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置业/理财
-
小康家庭商学院李凤伟中国名记朱小央:温州人炒楼盘造就众多百万富翁据有关统计,2004年一季度,温州市区的房价每平方米上涨到7000元以上,这个非中心城市的中等城市,房价如此之高实属罕见。而且,高房价基本上集中在不到30万户人口的居住区内。如果按当时的房价来计算家庭资产的话,在该居住区内,百万富翁已比比皆是。1998年的时候,温州市区平均房价每平方米还不到2000元人民币,当时政府还为81万平方米的空置房担忧。如今,其房价却高达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人民币,开发商手中的空置房更是一扫而空,完全的卖方市场。现在,温州人谈论最多的就是房子,在一些公共场所,你总可以听到关于买卖房屋的对话。这种财富效应使得手中稍有余钱的温州人把眼光都投向了房地产业。温州市区的房地产价格事实上已经高于上海、杭州、北京等中心城市。因为比价效应,这就使周边的如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众多的温州人身影,继而他们也受到了众多的指责。有资料称,温州市的房地产开发权大约有70%为温州籍的华侨、华人获得,由于开发商的经济实万有限,大部分楼盘都是小规模的楼盘,质量档次和上海、杭州、北京那些上规模上档次的楼盘无法相比。但是,其楼价却在节节上升,完全不输给大城市。到现在为止,该市区已经很难见到每平方米在7000元以下的楼盘了,甚至那些建于80年代初的楼盘也被炒高至每平方米6000—7000元。当时间倒流至1999年以前,位于市区下吕浦的经济适用房,刚竣工投入使用的楼盘,每平方米2000元人民币还卖不出去。如今该地段同样的楼盘,却被炒高至每平方米8000多元人民币,甚至还有开价高达10000元人民币的。市区蒲州岛的别墅,在2004年底交付的期房,房价已经被炒得翻了一番,每平方米价格高达22000多元人民币。房地产价格的猛涨,使得开发商乐得合不拢口,而几年前通过协议获取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狠赚了一笔。即使楼价上涨猛烈,但是奇货可居,2004年,温州市举办了五期房地产交易会,其中缺少的就是温州市区的楼盘,其绝大部分是外地的楼盘。2004年,市区推出的几个新楼盘,尚未开工就已经在二级市场流通,每单加价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甚至二十几万元不等。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尚未进入预售的楼盘,每张认购单就要交纳高达25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的订金,而楼盘的交货使用起码在3年之后。在中国房地产事业红红火火,进入买方市场的今天,温州市区的房地产还停留在卖方市场,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P5-6
-
引爆财富潜能殷生这是一本东方人成长环境中不可多得的、可操作性很强的财商成长指导手册。它主要讲述了关于创造财富和寻求财富简单而实用的技巧和概念。这是一本振奋人心的充满激励的书籍。语言幽默、风趣,同时有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学习读本。《引爆财富潜能:开启财富之门的12把金钥匙》揭示了要获得成功,我们可以做什么。它是一本关于“创意”的书,指出一个人要达到事业的顶峰并取得成功可以走的道路。它教育我们怎样在可能性面前开放思维,并告诉我们怎样把可能性转变为现实以在生命中得到更多。它阐明了在寻求成功的历程中的那些尝试和磨难。它讲述了在成功的旅途中所经历的那些痛苦和欢乐。它就是这样一《引爆财富潜能:开启财富之门的12把金钥匙》——激励我们全力以赴,获得我们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一切。
-
名人理财江南主编;李巧媚[等]撰稿名人,那些熠熠生辉的明星们,对普通的人们而言,是否意味着光鲜的外表、奢华的生活?是否在玫瑰色的迷雾中看到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本书包括了国外、港台、大陆的一线娱乐明星、足球明星、成功的商人等名人的生活与理财方式。有贝克汉姆、木村拓哉、库尔尼科娃、梁朝伟、梅艳芳、周杰伦、王菲、崔永元、徐根宝、祁宏、吴承瑛、郑明明、王文华、海岩……来吧,与名人零距离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对财富的看法,了解他们的理财方式!目录:贝克汉姆:最会赚也最会花木村拓哉:日本超级万人迷库尔尼科娃:敛财本领比球技高梁朝伟:淡然走过辉煌星程刘嘉玲:“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广告女皇天价梅艳芳:我想做另一个人刘德华:赚钱赚到手发软周星驰:从星仔到星爷周杰伦:天生赚钱好手谢霆锋:峰回路转终有时大腕王菲:钱,既要会赚也要会用章子怡:财富不是重头戏刘晓庆:钱的主人还是钱的奴隶?郭富城:身份不菲的广告天王张柏芝:情场失意职场得意“音乐教父”罗大佑:爱音乐也爱钱才女刘若英的出位赚钱法张信哲:笑容虽单纯,理财手段不简单吴大维的理财生活舒淇:全身都能卖广告许志安:音乐女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周迅:不想在上海买房子伍佰:富了更要注重精神文明任贤齐:不是钱多我就接任达华和琦琦:最摩登夫妇理财动力火车:赚够钱去当农民周华健:并没有赚够钱岸童安格:“公狮”的理财逻辑非常胡瓜的非常理财经陆毅:身价今非昔比“马大姐”蔡明:我也要超前消费潘长江:重情重义的搂钱耙子崔永元:实话实说豆豆:我是最佳投资是事业和家庭刘仪伟、李彬:财富二人行姜昆:从文到商,一路走来邓建国:赚大钱的活宝根宝:赚钱,只为“中国曼联”祁宏:甲A“标王”江嘉良:我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郑明明:“美容教母”湾仔码头“臧姑娘”:包水饺比炒楼赚王文华:要让钱替自己挣钱海岩: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席殊:书生不怕输
