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李根寿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01
ISBN:9787010155043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后承接的历史链条。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历史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在开创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于拓展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范围、加深对该问题的思考,使我们从正反两面来认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与必要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根寿,男,1968年12月出生,法学博士,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已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的历史环境
二、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
三、中国革命力量逐步由城市向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四、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土壤
一、赣南、闽西的地理条件
二、赣南、闽西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赣南、闽西的政治文化状况
四、赣南、闽西党的组织和工农革命基础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资源
一、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理论“民族化”的思想
二、思想铺垫:中共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早期认识
三、理论基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
第一节 革命道路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标志
三、“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羁绊
第二节 思想路线新论断: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一、思想路线问题提出的历史原因
二、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及初步阐述
三、思想路线的雏形
第三节 建党学说新主张:着重思想建党
一、土地革命初期党中央对党的建设问题的探索失误
二、着重思想建党提出的依据
三、思想建党路线的形成
第四节 国家政权新尝试:治国安邦的预演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立的历史条件
二、探索执政的政治机制,发展政权建设思想
三、夯实执政的经济基础,创新经济建设思想
四、主导执政的文化方向,丰富文化建设思想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奠基时期
三、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决定性环节
四、人民共和国的最初雏形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意义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经验
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的先声
四、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准备不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意识较为欠缺
三、不正确的党内斗争给“中国化”事业蒙上阴影
四、盲目依赖共产国际和照抄苏联经验
第四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一、要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展开积极斗争-
第二节 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时代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一、在把握时代特征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二、在立足国情和吸取优秀文化传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第三节 善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一、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
二、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
第四节 坚持理论为群众所理解掌握,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有着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二、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的历史环境
二、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
三、中国革命力量逐步由城市向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四、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土壤
一、赣南、闽西的地理条件
二、赣南、闽西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赣南、闽西的政治文化状况
四、赣南、闽西党的组织和工农革命基础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资源
一、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理论“民族化”的思想
二、思想铺垫:中共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早期认识
三、理论基石: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
第一节 革命道路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基础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形成的标志
三、“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羁绊
第二节 思想路线新论断: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一、思想路线问题提出的历史原因
二、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及初步阐述
三、思想路线的雏形
第三节 建党学说新主张:着重思想建党
一、土地革命初期党中央对党的建设问题的探索失误
二、着重思想建党提出的依据
三、思想建党路线的形成
第四节 国家政权新尝试:治国安邦的预演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立的历史条件
二、探索执政的政治机制,发展政权建设思想
三、夯实执政的经济基础,创新经济建设思想
四、主导执政的文化方向,丰富文化建设思想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奠基时期
三、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决定性环节
四、人民共和国的最初雏形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意义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经验
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的先声
四、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准备不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意识较为欠缺
三、不正确的党内斗争给“中国化”事业蒙上阴影
四、盲目依赖共产国际和照抄苏联经验
第四章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一、要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展开积极斗争-
第二节 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实现时代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一、在把握时代特征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二、在立足国情和吸取优秀文化传统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第三节 善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实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一、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
二、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
第四节 坚持理论为群众所理解掌握,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有着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二、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