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历史 2016*版

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历史  2016*版

作者:薛金星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ISBN:9787552269758

定价:¥35.8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在深入研究各版本必修、选修教材以及高中历史《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编写,共分四编。每编下分若干课题,每课题按照基础知识梳理、重点知识拓展、疑难知识分析的栏目架构进行编写。1.基础知识梳理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方面,注重线索清晰,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和常考考点。在呈现形式上,注重灵活多样,既有文字叙述,又有表格、图示等。并在重要知识点后插入“注意”,对一些重点、难点、易混点进行点式讲解。近300个基本概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讲解精细 100余条“注意”,及时提醒容易忽略的问题,深入点拨重点、难点2.重点知识拓展 依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根据近几年高考考查情况,确定重点知识,从高考的角度、深度和高度上讲解。既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更注重对知识的深度讲解和拓展延伸。 170余条各类考试尤其是高考中常考的重点知识,讲解详细透彻110余处重点知识的辨析、列表比较、归纳综合,助您深入理解教材160多道典型高考题,解析详细,帮助您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 3.疑难知识分析在全面梳理基础知识、突出解读重点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学习中的疑难知识点,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帮您攻克难点,消除疑点,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70余条难点,分析科学精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80余处疑点,剖析透彻详细,化抽象为具体,清晰明了
作者简介
暂缺《基础知识手册:高中历史 2016*版》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编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题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2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2 一、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不同及相互关系 3 二、西周的宗法制 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 课题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建立 4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5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 全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5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7 课题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7 二、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7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8 四、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8 一、归纳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9 二、汉、唐、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9 三、比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 9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0 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政治制度 10 课题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10 二、明朝内阁的设立 10 三、军机处 11 一、比较宰相与内阁 11 二、归纳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1 三、比较内阁与军机处 11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2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题5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3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13 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4 一、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14 二、比较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类型 14 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5 课题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5 二、罗马法的内容 16 三、罗马法的影响 16 一、比较《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异同 16 二、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6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7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课题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8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9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 19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因素及意义 20 二、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 20课题8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1787年宪法 20 二、联邦政府的建立 21 三、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21 比较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1 一、邦联与联邦的不同 22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22 课题9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历程及原因 23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3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23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24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 25 二、美国共和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5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题10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26 二、鸦片战争 26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26 一、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27 二、从不同史观看鸦片战争 27 一、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 二、对比说明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的巨变 28 课题11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28 一、中国近代农民运动中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29 二、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29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0 课题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31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31 比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进程中的几次侵华战争 32 一、近代列强的侵华手段 33 二、从不同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33 课题13 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34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34 三、清帝退位与袁世凯上台 34 四、理解辛亥革命 35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35 二、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 35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6 课题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36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37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7 一、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 38 二、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38 三、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新”的认识 38 一、理解“五四精神” 39 二、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9 三、国共“党内合作”的含义、原因及其评价 39 课题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 39 二、土地革命 40 三、红军长征 41 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41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严重挫折 41 理解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42 课题16 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 43 二、中国人民的抗战 43 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 44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45 课题17 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45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46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调整及依据 46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47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题1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 48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8 三、巴黎公社 48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49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 50 课题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50 一、比较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51 二、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51 三、理解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51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及胜利原因 52 二、从多元史观角度理解十月革命 52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题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53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53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3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4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所体现的中国特色 54 一、多角度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55 二、比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55 课题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55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56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确立与意义 56 二、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57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出现的“左”的错误及其经验教训 57 二、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并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58 课题22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58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港澳回归 58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59 一、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59 二、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9 一、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 60 二、比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异同点 60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题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61 二、外交成就 61 一、运用多角度分析法认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62 二、正确理解“求同存异” 62 三、全面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方针”的比较 63 课题24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3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63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64 新中国的四次建交高潮 64 全面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65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题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从盟友到对手 66 二、美苏“冷战” 66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67 一、比较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67 二、正确认识美苏“冷战” 67 一、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 68 二、两极格局的影响 68 课题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69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69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70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70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71 一、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7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71 三、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比较 72 课题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 72 二、苏联解体 72 三、和平与动荡并存 72 四、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73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73 一、对苏联解体的认识 74 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74 第二编 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题1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的发展 76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76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77 一、全面掌握小农经济 77 