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上海工人文化宫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

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上海工人文化宫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

作者:胡霁荣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01

ISBN:9787208137660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内容是社会主义中国从1949年至今的文化政策的发展与演进,试图回答自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介入与领导当代中国的文化,其文化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发展与转变,对文化领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书稿独辟蹊径,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发展史为个案,通过对其在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和辉煌沉寂的历史描述,研究分析在这一个案上折射出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演变轨迹。
作者简介
  胡霁荣,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现工作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发表过《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与中国电影观念的确立》,出版过《中国早期电影史》。
目录
序言
导言:文化政策研究与文化政治经济学视角
一、选题由来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1.文化经济学取向的文化政策研究
2.文化研究取向的政策研究
3.本书的研究视角:文化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社会学的综合
三、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工人文化宫
2.嵌入式个案研究
3.档案分析
4.实地调查
5.采访与深度访谈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结构
第一章 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起源
一、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与工人运动
三、党的文化政策理论与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形成
1.党的文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本土化发展
2.党的文艺意识形态的原则与标准
3.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与新中国文化格局的确立
小结
第二章 崭新的缔造: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工人文化宫
一、工人文化宫的建立
1.工会立法及政策文件出台
2.行政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
3.经济结构与经费资产管理
4.服务对象与主体
二、工人文化官的定位与功能
1.文化启蒙
2.提供文化体育休闲服务
3.组织业余文艺活动与培养工人文艺人才
4.文化交流与对外展示
5.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工人文化宫功能的变动
三、工人文化宫与城市空间生产
1.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建宫史
2.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集体记忆
小结
第三章 时代的改革: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工人文化宫
一、体制基础与政策环境的变化
1.国家文化政策的市场化导向
2.工会对工人文化宫的政策导向
二、工人文化官的市场化转型
1.经济结构转型与经费来源的改变
2.权力结构的变化与企业化自主发展
三、工人文化官空间再造与工人主体性更新
1.被市场化了的工人文化宫
2.工人文化宫社会认同感的消逝
3.被遗忘和被取代的工人文化宫
四、工人文化宫的职能失范及其动因
1.经济独立与重商主义
2.权力结构松散与体制资源匮乏
3.精英主义与形式主义
4.法律约束力薄弱与社会监管缺乏
小结
第四章 主人翁与新主体精神表达:“工人文艺”生产
一、“工人文艺”生产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体制保障
1.“工人文艺”的政策要求与发展
2.“工人文艺”生产的文化制度保障
二、“工人文艺”的生产逻辑与文化景观: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人话剧运动
1.由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动员机制
2.“工人文艺”的生产机制与方法
3.作为意识形态审查机制的“工人文艺”
4.“工人文艺”生产中的矛盾与问题
三、上海工人文艺经验的主体自述
小结
第五章 《于无声处》:工人文化政治的转折与先声
一、话剧《于无声处》与国家转折
1.工人自发创作与演出的话剧
2.对中国文艺界的震动
3.对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
4.与党的文化治理思想转折的关系
二、《于无声处》与“工人话剧”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走向80年代:政策变动中的“工人文艺”蜕变
一、两种文艺治理观的冲突与阶级话语的终结
二、由计划到市场过渡时期的“工人话剧”生产
1.文艺生产机制的通变与守循
2.文艺意识形态的分歧与裂痕
小结
第七章 从中心到边缘:“工人文艺”的市场化转向
一、新的文艺政策环境
1.国家文艺政策的新目标
2.国家文艺资助方式的转变
3.国家对主流价值观的维护与引导机制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话剧”生产的边缘化
1.市文化宫话剧生产的新定位
2.“工人话剧”生产方式的变革
3.创作主体的转型与文化精神被颠覆
小结
第八章 新的时代提问:工人文化宫如何走向现代?
一、新的政策要求与工人文化官发展的新方向
1.走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工人文化宫发展的新政策要求
2.主体价值回归: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新变化与新目标
二、重新思考工人文化宫:走向以工人为主体的文化共治
1.工人文化宫应该去向何方?
2.新型工人文化宫的构建主体是谁?
第九章 讨论:当代中国文化政治的嬗变与创新
一、研究发现
1.关于工人文化宫的性质与作用
2.工人文化宫与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关系
3.关于工人文化宫文化与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
二、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治理逻辑
1.象限I:党的革命理念
2.象限Ⅱ:国家文化领导权
3.象限Ⅲ:市场经济理性
4.象限Ⅳ:公民权益理性
三、解读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与转型
四、走向“文化政策生产”的研究
附录:“工人剧作家”的个人口述史
一、宗福先
二、贾鸿源
三、曲信先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