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景海峰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01
ISBN:9787010153360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15年1月下旬在深圳召开了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承办“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7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百余篇。景海峰主编的《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是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选编集,围绕 “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这一主题,从儒家经典的解释,经学史上的思潮、人物、专题,西方解释学的传播、接受与本土化问题,中国诠释学的建构与探索,儒家经典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展开深入的前瞻性探讨,并立足当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儒学的当下境遇、发展与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思考。
作者简介
暂缺《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理一分殊”的本体诠释——兼论经学的本体学性质
中国诠释学的性质及儒学经典诠释思想之演变
中国古代的“精神”与“文化”及其哲学意义释论
从“儒学第三期发展”看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
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
论中国古代经典诠释之最初体式
儒家经典诠释的四个层次
宋儒的经典讲义
文本、经典与诠释——两条经典诠释之路:中西方比较
效应与意义——伽达默尔与中国哲学相遇
当代诠释学与中西比较哲学
论东亚儒学的建构逻辑
关于东亚世界的“阳明学”概念
韩儒田艮斋对朱子心性思想的诠释与体会——心论的三个型态
诠释学视域下清代回族学者刘智的汉译经典解读
诠释创新中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
西方解释学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从哈贝马斯到利科
比较的时代——论第三期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儒学哲学化的契机:以分析哲学为传统中国哲学开生面
比较哲学形上学之可能建构——以安乐哲的经典诠释为例
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
生生不息:一种生存论的分析
经典诠释与人的存在
经典教育中经典意义的理解问题——对王财贵先生读经模式的反省
重审儒学对当代文化的关系
儒学作为“人文之学”的基本问题——一项立基于中道原则的论述
秩序的重建:现代新儒学的历史方位
新文化运动的转折与新儒家的思想界限
陈寅恪、贺麟谈论“纲常”现代意义之反思
牟宗三与“生命的学问”
“心灵意识”在汉语哲学脉络下的阐析——以《存有三态论》的本体实践学为核心的展开
释“天”
历代公羊学异义
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
王弼佚文《易论》考校
说“诗”——从经学的角度
《论语》别解七则
孔子“未可与权”新诠
整全生机论的儒家环境观——《论语》诠释与清贫生活
孔子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直”
良知与正义感的培养——孟子“养气”理论诠释
《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
《大学》篇四考
论《大学》与《中庸》的天人关系
先秦《中庸》是“述者”文本刍论
属辞比事:《公羊传》解《春秋》之书例——为儒家经典诠释所独有的一套话语系统研究
论啖助、赵匡、陆淳之新《春秋》学
“仁学诠释学”的前世与今生——以朱熹经典诠释思想为中心的考察与展望
朱子人心道心说中的理气问题
朱子与湖湘学派有关经典诠释的辩争
有关《道命录》的几个问题
经典世界的心学化解读——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与《五经臆说》的撰写为种子你关心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明末《李氏说书》的真伪问题
从“精神”梳释看陆学与禅学之辩——以陈建《学蔀通辨》为例展开
戴震对孟子性善论的重构
本诸良知,归于经世——关中大儒刘光蕡学述
朱次琦与王筠
附录
“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回忆论文集目录
“理一分殊”的本体诠释——兼论经学的本体学性质
中国诠释学的性质及儒学经典诠释思想之演变
中国古代的“精神”与“文化”及其哲学意义释论
从“儒学第三期发展”看儒学史的叙述与建构
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
论中国古代经典诠释之最初体式
儒家经典诠释的四个层次
宋儒的经典讲义
文本、经典与诠释——两条经典诠释之路:中西方比较
效应与意义——伽达默尔与中国哲学相遇
当代诠释学与中西比较哲学
论东亚儒学的建构逻辑
关于东亚世界的“阳明学”概念
韩儒田艮斋对朱子心性思想的诠释与体会——心论的三个型态
诠释学视域下清代回族学者刘智的汉译经典解读
诠释创新中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
西方解释学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从哈贝马斯到利科
比较的时代——论第三期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儒学哲学化的契机:以分析哲学为传统中国哲学开生面
比较哲学形上学之可能建构——以安乐哲的经典诠释为例
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
生生不息:一种生存论的分析
经典诠释与人的存在
经典教育中经典意义的理解问题——对王财贵先生读经模式的反省
重审儒学对当代文化的关系
儒学作为“人文之学”的基本问题——一项立基于中道原则的论述
秩序的重建:现代新儒学的历史方位
新文化运动的转折与新儒家的思想界限
陈寅恪、贺麟谈论“纲常”现代意义之反思
牟宗三与“生命的学问”
“心灵意识”在汉语哲学脉络下的阐析——以《存有三态论》的本体实践学为核心的展开
释“天”
历代公羊学异义
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
王弼佚文《易论》考校
说“诗”——从经学的角度
《论语》别解七则
孔子“未可与权”新诠
整全生机论的儒家环境观——《论语》诠释与清贫生活
孔子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直”
良知与正义感的培养——孟子“养气”理论诠释
《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
《大学》篇四考
论《大学》与《中庸》的天人关系
先秦《中庸》是“述者”文本刍论
属辞比事:《公羊传》解《春秋》之书例——为儒家经典诠释所独有的一套话语系统研究
论啖助、赵匡、陆淳之新《春秋》学
“仁学诠释学”的前世与今生——以朱熹经典诠释思想为中心的考察与展望
朱子人心道心说中的理气问题
朱子与湖湘学派有关经典诠释的辩争
有关《道命录》的几个问题
经典世界的心学化解读——以王阳明龙场悟道与《五经臆说》的撰写为种子你关心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明末《李氏说书》的真伪问题
从“精神”梳释看陆学与禅学之辩——以陈建《学蔀通辨》为例展开
戴震对孟子性善论的重构
本诸良知,归于经世——关中大儒刘光蕡学述
朱次琦与王筠
附录
“经典、经学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回忆论文集目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