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含煤系统理论体系及应用
作者:李增学,吕大炜,刘海燕,王东东,余继峰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ISBN:9787030461568
定价:¥1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含煤系统理论体系及应用》系统阐述了含煤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基础、含煤系统的时空构成、聚煤盆地系统与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分析、煤聚积多元理论体系、含煤系统与精细聚煤古地理、含煤系统研究与资源预测、协同勘查体系与模式等内容,从全新的视角论述了含煤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勘查实践,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反映了煤地质学在融合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方面的新进展。《含煤系统理论体系及应用》可作为从事煤地质学基础研究、煤田地质勘探、煤系天然气与煤系非常规油气地质领域研究的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含煤系统理论体系及应用》作者简介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含煤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
1.1 含煤系统的提出与形成
1.2 含煤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含煤系统的地质要素
1.2.2 含煤系统的主要地质作用研究
1.2.3 含煤系统的确定
1.2.4 含煤系统的描述
第2章 含煤系统理论基础
2.1 我国主要聚煤期与含煤地层特征
2.1.1 石炭一二叠纪聚煤特征
2.1.2 晚三叠世聚煤特征
2.1.3 早中侏罗世聚煤特征
2.1.4 早白垩世聚煤特征
2.1.5 古近纪、新近纪聚煤特征
2.2 主要聚煤盆地分布与划分
2.2.1 我国主要聚煤盆地的分布
2.2.2 聚煤盆地类型的多样性
2.3 聚煤古构造
2.4 构造、古地理演化与赋煤特征
2.5 我国聚煤规律概述
第3章 含煤系统的时空构成
3.1 含煤系统时空格架
3.2 含煤系统各子系统的构建(界定)原则
3.3 含煤系统各子系统的基本属性特点
3.3.1 煤系的地层格架子系统
3.3.2 煤层(群)形态子系统
3.3.3 煤变质及煤类形成子系统
3.3.4 赋煤区块子系统
3.3.5 煤层气(非常规)成藏子系统
3.3.6 煤系游离气成藏子系统
第4章 聚煤盆地系统与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分析
4.1 大型陆表海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4.1.2 陆表海层序地层样式
4.2 浅水三角洲含煤盆地层序地层
4.2.1 沉积学研究
4.2.2 沉积对比分析
4.3 大型陆相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3.1 关键的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4.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断陷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4.1 黄县盆地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4.4.2 黄县盆地典型钻井层序地层划分与成煤特征
4.4.3 黄县盆地层序剖面与成煤特征
4.4.4 柴达木盆地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5章 煤聚积多元理论体系
5.1 泥炭与泥炭沼泽
5.1.1 泥炭沼泽及其形成条件
5.1.2 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
5.1.3 泥炭沼泽的类型
5.2 成煤的原地堆积与异地堆积
5.2.1 原地堆积成煤机制及其条件
5.2.2 异地堆积成煤机制及其条件
5.3 海平面变化与海侵事件成煤
5.3.1 沉积旋回与旋回层序
5.3.2 海侵事件及背景分析
5.3.3 海侵事件成煤机制
5.3.4 海侵期事件古地理研究
5.4 事件沉积与事件成煤作用
5.4.1 海侵事件成煤理论与模式
5.4.2 幕式成煤
5.4.3 火山事件
5.4.4 风暴事件沉积
5.5 同沉积构造与控煤作用
5.5.1 聚煤盆地基底先存构造
5.5.2 成盆期同沉积构造
5.6 盆地属性与聚煤作用
5.6.1 盆地属性
5.6.2 事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5.6.3 层序地层学与聚煤作用
5.6.4 陆相拗陷盆地层序地层式样与成煤模式
5.6.5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结构与聚煤模式
5.6.6 柴达木盆地聚煤模式
5.7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的建立
5.7.1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立论基础
5.7.2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核及构建
第6章 含煤系统与精细聚煤古地理——以华北晚古生代为例
第7章 含煤系统研究与资源预测
第8章 协同勘查体系与模式
第9章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第1章 含煤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
1.1 含煤系统的提出与形成
1.2 含煤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含煤系统的地质要素
1.2.2 含煤系统的主要地质作用研究
1.2.3 含煤系统的确定
1.2.4 含煤系统的描述
第2章 含煤系统理论基础
2.1 我国主要聚煤期与含煤地层特征
2.1.1 石炭一二叠纪聚煤特征
2.1.2 晚三叠世聚煤特征
2.1.3 早中侏罗世聚煤特征
2.1.4 早白垩世聚煤特征
2.1.5 古近纪、新近纪聚煤特征
2.2 主要聚煤盆地分布与划分
2.2.1 我国主要聚煤盆地的分布
2.2.2 聚煤盆地类型的多样性
2.3 聚煤古构造
2.4 构造、古地理演化与赋煤特征
2.5 我国聚煤规律概述
第3章 含煤系统的时空构成
3.1 含煤系统时空格架
3.2 含煤系统各子系统的构建(界定)原则
3.3 含煤系统各子系统的基本属性特点
3.3.1 煤系的地层格架子系统
3.3.2 煤层(群)形态子系统
3.3.3 煤变质及煤类形成子系统
3.3.4 赋煤区块子系统
3.3.5 煤层气(非常规)成藏子系统
3.3.6 煤系游离气成藏子系统
第4章 聚煤盆地系统与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分析
4.1 大型陆表海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4.1.2 陆表海层序地层样式
4.2 浅水三角洲含煤盆地层序地层
4.2.1 沉积学研究
4.2.2 沉积对比分析
4.3 大型陆相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3.1 关键的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4.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4 断陷聚煤盆地层序地层
4.4.1 黄县盆地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4.4.2 黄县盆地典型钻井层序地层划分与成煤特征
4.4.3 黄县盆地层序剖面与成煤特征
4.4.4 柴达木盆地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5章 煤聚积多元理论体系
5.1 泥炭与泥炭沼泽
5.1.1 泥炭沼泽及其形成条件
5.1.2 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
5.1.3 泥炭沼泽的类型
5.2 成煤的原地堆积与异地堆积
5.2.1 原地堆积成煤机制及其条件
5.2.2 异地堆积成煤机制及其条件
5.3 海平面变化与海侵事件成煤
5.3.1 沉积旋回与旋回层序
5.3.2 海侵事件及背景分析
5.3.3 海侵事件成煤机制
5.3.4 海侵期事件古地理研究
5.4 事件沉积与事件成煤作用
5.4.1 海侵事件成煤理论与模式
5.4.2 幕式成煤
5.4.3 火山事件
5.4.4 风暴事件沉积
5.5 同沉积构造与控煤作用
5.5.1 聚煤盆地基底先存构造
5.5.2 成盆期同沉积构造
5.6 盆地属性与聚煤作用
5.6.1 盆地属性
5.6.2 事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5.6.3 层序地层学与聚煤作用
5.6.4 陆相拗陷盆地层序地层式样与成煤模式
5.6.5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结构与聚煤模式
5.6.6 柴达木盆地聚煤模式
5.7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的建立
5.7.1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立论基础
5.7.2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核及构建
第6章 含煤系统与精细聚煤古地理——以华北晚古生代为例
第7章 含煤系统研究与资源预测
第8章 协同勘查体系与模式
第9章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