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自然灾害学基础
作者:曾令锋,吕曼秋,戴德艺 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01
ISBN:9787116094581
定价:¥4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自然灾害学基础》简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并对地震灾害、土地退化、重力灾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气象灾害等主要类型作了专门介绍。书中对中国自然灾害及广西自然灾害也作了概略介绍;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所导致的自然灾害也作了专门论述。书后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及方法等作了阐述。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及管理人员借鉴。
作者简介
暂缺《自然灾害学基础》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发展趋势
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自然灾害发展趋势
三、自然灾害数量和损失增多的原因
四、减轻自然灾害的新目标
第二节 自然灾害类型与特点
一、自然灾害类型
二、自然灾害的本质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基本要素
一、自然灾害发生基础
二、自然灾害的诱发因素
三、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
第四节 减轻自然灾害的一些新思路
第二章 地震灾害
第一节 概述
一、地震相关概念
二、地震的种类及其成因
三、地震的危害
第二节 地震的时空分布
一、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二、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
三、我国的地震分布情况
第三节 地震灾害
一、地震的危害性
二、地震灾度与中国地震灾害分区
第四节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一、国外减灾概述
二、我国减轻地震灾害对策
第五节 地震预报
一、地震烈度区划
二、地震预报
第六节 地震灾害案例
一、汶川大地震
二、印度洋海啸
三、东日本大地震
四、尼泊尔地震
第三章 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盐碱化
一、我国盐碱化现状
二、盐碱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三、盐碱化的调查
四、盐碱化的评估
五、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六、海岸带海水入侵
第二节 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定义
二、水土流失原因
三、水土流失分布概况
四、水土保持
第三节 荒漠化
一、荒漠化的定义
二、荒漠化的分布与危害
三、荒漠化原因
四、荒漠化的治理对策
第四节 石漠化
一、石漠化的概念
二、广西石漠化的成因
三、石漠化生态恢复重建对策
第四章 坡地重力地貌灾害
第一节 崩塌
一、崩塌的定义
二、形成条件
三、崩塌类型
四、崩塌成灾机制
五、崩塌的防治
第二节 滑坡
一、滑坡的定义
二、滑坡发生的基础
三、滑坡的诱发因素
四、滑坡的成灾机制
五、滑坡的防治
第三节 泥石流
一、泥石流概述
二、泥石流成灾机制
三、泥石流的防治
第四节 塌陷
一、塌陷的定义
二、塌陷的分布
三、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
四、塌陷产生的诱发因素
五、塌陷的成灾机制
六、塌陷的防治
第五章 洪涝灾害
第一节 洪涝灾害的基本概念
一、洪灾及涝灾的定义
二、洪灾与涝灾的关系
第二节 洪涝灾害发生的基础
一、气候因素
二、海洋因素
三、下垫面因素
四、洪水诱发因素
五、洪涝成灾机制
第三节 防洪减灾对策
一、防洪工程措施
二、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四节 洪涝灾害案例
一、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灾
二、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第六章 干旱灾害
第一节 干旱灾害定义与指标
一、旱灾的定义与分类
二、干旱指标
三、农业干旱
第二节 干旱的特点与成因
一、干旱的特点
二、干旱的成因
三、干旱的成灾机制
第三节 干旱减灾对策
一、易旱区的划定
二、干旱的长期预报
三、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五、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
六、跨流域调水
七、人工降雨
第四节 旱灾案例——20世纪非洲特大旱灾
一、非洲干旱灾害的历史与现状
二、影响非洲旱灾的主要因素
三、减轻干旱灾害对策
第七章 台风灾害
第一节 台风概述
一、台风相关概念
二、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第二节 台风的成灾机制
一、狂风
二、风暴潮
三、暴雨
第三节 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四节 台风灾害案例——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一、飓风概况
二、飓风形成与发展
三、飓风影响
四、救灾
五、国际救援
六、关于救灾过程的一些问题的报道
第八章 其他气象灾害
第一节 寒潮与冷冻灾害
一、寒潮灾害
二、霜冻灾害
三、冷冻灾害
四、案例分析——2008年初南方低温冷冻灾害
第二节 暴雨与低能见度灾害
一、暴雨
二、风雹灾害
三、低能见度灾害
第九章 中国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和近况
二、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不均
三、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广西自然灾害概况
一、广西自然灾害类型
二、广西自然灾害史
第十章 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资源利用
二、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主要存在问题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二、北方水资源紧缺原因及影响
三、南方水资源利用问题
第三节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第四节 森林资源利用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二、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对策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二、矿产开采存在问题
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第十一章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
第一节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意义
