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瞄准镜多环境试验及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理论
作者:高有堂,徐源,常进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01
ISBN:9787302459590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及博士后期间所承担的国家科研课题项目的总结,是论述瞄准镜多环境试验及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理论的专著。全书共有10章,分三大部分:微光瞄准镜多环境实验与模态分析;红外瞄准镜控制电路有限元分析与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微光瞄准镜多环境实验测试系统设计。本书适于光学、电子和环境试验工程测试领域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并可作为学习掌握ANSYS软件和MATLAB信号处理的参考材料。
作者简介
暂缺《瞄准镜多环境试验及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理论》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瞄准镜多环境试验及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理论目录1绪论1.1环境试验对瞄准镜(微光和红外)性能的影响1.1.1瞄准镜(微光和红外)及光学材料的环境条件1.1.2瞄准镜环境试验分类1.1.3环境试验对瞄准镜的影响1.1.4环境试验对红外光学材料的影响1.2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的必要性1.3国内、外多环境试验技术发展对比与分析1.3.1国外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1.3.2国内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2微光瞄准镜振动(和射击)试验模型研究2.1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方法2.1.1振动试验目的2.1.2振动试验装置的选择2.1.3试验样品的安装2.1.4振动试验方法2.2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零位移机理分析2.2.1瞄准镜分划板调节结构2.2.2瞄准镜零位移机理分析2.2.3振动试验环境下检测系统算法实现2.3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3.1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3.2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态识别2.4微光瞄准镜物镜紧固圆环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4.1微光瞄准镜紧固圆环面内振动2.4.2微光瞄准镜紧固圆环面外振动2.5微光瞄准镜壳体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5.1一般壳体的振动模型2.5.2瞄准镜圆柱壳体振动试验模型3微光瞄准镜冲击(和跌落)试验模型研究3.1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方法3.1.1冲击试验目的3.1.2冲击试验装置的选择3.1.3试验样品的安装3.1.4冲击振动试验方法3.2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型建立3.2.1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描述方法3.2.2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型建立3.3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态识别与图像处理3.3.1冲击试验模态识别的特点3.3.2瞄准镜冲击试验模态识别方法3.3.3冲击试验环境下图像处理4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研究4.1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方法4.1.1温度冲击试验目的4.1.2温度冲击试验装置的选择4.1.3温度冲击试验方法4.2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建立4.2.1瞄准镜圆柱壳体温度冲击试验模型4.2.2瞄准镜主物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4.2.3热冲击瞄准镜微通道板电子发射性能研究4.3温度冲击试验环境下图像处理5红外瞄准镜控制电路温度冲击试验模态研究5.1红外瞄准镜电路系统5.1.1系统硬件电路结构5.1.2系统信号处理电路(DSP FPGA 视频解码)5.1.3扩展接口电路(电源 复位 时钟 A/D)5.1.4TEC温控电路5.2红外瞄准镜信号处理电路温度冲击性能研究5.2.1信号处理电路温度冲击试验5.2.2信号处理电路热应力及有限元模型5.2.3BGA封装电路热冲击试验分析5.3红外瞄准镜TEC温度控制电路温度冲击性能研究5.3.1TEC温度控制热应力及有限元模型5.3.2温度冲击试验有限元分析6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与强度6.1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1.1压力诱导应力6.1.2热诱导热应力6.1.3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1.4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2红外光学材料断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6.2.1红外光学材料的断裂韧性6.2.2红外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6.2.3温度对蓝宝石强度的影响6.2.4蓝宝石高温强度的改善方法7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研究7.1红外光学材料的热性能参数7.1.1弹性模量和泊松比7.1.2红外材料热导率7.1.3热膨胀系数7.2红外光学材料的硬度分析7.2.1硬度的表示方法7.2.2环境温度与硬度7.2.3化学结构与硬度7.2.4热压力与硬度7.2.5弹性模量与硬度8微光像增强器的性能参数8.1微光像增强器的种类、原理和特性8.1.1一代像增强器8.1.2二代像增强器8.1.3超二代像增强器8.1.4三代和四代像增强器8.2微光像增强器的性能参数测试8.2.1积分灵敏度8.2.2光谱响应8.2.3信噪比8.2.4鉴别率8.2.5亮度增益8.2.6等效背景照度8.3微光像增强器荧光屏参数测试8.3.1荧光屏发光效率8.3.2荧光屏发光亮度8.3.3均匀性8.3.4余辉时间9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9.1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原理设计9.1.1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组成9.1.2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系统工作原理9.2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主要部件的选择9.3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光路设计9.3.1微光夜视瞄准镜检测系统技术要求9.3.2微光夜视瞄准镜系统成像光路计算9.3.3多环境检测系统平行光管焦距计算9.3.4CCD镜头焦距计算9.4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目标检测9.4.1微光图像零位移目标阈值分割9.4.2滤波函数的选择与滤波阈值的确定9.4.3微光图像的零位移目标检测算法9.5检测系统的操作与使用附录一国内标准附录二国外标准参考文献后记
