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
作者:张勇,高文龙,赵云云,李俊付,路明 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01
ISBN:9787116094758
定价:¥5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由浅入深介绍了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相关知识、水文地质现场试验及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矿井涌水的来源及分类、影响因素等,重点介绍了矿井涌水量及露天矿涌水量综合预测方法及相关公式、矿井突水预测及主要计算方法。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基本理论、相关经验公式,研发“矿井涌水量分析计算系统”软件,书中介绍了该软件使用方法及各种预测实例分析等相关内容。《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可供从事矿山水文地质分析、计算、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矿井涌水量分析预测》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岩土中的地下水
一、空隙的概念
二、水的赋存形式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分类和意义
第三节 岩土的水理性质
第二章 地下水的分类
第一节 透水层、含水层(带)、隔水层
一、地下水的分类
二、按照埋藏条件划分
三、按照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划分
四、组合类型
第二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一、地下水的补给
二、地下水的排泄
三、地下水的径流
第三节 控水构造及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一、控水构造
二、水文地质单元
第三章 地下水渗流理论基础
第一节 渗流基本概念
一、水在岩石、土壤空隙中的渗流
二、贮水率和贮水系数
三、地下水的水头和水力梯度
四、稳定流与非稳定流
第二节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一、地下水运动特点
二、水流类型
第三节 渗流基本定律
一、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二、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一节 井的类型
一、地下水动力学计算中井的类型
二、井流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向河渠间的运动
一、河渠间潜水的稳定运动
二、公式的讨论与应用
三、水平集水建筑物
四、潜水的辐射流运动
五、河渠间承压水的稳定运动
六、承压水的辐射流运动
第三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一、地下水稳定运动基本条件及假设条件
二、地下水向承压井的稳定运动
三、地下水向潜水井的稳定运动
四、地下水向承压-潜水井的稳定运动
第四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一、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流
二、潜水含水层完整井流
第五节 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运动
一、镜像法原理
二、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
三、象限含水层
第五章 水文地质试验
第一节 抽水试验及资料整理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
二、抽水试验的分类
三、抽水孔的布置要求
四、观测孔的布置要求
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六、大口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
七、抽水试验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根据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一、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K
二、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影响半径R
三、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第三节 放水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二、放水试验工作
三、资料整理
第四节 连通试验
一、连通试验的目的
二、试验段(点)的选择原则
三、连通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四、资料整理
第六章 矿井涌水的来源及分类
第一节 矿井涌水的来源
一、大气降水
二、地表水
三、地下水
四、采空区积水
五、断层水
第二节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一、孔隙
二、构造裂隙
三、溶隙
四、人工通道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主要影响因素
一、水文地质条件
二、大气降水
三、地表水
四、地下水
五、矿井边界条件
第四节 矿床含水层水文地质分类
一、按勘探类型划分
二、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划分
三、按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
四、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划分
第七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第一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内容
第二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特点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步骤
一、建立水文地质模型
二、选择计算方法与相应的数学模型
三、计算数学模型与评价预测结果
第四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
一、富(含)水系数法
二、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第五节 Q-s曲线方程外推法
一、Q-s曲线类型
二、判别Q-s曲线类型的方法
三、竖井涌水量的换算
四、层流与紊流的区分
第六节 相关(回归)分析法
一、原理与应用条件
二、实例与计算方法
第七节 水均衡法
一、适用条件
二、方程式
第八节 解析法
一、裘布依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
二、泰斯非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
三、考虑越流补给的矿坑涌水量计算
第八章 露天矿涌水量预测
第一节 解析法
一、大井法
二、露天采矿场一侧有地表水流
三、隔水层产状水平,剥离潜水含水层的涌水量
四、隔水层产状倾斜,潜水流入河流近岸排水沟的涌水量
五、水文地质手册补充提到的采矿场涌水量计算公式
第二节 水均衡法
第九章 矿井突水预测
第一节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一、华北石炭系、二叠系岩溶一裂隙水
二、华南上二叠统岩溶水
三、东北-内蒙古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裂隙一孔隙水
四、西北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
五、西藏-滇西中生界裂隙水
六、台湾新近系裂隙-孔隙水
第二节 我国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害
二、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水害
三、岩溶陷落柱水害
四、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
五、第四系和古近系、新近系孔隙含水层、灰岩岩溶含水层水害
六、老空积水透水水害
七、地表水体透水水害