二、正确认识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77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78 课题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 78 二、民间手工业 79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表现 79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的比较 80 二、从产生条件、途径及特点等方面把握资本主义萌芽 80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81 课题3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81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82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82 一、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82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83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趋势 83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83 课题4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84 二、“重农抑商”政策 84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85 一、土地兼并问题 85 二、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 85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影响 86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题5 开辟新航路 一、新航路的开辟 87 二、走向会合的世界 87 一、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88 二、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88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88 课题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89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89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89 一、英国建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有利因素 90 二、辩证地看待殖民扩张 90 早期殖民扩张的比较 91 课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91 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92 工业革命的影响 92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推动作用 93 课题8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93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94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4 一、全面把握两次工业革命 95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95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96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96 一、用多种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97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97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98 二、洋务运动 98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99 一、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00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及表现 100 一、正确看待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100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01 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101 课题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01 二、短暂的春天 101 三、曲折的发展 102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3 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03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04 二、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104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题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05 二、探索与失误 105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06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正确探索及探索中的失误 106 二、全面理解“一五”计划 106 一、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107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不同 108 课题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08 二、经济体制改革 10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9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09 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09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110 四、全面把握经济体制改革 110 一、比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 111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11 三、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11 课题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 112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112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13 一、比较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113 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区别 113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14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15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15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趋势和影响 116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116 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16 课题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发展 117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17 交通与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及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18 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18 课题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19 三、互联网的兴起 119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20 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关系 120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课题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21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2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22 自由放任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122 课题18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122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23 二、运用多种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24 一、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 124 二、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124 课题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25 二、福利国家的出现 125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26 四、“新经济”的出现 126 一、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6 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种经济思想 126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演变与认识 127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题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28 二、新经济政策 128 三、“斯大林模式” 129 一、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29 二、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30 一、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0 二、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31 三、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相似之处 131 课题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31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3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32 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132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33 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理解 133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课题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34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34 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34 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3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进而谋取世界霸权的 135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135 课题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一、欧洲联盟 136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36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37 一、全面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37 二、比较各区域组织 138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38 课题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 139 二、世界贸易组织 139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0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40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141 二、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区别与联系 141 第三编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题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43 二、孔子的学说 143 三、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144 四、道家和法家 144 五、墨家 144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145 二、简要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145 一、以不同视角认识“百家争鸣” 146 二、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46 课题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46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147 三、儒学成为正统 147 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47 一、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 148 二、比较先秦儒学和董仲舒新儒学 148 课题3 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49 二、陆王心学 149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50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50 课题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 151 二、黄宗羲 151 三、顾炎武 151 四、王夫之 151 一、简要归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 151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52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152 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53 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153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题5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 154 二、苏格拉底 154 三、柏拉图 154 四、亚里士多德 155 一、理解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55 二、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155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56 课题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56 二、文艺复兴 156 三、宗教改革 157 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57 “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 158 课题7 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 159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59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59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三个阶段 160 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及启示 160 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早期的反封建进步思想的区别 161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题8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162 二、数学 162 三、农学 163 四、医学 163 五、天文历法 163 一、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164 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164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65 课题9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诗经》 165 二、屈原和《离骚》 165 三、汉赋 165 四、唐诗 166 五、宋词 166 六、元曲 166 七、明清小说 166 从唐诗、宋词、元曲的兴盛看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67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 168 课题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68 二、中国画的起源与演变 168 三、京剧的出现 