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学生英译汉机器评分模型的研究和构建
作者:江进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ISBN:9787040443165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学生英译汉机器评分模型的研究和构建》收集了说明文、记叙文、叙议混合文译文各300多篇,译文评分按句进行,包括细致型和简化型两种。细致评分从语义和形式两个方面评价译文质量,简化评分仅对区分度较高的评分点进行语义评价。两种评分结果分别用于构建诊断目的和选拔目的的评分模型。评分结束后,提取多个语义和形式方面的文本特征,并在一半译文中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文本特征对人工评分预测力大、共线性小的方程。之后,利用方程计算另一半译文的得分,并考查机器与人工评分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最后,分析人机评分差异较大的译文,究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
江进林,女,1984年出生,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专用英语学系副系主任,全国商务英语专业考试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语料库语言学、二语习得。2001—2007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得英语专业本科、硕士学位,2007—2010年师从文秋芳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2014—201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用英汉互译机助评分系统的研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学者培育项目“大规模商务英语测试中主观题机器评分系统的研制”、校级人文社科课题“贸大本科生的商务写作能力与思辨能力状况研究”“大型考试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课题“基于大规模专用语料库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及文本研究”等。近五年在English for Secific Purposes、《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0.1 引言
0.2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本研究概述
0.4 全书结构
0.5 小结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自动评分系统综述
1.1 现有自动评分系统
1.1.1 作文自动评分系统
1.1.2 翻译自动评价系统
1.1.2.1 机器翻译评价系统
1.1.2.2 人工译文评价系统
1.2 本研究与现有自动评分系统的区别
1.3 小结
2.1.2 信度评价方法
2.2 翻译质量评价方法
2.2.1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
2.2.2 已有的翻译质量评价量化方法
2.2.2.1 “信”的量化方法
2.2.2.2 “达”的量化方法
2.2.2.3 “切”的量化方法
2.2.3 本研究补充的翻译质量评价量化方法
2.2.3.1 “信”的补充量化方法
2.2.3.2 “达”的补充量化方法
2.2.4 本研究的量化方法小结
2.3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第三章 研究问题与人工评分
3.1 研究问题
3.2 语料来源
3.3 评分标准
3.3.1 第一次评分标准
3.3.1.1 语义评分标准
3.3.1.2 形式评分标准
3.3.2 第二次评分标准
3.4 评分过程
3.4.1 评分员选择
3.4.2 评分员培训
3.4.3 评分
3.5 评分信度
3.5.1 第一次评分信度
3.5.2 第二次评分信度
3.6 训练集、验证集、最佳译文集的形成
3.7 小结
第四章 文本分析与数据分析
4.1 研究流程概述
4.2 研究工具
4.2.1 文本预处理工具
4.2.2 文本分析工具
4.2.3 数据分析工具
4.3 文本分析
4.3.1 语义特征提取
4.3.2 形式特征提取
4.4 数据分析
4.4.1 相关分析
4.4.2 多元线陛回归分析
4.5 小结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译文质量预测因子
5.1 译文语义质量预测因子
5.2 译文形式质量预测因子
5.3 文体与译文质量预测因子
5.4 小结
第六章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
6.1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构建
6.1.1 诊断性语义评分模型的构建
6.1.2 诊断性形式评分模型的构建
6.2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验证
6.3 以篇章和以单句为单位的篇章译文评分模型比较
6.4 小结
第七章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
7.1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概述
7.2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构建
7.3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验证
7.3.1 选拔性模型的自动评分信度
7.3.2 选拔性模型的自动排序信度
7.4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八章 研究发现和价值
8.1 研究发现
8.1.1 英译汉评分模型中的变量
8.1.1.1 研究证实的变量
8.1.1.2 研究改进的变量及提取的新变量
