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测定指南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测定指南

作者:[英] A.帕斯克 等 著;景蕊莲 等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01

ISBN:9787030520470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生理育种II: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在作物研究中常用的表型鉴定技术,重点是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应用的方法,为在小麦全生育期准确可靠地测量生理性状提供指导,是生理育种理论卷:《生理育种I: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的适应性》的技术指南。全书由六部分组成:(1)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及水分相关性状;(2)光谱反射指数及色素测量;(3)光合作用与光截获;(4)直接生长分析;(5)作物观测;(6)总体建议。该书对于科学合理地把生理学技术与方法应用于小麦生理育种实践及分子生物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英)A.帕斯克等编著;景蕊莲等
目录
绪论 1 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1 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2 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2 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3 第五篇 作物观测 3 第六篇 综合建议 3 参考文献 8 第一篇 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第一章 冠层温度 1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1 (二)时间 1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2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2 (五)步骤 12 (六)测定建议 13 (七)使用“第六感LT300”的详细建议 15 (八)准备工作 16 (九)试验测定 16 (十)测定完成 16 (十一)校准 16 (十二)数据和计算 16 (十三)故障排除 17 延伸阅读 17 第二章 气孔导度 18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9 (二)时间 19 (三)植物发育阶段 19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9 (五)步骤 20 (六)测定建议 20 (七)准备工作 20 (八)试验测定 20 (九)数据和计算 21 (十)故障排除 21 延伸阅读 21 第三章 叶片水势 2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23 (二)时间 23 (三)植物发育阶段 2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24 (五)步骤 24 (六)测定建议 24 (七)准备工作 24 (八)试验测定 25 (九)温室测定 26 (十)数据和计算 26 (十一)故障排除 26 延伸阅读 27 第四章 渗透调节 28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28 (二)时间 28 (三)植物发育阶段 29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29 (五)步骤 29 (六)测定建议 29 (七)准备工作 30 (八)温室测定 30 (九)田间测定 31 (十)实验室测定 31 (十一)数据和计算 31 (十二)故障排除 32 参考文献 32 延伸阅读 32 第五章 叶片相对含水量 3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33 (二)时间 33 (三)植物发育阶段 3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34 (五)步骤 34 (六)测定建议 34 (七)准备工作 34 (八)田间测定 34 (九)实验室测定 34 (十)数据和计算 35 (十一)试验样例(表5.1) 35 (十二)故障排除 36 参考文献 36 延伸阅读 36 第六章 碳同位素分辨力 37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37 (二)时间 37 (三)植物发育阶段 37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38 (五)步骤 38 (六)测定建议 38 (七)准备工作 38 (八)试验测定 38 (九)实验室测定 38 (十)质谱法分析碳同位素 39 (十一)数据和计算 39 (十二)故障排除 40 参考文献 40 延伸阅读 40 第二篇 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第七章 光谱反射率 4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44 (二)时间 44 (三)植物发育阶段 4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44 (五)步骤 44 (六)测定建议 45 (七)准备工作 45 (八)初始测定 45 (九)试验测定 45 (十)数据和计算 46 (十一)故障排除 48 延伸阅读 48 第八章 归一化植被指数 49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49 (二)时间 50 (三)植物发育阶段 50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50 (五)步骤 50 (六)测定建议 50 (七)准备工作 51 (八)试验测定 51 (九)测定完成 51 (十)数据和计算 52 (十一)故障排除 52 延伸阅读 53 第九章 叶绿素含量 54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54 (二)时间 54 (三)植物发育阶段 5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54 (五)步骤 55 (六)测定建议 55 (七)准备工作 56 (八)初始测定 56 (九)试验测定 56 (十)数据和计算 56 (十一)故障排除 57 延伸阅读 57 第三篇 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第十章 作物地面覆盖度 61 一、试验规划 6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61 (二)时间 61 (三)植物发育阶段 6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62 (五)步骤 62 (六)测定建议 62 二、目测法 62 三、数字图像分析法 63 (一)准备工作 63 (二)试验测定 63 (三)图片处理 64 (四)软件 64 (五)界面设置 64 (六)创建、记录并测试一个“操作” 65 (七)运行DGC运算程序 68 (八)图像自动批量处理 69 (九)数据处理 69 (十)范例 70 (十一)故障排除 70 延伸阅读 70 第十一章 光截获 7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71 (二)时间 71 (三)植物发育阶段 7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72 (五)步骤 72 (六)测定建议 72 (七)准备工作 72 (八)试验测定 74 (九)数据和计算 74 (十)故障排除 75 参考文献 75 延伸阅读 75 第十二章 叶面积、绿色面积与衰老 76 一、试验规划 76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76 (二)时间 76 (三)植物发育阶段 77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77 二、用自动面积测定仪进行损伤性测量 77 (一)步骤 77 (二)测定建议 77 (三)准备工作 79 (四)实验室测定 79 三、无损测量 79 (一)步骤 79 (二)测定建议 80 (三)LAI和/或GAI评分 80 (四)植株衰老的试验评价 80 (五)数据和计算 81 (六)故障排除 81 延伸阅读 81 第十三章 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 82 一、试验规划 8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83 (二)时间 83 (三)植物发育阶段 8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83 (五)步骤 83 二、叶绿素荧光测定 84 (一)测定建议 85 (二)准备工作 85 (三)试验测定 85 (四)测定完成 86 三、气体交换测定 86 (一)测定建议 87 (二)准备工作 88 (三)试验测定 88 (四)测定完成 89 (五)数据和计算 89 (六)故障排除 90 参考文献 90 延伸阅读 90 第四篇 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第十四章 关键生育期的确定 9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94 (二)时间 94 (三)植物发育阶段 94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95 (五)步骤 95 (六)测定建议 95 (七)小麦生育时期 98 (八)故障排除 98 第十五章 当季生物量测定 100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00 (二)时间 100 (三)植物发育阶段 100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00 (五)步骤 101 (六)测定建议 101 (七)准备工作 102 (八)田间测定 102 (九)实验室测定 103 (十)数据和公式 104 (十一)故障排除 104 第十六章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106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06 (二)时间 106 (三)植物发育阶段 106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07 (五)步骤 107 (六)测定建议 107 (七)准备工作 108 (八)田间测定 108 (九)实验室测定 108 (十)分析 108 (十一)蒽酮法测定WSC含量 109 (十二)使用校准曲线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109 (十三)数据和计算 109 (十四)故障排除 109 第十七章 测定水分、养分和根系含量的土壤取样 11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11 (二)时间 11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1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11 (五)步骤 112 (六)测定建议 112 (七)准备工作 113 (八)田间测定 113 (九)实验室测定 114 (十)数据和计算 118 (十一)故障排除 119 第十八章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21 一、试验规划 12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21 (二)时间 12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2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21 (五)步骤 122 (六)田间测定 122 二、方法A:全生物量收获 123 三、方法B:二次抽样收获 124 四、方法C:减少脱粒的收获 125 五、测定产量构成因素 127 (一)收获前的测量 127 (二)收获样品的测量 128 (三)收获数据的计算 129 (四)故障排除 130 第五篇 作物观测 第十九章 作物形态特征 133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33 (二)时间 133 (三)植物发育阶段 133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33 (五)步骤 134 (六)性状测量 134 (七)性状观察 136 (八)故障排除 140 第二十章 季节性损害的观测 141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141 (二)时间 141 (三)植物发育阶段 141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141 (五)步骤 142 (六)测定建议 142 (七)试验测定 142 (八)故障排除 144 第六篇 综合建议 第二十一章 良好田间操作的通用建议 149 (一)种质生理性状试验设计 149 (二)取样和样品选择 150 (三)进行测量和观察 151 (四)田间调查表和田间地图 152 (五)作物、地点和环境信息记录 152 第二十二章 常用仪器介绍 156 (一)正确使用仪器 156 (二)样品干燥 156 (三)样品的精确称量 157 (四)常用的量程和单位 159 (五)仪器型号建议 159 附录一 术语表 161 附录二 缩略词 164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