169 魏晋、隋唐、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特点的影响 169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170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课题1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171 二、相对论 171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71 一、物理学发展与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关系 172 二、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172 近代以来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72 课题12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73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73 归纳15-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74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的分歧及原因 174 课题1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75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75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75 比较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176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77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课题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78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78 三、早期维新思想 179 四、维新变法思想 179 一、比较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180 二、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的比较 180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成因 181 课题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 181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82 一、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82 二、比较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 183 一、运用归纳法总结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84 二、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184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课题16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 185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85 三、新三民主义 185 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186 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186 课题17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187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内容和特点 188 一、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88 二、近代中国人的三种救国道路 188 课题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邓小平理论 18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9 三、科学发展观 190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比较 190 认识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91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课题19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2 一、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192 二、“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目的 193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 193 二、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93 课题2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4 二、“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 194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19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不同 195 课题21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95全面把握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 196一、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97 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97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题22 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 198 二、现实主义文学 198 三、现代主义文学 199 四、苏联和亚非拉的文学 199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199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 199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反映的时代背景 200 课题23 美术的辉煌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200 二、浪漫主义美术 200 三、现实主义美术 201 四、印象画派 201 五、现代主义美术 201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的比较 201一、比较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 202 二、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 202 课题24 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近代以来的音乐 202 二、影视艺术 203认识工业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203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4 第一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1 梭伦改革梭伦改革 206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206一、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07 二、梭伦改革的特点 208 课题2 商鞅变法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208 二、商鞅变法 208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影响 209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09 课题3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10全面认识孝文帝迁都洛阳 210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211 二、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 211 课题4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211全面理解王安石变法 212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13 二、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及说明的问题 213 课题5 欧洲的宗教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 213比较德国、瑞士和英国宗教改革 214如何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215 第四编 选修部分 第一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题6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1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 216正确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本质 217 课题7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7归纳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1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19 课题8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219比较明治维新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20一、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221 二、明治维新不彻底的原因 221 三、史学界对于明治维新性质的不同观点 221 课题9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221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222百日维新的特点 223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题10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一、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224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224总结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225比较“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异同 225 课题11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226比较英国限制王权的三大文献 227如何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227 课题12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一、《独立宣言》 228 二、《人权宣言》 228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9比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229《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比较 230 课题13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一、《权利法案》 230 二、美国1787年宪法 231总结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31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实行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的原因 232 课题14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一、法国大革命 232 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波旁王朝复辟 232 三、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233法国建立共和国的曲折历程及主要原因 233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234 课题15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一、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思想的态度 234 二、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专制的斗争 235归纳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1840—1919年) 235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236 课题16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一、欧洲的无产阶级运动 236 二、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236归纳总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237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工人运动的特点 238 第三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题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239一、英德矛盾成为20世纪初列强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 240 二、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240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初才发生世界性大战的原因 240 课题18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巴黎和会 241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241 三、华盛顿会议 241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24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24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43 课题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43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244正确认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大战的原因 245 课题20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45 二、美苏“冷战” 246 三、美苏争霸 246两极格局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24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247 课题21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一、朝鲜战争 247 二、越南战争 248 三、中东问题 248 四、印巴战争 249 五、两伊战争 249 六、海湾战争 250归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250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巨性 251 课题22 和平与发展一、联合国的建立 251 二、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252 三、和平与发展 252 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252比较联合国和国联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53理解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254 第四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题23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 255 二、唐太宗 255 三、康熙帝 256比较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 256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257 课题24 东西方的先哲一、孔子 257 三、柏拉图 257 三、亚里士多德 257比较分析柏拉图与孔子的异同点 258综合比较东西方先哲 258 课题25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克伦威尔 259 二、华盛顿 259 三、拿破仑 259比较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 260综合认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261 第四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题26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孙中山 261 二、甘地 262 三、凯末尔 262归纳总结孙中山、甘地和凯末尔 262比较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土耳其暴力革命的异同 263 课题27 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263 二、列宁 264 三、毛泽东 264 四、邓小平 265比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 266邓小平的主要活动及评价 266 课题28 杰出的科学家一、李时珍 267 二、詹天佑 267 三、李四光 267 四、牛顿 267 五、爱因斯坦 268归纳杰出的科学家 268传统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区别 269 附录 附录一中外史学名著 270中国史学名著 270 外国史学名著 272 附录二中外历史大事件表 273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