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
作者:谭勇,席玲玲,孙晓丽 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ISBN:9787105137848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哲学观点,以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等理论为支撑,以点带面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舞、曲的创作和表演形态。把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乐舞从汉唐以来的胡人胡琴史延伸泛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将西部乐舞北上中、西亚、欧洲里海、非洲;南进西南水陆道,并深入南北亚洲诸国,既描述了中国五千年来基于传统美学观的中原民族音乐形态,又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中国少数民族灿烂缤纷的乐舞画卷,尤其是将少数民族乐舞整合为“十二木卡姆”“马头琴乐舞”“康巴弦子乐舞”“彝人南昭乐舞”等模块形态。
作者简介
谭勇,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一级演奏员,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学研究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器乐表演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香港胡琴学会副会长,四川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主持课题:国家艺术学科西部重点课题“巴蜀音乐”(评审专家)、国家社会哲学课题“中国南疆跨界民族乐器与东盟民族乐器文化比较研究”、中央高校课题“中国西南边疆佛教乐舞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融合现状报告”、省部重点项目“抗战历史文献资料文艺卷”等。席玲玲,女,四川音乐学院文学硕士毕业,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2014年9月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发表论文:《皮亚佐拉音乐作品与演奏分析》《论唐代民族政策对中国民族乐器衍变的影响》等十余篇。合*教材:《胡琴、马骨胡、独弦琴独奏重奏合奏曲集》等。参与指导的民族管弦乐《大漠》获2009年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器乐专业组金奖,原创作品器乐合奏《北仑河畔俏阿娇》获2010年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创作奖,指导的器乐合奏作品获20l2年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民族乐器比赛银奖,主持的创新实践课程《手风琴合奏与伴奏》获西南民族大学第十届教学质量奖二等奖。《论高师音乐教育中声乐与器乐技能训练的平衡发展》获四川省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二等奖。孙晓丽,女,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读者服务部主任。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土发表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中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举措》《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二十余篇论文。出版著作:独著《追梦兰陵王》;合著《谭炫秋实》《新文化运动时期“音乐闯将”王光祈与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等三部。获奖作品:《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获教育部艺术论坛论文三等奖、四川省艺术教育论坛论文一等奖。
目录
激情回眸浩瀚世界春意浓墨乐舞曲论(序)
第一章 唯登昆仑拂巨声
第一节 守望胡琴的麦田
第二节 震撼维也纳的中国民乐冲击波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上的唐大曲
第四节 唐代乐舞方略对中国民族乐器衍变的影响
第五节 《弦索备考》与江南丝竹的渊源比较研究
第六节 跳弦繁管簇锦异妍
第七节 孔子“礼乐观”对王光祈国乐思想的影响
第八节 音乐史论法新境的开拓
第九节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民族音乐关系举要
第十节 离愁别绪歌千载 断肠声里唱《阳关》
第十一节 王光祈与少年中国之梦
第二章 乐舞飙扬溯渊长
第一节 丝路乐舞梦飞来
第二节 北非、东非乐舞行记
第三节 零距离触觉俄罗斯芭蕾
第四节 神秘的蔓波歌舞
第五节 泰舞拉孔蕰涵的跨文化乐舞
第六节 塔吉克音乐与东西方乐舞的融合
第七节 蒙古国艺术大学胡琴教育体系调查
第八节 “乡愁”悠悠“归”管弦
第九节 南疆少数民族乐舞曲的“再生态”演绎
第十节 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
第三章 移步换形曲铿锵
第一节 论戏曲音乐的本体性
第二节 王光祈国乐思想对西南少数民族戏剧的影响
第三节 四川清音哈哈腔的类别及演唱诠释
第四节 四川扬琴乐舞诗三维融涵
第五节 民间音乐声腔的器乐化实践
第六节 梅兰芳戏曲体系别样延伸
第七节 弦索乐长江域地戏曲关系近状举论
第八节 民族器乐叙事曲的戏剧性初探
第九节 中国戏曲对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影响
附录发散与聚合
第四章 东学西渐乐缤纷
第一节 中西音乐拼接进发的光彩
第二节 倾听黑白键的翻腾龙跃之声
第三节 “花丛中不仅仅有大炮”
第四节 论乐舞艺术中歌唱与乐器的平衡法则
第五节 从《中国风》的创作手法看手风琴音乐的新形式
第六节 胡琴乐舞的世界迁徙与变异
第七节 移步换景谱华章
后记
第一章 唯登昆仑拂巨声
第一节 守望胡琴的麦田
第二节 震撼维也纳的中国民乐冲击波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上的唐大曲
第四节 唐代乐舞方略对中国民族乐器衍变的影响
第五节 《弦索备考》与江南丝竹的渊源比较研究
第六节 跳弦繁管簇锦异妍
第七节 孔子“礼乐观”对王光祈国乐思想的影响
第八节 音乐史论法新境的开拓
第九节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民族音乐关系举要
第十节 离愁别绪歌千载 断肠声里唱《阳关》
第十一节 王光祈与少年中国之梦
第二章 乐舞飙扬溯渊长
第一节 丝路乐舞梦飞来
第二节 北非、东非乐舞行记
第三节 零距离触觉俄罗斯芭蕾
第四节 神秘的蔓波歌舞
第五节 泰舞拉孔蕰涵的跨文化乐舞
第六节 塔吉克音乐与东西方乐舞的融合
第七节 蒙古国艺术大学胡琴教育体系调查
第八节 “乡愁”悠悠“归”管弦
第九节 南疆少数民族乐舞曲的“再生态”演绎
第十节 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
第三章 移步换形曲铿锵
第一节 论戏曲音乐的本体性
第二节 王光祈国乐思想对西南少数民族戏剧的影响
第三节 四川清音哈哈腔的类别及演唱诠释
第四节 四川扬琴乐舞诗三维融涵
第五节 民间音乐声腔的器乐化实践
第六节 梅兰芳戏曲体系别样延伸
第七节 弦索乐长江域地戏曲关系近状举论
第八节 民族器乐叙事曲的戏剧性初探
第九节 中国戏曲对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影响
附录发散与聚合
第四章 东学西渐乐缤纷
第一节 中西音乐拼接进发的光彩
第二节 倾听黑白键的翻腾龙跃之声
第三节 “花丛中不仅仅有大炮”
第四节 论乐舞艺术中歌唱与乐器的平衡法则
第五节 从《中国风》的创作手法看手风琴音乐的新形式
第六节 胡琴乐舞的世界迁徙与变异
第七节 移步换景谱华章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