八、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第三节 顶板突水预测
一、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
二、覆岩破坏对顶板突水的影响及其评价
三、水体下采煤的安全煤岩柱设计方法
第四节 底板突水预测
一、斯列萨列夫公式
二、突水系数法
三、“下三带”理论
第十章 矿井涌水量分析计算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系统基本功能
二、系统开发基础平台
三、系统结构
四、软件的安装启动
第二节 系统应用操作流程
一、计算方法的选择
二、矿井涌水量评价
三、露天矿涌水量评价
四、矿井突水预测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分析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
二、露天矿涌水量预测实例
三、矿井突水预测实例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岩土中的地下水
一、空隙的概念
二、水的赋存形式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分类和意义
第三节 岩土的水理性质
第二章 地下水的分类
第一节 透水层、含水层(带)、隔水层
一、地下水的分类
二、按照埋藏条件划分
三、按照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划分
四、组合类型
第二节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一、地下水的补给
二、地下水的排泄
三、地下水的径流
第三节 控水构造及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一、控水构造
二、水文地质单元
第三章 地下水渗流理论基础
第一节 渗流基本概念
一、水在岩石、土壤空隙中的渗流
二、贮水率和贮水系数
三、地下水的水头和水力梯度
四、稳定流与非稳定流
第二节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一、地下水运动特点
二、水流类型
第三节 渗流基本定律
一、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二、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T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一节 井的类型
一、地下水动力学计算中井的类型
二、井流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向河渠间的运动
一、河渠间潜水的稳定运动
二、公式的讨论与应用
三、水平集水建筑物
四、潜水的辐射流运动
五、河渠间承压水的稳定运动
六、承压水的辐射流运动
第三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一、地下水稳定运动基本条件及假设条件
二、地下水向承压井的稳定运动
三、地下水向潜水井的稳定运动
四、地下水向承压-潜水井的稳定运动
第四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一、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流
二、潜水含水层完整井流
第五节 地下水向边界附近井的运动
一、镜像法原理
二、直线边界附近的井流
三、象限含水层
第五章 水文地质试验
第一节 抽水试验及资料整理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
二、抽水试验的分类
三、抽水孔的布置要求
四、观测孔的布置要求
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
六、大口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
七、抽水试验资料的整理
第二节 根据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一、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K
二、根据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影响半径R
三、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第三节 放水试验
一、试验目的
二、放水试验工作
三、资料整理
第四节 连通试验
一、连通试验的目的
二、试验段(点)的选择原则
三、连通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四、资料整理
第六章 矿井涌水的来源及分类
第一节 矿井涌水的来源
一、大气降水
二、地表水
三、地下水
四、采空区积水
五、断层水
第二节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一、孔隙
二、构造裂隙
三、溶隙
四、人工通道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主要影响因素
一、水文地质条件
二、大气降水
三、地表水
四、地下水
五、矿井边界条件
第四节 矿床含水层水文地质分类
一、按勘探类型划分
二、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划分
三、按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
四、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划分
第七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第一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内容
第二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的特点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步骤
一、建立水文地质模型
二、选择计算方法与相应的数学模型
三、计算数学模型与评价预测结果
第四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
一、富(含)水系数法
二、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第五节 Q-s曲线方程外推法
一、Q-s曲线类型
二、判别Q-s曲线类型的方法
三、竖井涌水量的换算
四、层流与紊流的区分
第六节 相关(回归)分析法
一、原理与应用条件
二、实例与计算方法
第七节 水均衡法
一、适用条件
二、方程式
第八节 解析法
一、裘布依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
二、泰斯非稳定流计算矿井涌水量
三、考虑越流补给的矿坑涌水量计算
第八章 露天矿涌水量预测
第一节 解析法
一、大井法
二、露天采矿场一侧有地表水流
三、隔水层产状水平,剥离潜水含水层的涌水量
四、隔水层产状倾斜,潜水流入河流近岸排水沟的涌水量
五、水文地质手册补充提到的采矿场涌水量计算公式
第二节 水均衡法
第九章 矿井突水预测
第一节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一、华北石炭系、二叠系岩溶一裂隙水
二、华南上二叠统岩溶水
三、东北-内蒙古上侏罗统一下白垩统裂隙一孔隙水
四、西北侏罗系碎屑岩裂隙水
五、西藏-滇西中生界裂隙水
六、台湾新近系裂隙-孔隙水
第二节 我国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害
二、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水害
三、岩溶陷落柱水害
四、断层破碎带突水水害
五、第四系和古近系、新近系孔隙含水层、灰岩岩溶含水层水害
六、老空积水透水水害
七、地表水体透水水害
八、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第三节 顶板突水预测
一、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
二、覆岩破坏对顶板突水的影响及其评价
三、水体下采煤的安全煤岩柱设计方法
第四节 底板突水预测
一、斯列萨列夫公式
二、突水系数法
三、“下三带”理论
第十章 矿井涌水量分析计算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系统基本功能
二、系统开发基础平台
三、系统结构
四、软件的安装启动
第二节 系统应用操作流程
一、计算方法的选择
二、矿井涌水量评价
三、露天矿涌水量评价
四、矿井突水预测
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分析
一、矿井涌水量预测实例
二、露天矿涌水量预测实例
三、矿井突水预测实例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