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政治文化重建视阈下的南宋初期诏狱研究
作者:董春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ISBN:9787509790687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南宋初期的诏狱案件为研究对象,以南宋初期的法治状况,建炎、绍兴年间的个体诏狱案件与道学政治化的关系,绍兴群体诏狱案件与政治运作的媾和,以及“绍兴更化”之后孝宗朝的政治重建,作为考察的框架,全面考察政治过程及政治利益交换的路径,揭示这一政治行为背后的政治文化取向,进而揭示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权力与社会控制互动的情况,以期勾勒出南宋初期政治运作的大致脉络。
作者简介
董春林,1978年生,河南叶县人。历史学博士后。现为成都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成都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中国宋史、中国经济史等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唐宋史及区域文化史研究。迄今为止,在CSSCI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编教材一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
目录
绪 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问题及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宋初期的法制环境及诏狱实况
第一节 政治视阈下的法制建设
一 南渡后的法制重建
二 宋高宗的法制理念
第二节 南宋初期的诏狱现象
一 法制描述里的诏狱表象
二 政治伦理里的诏狱面相
三 殊途同归:法制与政治共生的断想
第二章 个体诏狱与政治文化的融通
第一节 同质异构:有关南宋初期几起诏狱个案的分析
一 建炎宋廷重建时期的个体诏狱
二 曲端狱案与南宋初期的政治本位
第二节 道学重建与南宋初期的政治取向
一 拨乱反正:道学与新兴时代之诉求
二 党同伐异:元祐党论的政治企图
第三章 群体诏狱与政治运作的媾和
第一节 公正之泡影:绍兴诏狱的法律解析
一 告讦与证据之间——严刑罪名与有罪推定思想之融通
二 动摇国是——法理依据之即时阐释
第二节 弃战从和:诏狱所见绍兴“党争”的价值取向
一 晦涩的选择:政论之争与赵鼎诏狱
二 坚定地主战:纯臣张浚的仕途落寞
第三节 和战视阈下绍兴诏狱的政治路线
一 绍兴诏狱的潜在政治目的
二 绍兴诏狱的非对等政治补偿
第四章 “绍兴更化”与孝宗初年的政治重建
第一节 “绍兴更化”:标签式的政治转向
一 何谓“绍兴更化”
二 秦桧之死与宋高宗政权重建
三 绍兴末年的制度更革与吏治整顿
第二节 从绍兴到乾道:南宋初期国是政策的迁移
一 沈该、汤思退势力与宋高宗政策的沿传
二 由战及和:权力代际期的政见之争
三 宋孝宗初年恢复路线的形成
结 语
参考文献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目的、问题及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宋初期的法制环境及诏狱实况
第一节 政治视阈下的法制建设
一 南渡后的法制重建
二 宋高宗的法制理念
第二节 南宋初期的诏狱现象
一 法制描述里的诏狱表象
二 政治伦理里的诏狱面相
三 殊途同归:法制与政治共生的断想
第二章 个体诏狱与政治文化的融通
第一节 同质异构:有关南宋初期几起诏狱个案的分析
一 建炎宋廷重建时期的个体诏狱
二 曲端狱案与南宋初期的政治本位
第二节 道学重建与南宋初期的政治取向
一 拨乱反正:道学与新兴时代之诉求
二 党同伐异:元祐党论的政治企图
第三章 群体诏狱与政治运作的媾和
第一节 公正之泡影:绍兴诏狱的法律解析
一 告讦与证据之间——严刑罪名与有罪推定思想之融通
二 动摇国是——法理依据之即时阐释
第二节 弃战从和:诏狱所见绍兴“党争”的价值取向
一 晦涩的选择:政论之争与赵鼎诏狱
二 坚定地主战:纯臣张浚的仕途落寞
第三节 和战视阈下绍兴诏狱的政治路线
一 绍兴诏狱的潜在政治目的
二 绍兴诏狱的非对等政治补偿
第四章 “绍兴更化”与孝宗初年的政治重建
第一节 “绍兴更化”:标签式的政治转向
一 何谓“绍兴更化”
二 秦桧之死与宋高宗政权重建
三 绍兴末年的制度更革与吏治整顿
第二节 从绍兴到乾道:南宋初期国是政策的迁移
一 沈该、汤思退势力与宋高宗政策的沿传
二 由战及和:权力代际期的政见之争
三 宋孝宗初年恢复路线的形成
结 语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