8.1.2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性能
8.1.3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性能
8.2 研究价值
8.3 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翻译题目和要求
附录二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的翻译单位和连接词划分
附录三 说明文翻译单位和连接词的简化赋分
附录四 说明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五 记叙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六 叙议混合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七 语言不合语法和不地道示例
附录八 三组语料的风格切合度示例
附录九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评分点划分
附录十 英汉词典示例
附录十一 汉语高频字词表示例
附录十二 关联词表示例
附录十三 提取词类
附录十四 语义变量与单句译文语义分数的相关关系
附录十五 形式变量与单句译文形式分数的相关关系
附录十六 单句译文语义评分模型
附录十七 单句译文形式评分模型
附录十八 篇章译文评分模型两次验证结果
附录十九 单句译文评分模型两次验证结果
0.1 引言
0.2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本研究概述
0.4 全书结构
0.5 小结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自动评分系统综述
1.1 现有自动评分系统
1.1.1 作文自动评分系统
1.1.2 翻译自动评价系统
1.1.2.1 机器翻译评价系统
1.1.2.2 人工译文评价系统
1.2 本研究与现有自动评分系统的区别
1.3 小结
2.1.2 信度评价方法
2.2 翻译质量评价方法
2.2.1 翻译质量评价标准
2.2.2 已有的翻译质量评价量化方法
2.2.2.1 “信”的量化方法
2.2.2.2 “达”的量化方法
2.2.2.3 “切”的量化方法
2.2.3 本研究补充的翻译质量评价量化方法
2.2.3.1 “信”的补充量化方法
2.2.3.2 “达”的补充量化方法
2.2.4 本研究的量化方法小结
2.3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第三章 研究问题与人工评分
3.1 研究问题
3.2 语料来源
3.3 评分标准
3.3.1 第一次评分标准
3.3.1.1 语义评分标准
3.3.1.2 形式评分标准
3.3.2 第二次评分标准
3.4 评分过程
3.4.1 评分员选择
3.4.2 评分员培训
3.4.3 评分
3.5 评分信度
3.5.1 第一次评分信度
3.5.2 第二次评分信度
3.6 训练集、验证集、最佳译文集的形成
3.7 小结
第四章 文本分析与数据分析
4.1 研究流程概述
4.2 研究工具
4.2.1 文本预处理工具
4.2.2 文本分析工具
4.2.3 数据分析工具
4.3 文本分析
4.3.1 语义特征提取
4.3.2 形式特征提取
4.4 数据分析
4.4.1 相关分析
4.4.2 多元线陛回归分析
4.5 小结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译文质量预测因子
5.1 译文语义质量预测因子
5.2 译文形式质量预测因子
5.3 文体与译文质量预测因子
5.4 小结
第六章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
6.1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构建
6.1.1 诊断性语义评分模型的构建
6.1.2 诊断性形式评分模型的构建
6.2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验证
6.3 以篇章和以单句为单位的篇章译文评分模型比较
6.4 小结
第七章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
7.1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概述
7.2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构建
7.3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验证
7.3.1 选拔性模型的自动评分信度
7.3.2 选拔性模型的自动排序信度
7.4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八章 研究发现和价值
8.1 研究发现
8.1.1 英译汉评分模型中的变量
8.1.1.1 研究证实的变量
8.1.1.2 研究改进的变量及提取的新变量
8.1.2 诊断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性能
8.1.3 选拔性英译汉评分模型的性能
8.2 研究价值
8.3 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翻译题目和要求
附录二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的翻译单位和连接词划分
附录三 说明文翻译单位和连接词的简化赋分
附录四 说明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五 记叙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六 叙议混合文翻译单位译文正误等级表
附录七 语言不合语法和不地道示例
附录八 三组语料的风格切合度示例
附录九 记叙文、叙议混合文评分点划分
附录十 英汉词典示例
附录十一 汉语高频字词表示例
附录十二 关联词表示例
附录十三 提取词类
附录十四 语义变量与单句译文语义分数的相关关系
附录十五 形式变量与单句译文形式分数的相关关系
附录十六 单句译文语义评分模型
附录十七 单句译文形式评分模型
附录十八 篇章译文评分模型两次验证结果
附录十九 单句译文评分模型两次验证结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