瞄准镜多环境试验及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理论目录1绪论1.1环境试验对瞄准镜(微光和红外)性能的影响1.1.1瞄准镜(微光和红外)及光学材料的环境条件1.1.2瞄准镜环境试验分类1.1.3环境试验对瞄准镜的影响1.1.4环境试验对红外光学材料的影响1.2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的必要性1.3国内、外多环境试验技术发展对比与分析1.3.1国外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1.3.2国内瞄准镜及光学材料多环境试验2微光瞄准镜振动(和射击)试验模型研究2.1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方法2.1.1振动试验目的2.1.2振动试验装置的选择2.1.3试验样品的安装2.1.4振动试验方法2.2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零位移机理分析2.2.1瞄准镜分划板调节结构2.2.2瞄准镜零位移机理分析2.2.3振动试验环境下检测系统算法实现2.3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3.1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3.2微光瞄准镜振动试验模态识别2.4微光瞄准镜物镜紧固圆环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4.1微光瞄准镜紧固圆环面内振动2.4.2微光瞄准镜紧固圆环面外振动2.5微光瞄准镜壳体振动试验模型建立2.5.1一般壳体的振动模型2.5.2瞄准镜圆柱壳体振动试验模型3微光瞄准镜冲击(和跌落)试验模型研究3.1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方法3.1.1冲击试验目的3.1.2冲击试验装置的选择3.1.3试验样品的安装3.1.4冲击振动试验方法3.2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型建立3.2.1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描述方法3.2.2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型建立3.3微光瞄准镜冲击试验模态识别与图像处理3.3.1冲击试验模态识别的特点3.3.2瞄准镜冲击试验模态识别方法3.3.3冲击试验环境下图像处理4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研究4.1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方法4.1.1温度冲击试验目的4.1.2温度冲击试验装置的选择4.1.3温度冲击试验方法4.2微光瞄准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建立4.2.1瞄准镜圆柱壳体温度冲击试验模型4.2.2瞄准镜主物镜温度冲击试验模型4.2.3热冲击瞄准镜微通道板电子发射性能研究4.3温度冲击试验环境下图像处理5红外瞄准镜控制电路温度冲击试验模态研究5.1红外瞄准镜电路系统5.1.1系统硬件电路结构5.1.2系统信号处理电路(DSP FPGA 视频解码)5.1.3扩展接口电路(电源 复位 时钟 A/D)5.1.4TEC温控电路5.2红外瞄准镜信号处理电路温度冲击性能研究5.2.1信号处理电路温度冲击试验5.2.2信号处理电路热应力及有限元模型5.2.3BGA封装电路热冲击试验分析5.3红外瞄准镜TEC温度控制电路温度冲击性能研究5.3.1TEC温度控制热应力及有限元模型5.3.2温度冲击试验有限元分析6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与强度6.1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1.1压力诱导应力6.1.2热诱导热应力6.1.3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1.4红外光学材料抗热冲击品质因子6.2红外光学材料断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6.2.1红外光学材料的断裂韧性6.2.2红外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6.2.3温度对蓝宝石强度的影响6.2.4蓝宝石高温强度的改善方法7红外光学材料热性能研究7.1红外光学材料的热性能参数7.1.1弹性模量和泊松比7.1.2红外材料热导率7.1.3热膨胀系数7.2红外光学材料的硬度分析7.2.1硬度的表示方法7.2.2环境温度与硬度7.2.3化学结构与硬度7.2.4热压力与硬度7.2.5弹性模量与硬度8微光像增强器的性能参数8.1微光像增强器的种类、原理和特性8.1.1一代像增强器8.1.2二代像增强器8.1.3超二代像增强器8.1.4三代和四代像增强器8.2微光像增强器的性能参数测试8.2.1积分灵敏度8.2.2光谱响应8.2.3信噪比8.2.4鉴别率8.2.5亮度增益8.2.6等效背景照度8.3微光像增强器荧光屏参数测试8.3.1荧光屏发光效率8.3.2荧光屏发光亮度8.3.3均匀性8.3.4余辉时间9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9.1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原理设计9.1.1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组成9.1.2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系统工作原理9.2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主要部件的选择9.3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光路设计9.3.1微光夜视瞄准镜检测系统技术要求9.3.2微光夜视瞄准镜系统成像光路计算9.3.3多环境检测系统平行光管焦距计算9.3.4CCD镜头焦距计算9.4微光瞄准镜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目标检测9.4.1微光图像零位移目标阈值分割9.4.2滤波函数的选择与滤波阈值的确定9.4.3微光图像的零位移目标检测算法9.5检测系统的操作与使用附录一国内标准附录二国外标准参考文献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