一、自然灾害风险
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自然灾害强度与频度评估
二、风险区社会经济风险评估
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节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风险等级划定
一、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准则
二、一般评估方法
三、灾害风险评估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发展趋势
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二、自然灾害发展趋势
三、自然灾害数量和损失增多的原因
四、减轻自然灾害的新目标
第二节 自然灾害类型与特点
一、自然灾害类型
二、自然灾害的本质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基本要素
一、自然灾害发生基础
二、自然灾害的诱发因素
三、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
第四节 减轻自然灾害的一些新思路
第二章 地震灾害
第一节 概述
一、地震相关概念
二、地震的种类及其成因
三、地震的危害
第二节 地震的时空分布
一、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二、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
三、我国的地震分布情况
第三节 地震灾害
一、地震的危害性
二、地震灾度与中国地震灾害分区
第四节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一、国外减灾概述
二、我国减轻地震灾害对策
第五节 地震预报
一、地震烈度区划
二、地震预报
第六节 地震灾害案例
一、汶川大地震
二、印度洋海啸
三、东日本大地震
四、尼泊尔地震
第三章 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盐碱化
一、我国盐碱化现状
二、盐碱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三、盐碱化的调查
四、盐碱化的评估
五、盐碱化的防治措施
六、海岸带海水入侵
第二节 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定义
二、水土流失原因
三、水土流失分布概况
四、水土保持
第三节 荒漠化
一、荒漠化的定义
二、荒漠化的分布与危害
三、荒漠化原因
四、荒漠化的治理对策
第四节 石漠化
一、石漠化的概念
二、广西石漠化的成因
三、石漠化生态恢复重建对策
第四章 坡地重力地貌灾害
第一节 崩塌
一、崩塌的定义
二、形成条件
三、崩塌类型
四、崩塌成灾机制
五、崩塌的防治
第二节 滑坡
一、滑坡的定义
二、滑坡发生的基础
三、滑坡的诱发因素
四、滑坡的成灾机制
五、滑坡的防治
第三节 泥石流
一、泥石流概述
二、泥石流成灾机制
三、泥石流的防治
第四节 塌陷
一、塌陷的定义
二、塌陷的分布
三、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
四、塌陷产生的诱发因素
五、塌陷的成灾机制
六、塌陷的防治
第五章 洪涝灾害
第一节 洪涝灾害的基本概念
一、洪灾及涝灾的定义
二、洪灾与涝灾的关系
第二节 洪涝灾害发生的基础
一、气候因素
二、海洋因素
三、下垫面因素
四、洪水诱发因素
五、洪涝成灾机制
第三节 防洪减灾对策
一、防洪工程措施
二、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四节 洪涝灾害案例
一、1975年河南省特大洪灾
二、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第六章 干旱灾害
第一节 干旱灾害定义与指标
一、旱灾的定义与分类
二、干旱指标
三、农业干旱
第二节 干旱的特点与成因
一、干旱的特点
二、干旱的成因
三、干旱的成灾机制
第三节 干旱减灾对策
一、易旱区的划定
二、干旱的长期预报
三、推广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五、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
六、跨流域调水
七、人工降雨
第四节 旱灾案例——20世纪非洲特大旱灾
一、非洲干旱灾害的历史与现状
二、影响非洲旱灾的主要因素
三、减轻干旱灾害对策
第七章 台风灾害
第一节 台风概述
一、台风相关概念
二、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第二节 台风的成灾机制
一、狂风
二、风暴潮
三、暴雨
第三节 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四节 台风灾害案例——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一、飓风概况
二、飓风形成与发展
三、飓风影响
四、救灾
五、国际救援
六、关于救灾过程的一些问题的报道
第八章 其他气象灾害
第一节 寒潮与冷冻灾害
一、寒潮灾害
二、霜冻灾害
三、冷冻灾害
四、案例分析——2008年初南方低温冷冻灾害
第二节 暴雨与低能见度灾害
一、暴雨
二、风雹灾害
三、低能见度灾害
第九章 中国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和近况
二、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不均
三、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广西自然灾害概况
一、广西自然灾害类型
二、广西自然灾害史
第十章 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资源利用
二、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主要存在问题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二、北方水资源紧缺原因及影响
三、南方水资源利用问题
第三节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第四节 森林资源利用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我国森林资源概况
二、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对策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及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二、矿产开采存在问题
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第十一章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
第一节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意义
一、自然灾害风险
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自然灾害强度与频度评估
二、风险区社会经济风险评估
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节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风险等级划定
一、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准则
二、一般评估方法
三、灾害风险评估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