-
如何计算和缴纳消费税刘植才,刘荣编著主编的话这是一套中国税务专家专门写给普通纳税人的知识性丛书。在中国人的辞典里,当然并不缺少纳税人这个字眼,但是,我们对于它的认识并且逐步熟悉起来,几乎是从改革开放的那一天开始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尽管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钱同样来自于企业和居民的缴纳,尽管作为普通纳税人的我们也要承担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花费,然而,在那个时候,政府的征收和我们的缴纳,主要是通过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城市职工低工资制这两个隐含的渠道进行的。偏低的农副产品统购统销价格与其正常的市场价格以及偏低的城市职工工资水平与其正常的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额,便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我们缴纳税收的主要渠道。正是由于那一时期的特定的经济体制背景,我们对于纳税人的感触不那么深刻,对于纳税的过程不那么明晰,以至于当经济体制环境发生变化、隐含的税收渠道为公开的税收形式所替代,并且,纳税人在大众传播媒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时,在现实生活中始终处于纳税人地位、扮演纳税人角色的我们,反而将纳税人视作一个比较新的、有些陌生的概念来接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意义非同小可。对于它,不能仅仅从政府收入来源的层次上来理解。事实上,纳税人既是一种义务,亦标志着一种权利。或者说,纳税人是集权利和义务为一身的特殊群体。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通行准则是权利与义务相对称。讲到某人负有什么义务,要相应说明其享有怎样的权利。讲到某人享有怎样的权利,也要相应说明其负有怎样的义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与其纳税之后所拥有的权利,同样是一种对称关系。有位美国朋友闲谈时向笔者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家养的猫爬到房顶上,自己下不来了。焦急中,他打电话向警察局求助。警察特意跑来,搬梯子上房,帮他把猫抱了下来。当笔者为此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警察可以管这种事时,他不假思索地反问道:“为什么不可以?他们花的是我们纳税人的钱!”由美国朋友的这句话,想到纳税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质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正如人们到商店买东西需要为之付款一样,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也不是“免费的午餐”。只不过为消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付款,是以纳税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说,只要纳税人依法缴纳了税收,便因此拥有了向政府部门索取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权力。只要政府部门依法取得了税收,便因此负起了向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义务。纳税人之所以要纳税,就在于换取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权。政府部门用于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纳税人,我们既要依法履行好缴纳税收的义务,又要充分地运用好消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权利。两个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或统一,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纳税人意识。在当前的中国,我们的确需要纳税人意识,我们的确需要唤醒纳税人意识。无须多说,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或前提,在于纳税人对于自己所履行的义务和所拥有的权利的准确把握。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国纳税人丛书》正是处于上述的考虑而组织编写的。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同以往读者所见到的有关中国税收制度的书籍相比,这套丛书的特点在于:第一,它以普通的纳税人——而不是以从事税收征管工作的税务人员——为特定的读者对象。第二,它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和需要——而不是从政府部门宣传、普及税法的角度——来设计体例、取舍内容。第三,它立足于通俗易值、短小精悍,让纳税人以尽可能少的花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到作为纳税人所应具备的尽可能全面的知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进程,我们将不断地对丛书的内容加以修订。我们为这套丛书确立的目标是:贴近读者,贴近现实,成为每一个中国纳税人身边的权威读物。热切地期望广大的读者朋友能够喜欢这套丛书,帮助和推动我们实现这套丛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