 教育置换法
第六节 观念置换法
第七节 疏通置换法
第八节 “十二轮置换讯问法”的运用
第十三章 意识经验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经验规律
第二节 惯性规律
第三节 粘连规律
第四节 分解经验
第五节 记忆经验
第六节 空间经验
第七节 联想经验
第八节 阻止经验
第十四章 人格倾向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人格倾向讯问法
第二节 结构倾向讯问法
第三节 性别特征讯问法
第四节 身份特征讯问法
第五节 信念纠治讯问法
第十五章 “需要”理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协调理论讯问法
第二节 反向挤兑讯问法
第三节 审托比对讯问法
第四节 调整品质讯问法
第五节 心理脱敏讯问法
第六节 心理弱点讯问法
第七节 情感需要讯问法
第八节 激发需要讯问法
第九节 条件需要讯问法
第十节 利益需要讯问法
第十一节 沟通讯问法
第十六章 证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特征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
第三节 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
第四节 询问证人的方法
第十七章 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第一节 被害人控告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影响被害人对事实陈述的因素
第三节 诬告、错告、不告的心理状态
第四节 询问被害人的方法
第十八章 讯问活动中的语用行为特点与技巧
第一节 讯问语言的三大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审讯语言的信息基础
第三节 认知条件下的语用行为技巧
第四节 心理限制的语用行为
第五节 意识经验的语用行为
第六节 趋利避害的语用行为
第七节 需要属性的语用行为
第八节 人格特征的语用行为
附:我的审讯日志
因玩忽职守导致嫌疑人坠楼死亡案件的审讯实例
第一节 审讯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审讯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三节 审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
第四节 职务犯罪侦查讯问的科学发展
第二章 审讯人员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审讯人员的心理准备
第二节 审讯人员心理的“攻击”状态
第三节 审讯人员对犯罪目标紧追深挖的侦查意识
第四节 审讯人员的坚强意志和应变能力
第五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
第六节 审讯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
第七节 审讯人员的思维导向
第八节 审讯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
第九节 审讯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
第十节 刑讯逼供的心理基础及矫正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抗拒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质
第五节 个案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第六节 个体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
第七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的转换
第九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基本特点
第十节 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特征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抗审心理体系
第四章 犯罪嫌疑人抗审的三大心理因素
第一节 对抗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
第二节 抗审的对抗条件的得失
第三节 人格特征反映的抗审行为
第五章 审讯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节 审讯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审讯过程中初始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三节 审讯过程中对抗相持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四节 审讯过程中反复动摇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五节 审讯过程中供述交罪阶段的任务和审讯方法
第六章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第一节 树立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的人权保障理念
第二节 人权保障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
第三节 “阳光”监督条件下的讯问语用行为技巧
第七章 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六大基本规律
第一节 犯罪事实暴露的心理误区
第二节 解脱心理限制的困境
第三节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第四节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第五节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第六节 “需要”的基本属性
第八章 犯罪嫌疑人谎言抗审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 谎言抗审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谎言的识别
第三节 谎言的捕捉
第四节 谎言的对策
第九章 沉默对抗行为的把握与讯问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基础
第二节 “沉默”的心理行为表现
第三节 “沉默”行为的讯问方法
第十章 认知误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错觉讯问法
第二节 结果讯问法
第三节 动机讯问法
第四节 假设讯问法
第五节 离间讯问法
第六节 借助讯问法
第七节 模拟情景讯问法
第八节 概率讯问法
第九节 间隔讯问法
第十节 “造势”讯问法
第十一章 心理限制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矛盾讯问法
第二节 导谎法
第三节 测谎(心理测试)的配合
第四节 定向“攻击”法
第五节 特情证明法
第十二章 心理置换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心理置换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亲情置换法
第三节 求生置换法
第四节 利弊置换法
第五节 教育置换法
第六节 观念置换法
第七节 疏通置换法
第八节 “十二轮置换讯问法”的运用
第十三章 意识经验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经验规律
第二节 惯性规律
第三节 粘连规律
第四节 分解经验
第五节 记忆经验
第六节 空间经验
第七节 联想经验
第八节 阻止经验
第十四章 人格倾向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人格倾向讯问法
第二节 结构倾向讯问法
第三节 性别特征讯问法
第四节 身份特征讯问法
第五节 信念纠治讯问法
第十五章 “需要”理论的“攻击”规律和审讯方法
第一节 协调理论讯问法
第二节 反向挤兑讯问法
第三节 审托比对讯问法
第四节 调整品质讯问法
第五节 心理脱敏讯问法
第六节 心理弱点讯问法
第七节 情感需要讯问法
第八节 激发需要讯问法
第九节 条件需要讯问法
第十节 利益需要讯问法
第十一节 沟通讯问法
第十六章 证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特征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
第三节 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
第四节 询问证人的方法
第十七章 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方法
第一节 被害人控告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影响被害人对事实陈述的因素
第三节 诬告、错告、不告的心理状态
第四节 询问被害人的方法
第十八章 讯问活动中的语用行为特点与技巧
第一节 讯问语言的三大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审讯语言的信息基础
第三节 认知条件下的语用行为技巧
第四节 心理限制的语用行为
第五节 意识经验的语用行为
第六节 趋利避害的语用行为
第七节 需要属性的语用行为
第八节 人格特征的语用行为
附:我的审讯日志
因玩忽职守导致嫌疑人坠楼死亡案件的审讯实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