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文化的输入与演变: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研究
作者:崔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ISBN:9787516173459
定价:¥8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文化的输入与演变(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研究)》以鸠摩罗什长安弘法这一事件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输入与演变过程。印度佛教输入中国持续了近千年之久,这一输入是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罕见典范,也是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然而,印度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足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才被加以吸收和改造,*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崔峰,山东省宁阳县人,历史学博士,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历史文化与佛教文献。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史学集刊》《历史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两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6项。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汉魏晋时期印度佛教的东传
第一节 汉魏晋时期北印度佛教的发展
一 贵霜王朝说一切有部的发展
二 罽宾地区说一切有部的兴盛
三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兴起
四 中观学说的形成与北传
第二节 印度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一 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传播
二 大乘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三 西域南北两道佛教传播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西域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一 西域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 印度佛教早期输入内地方式的变化
三 西域对内地的佛教输入及其影响
第二章 鸠摩罗什的佛学历程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说一切有部的学习
一 对印度说一切有部经典的学习
二 鸠摩罗什接触的印度说一切有部思想
第二节 大乘佛学的接收和信仰转变
一 鸠摩罗什大乘转变的时间
二 鸠摩罗什对中观学说的接受
三 鸠摩罗什所接触的大乘经典
第三节 个人信仰品质的树立
一 鸠摩罗什对大小乘佛教的认识
二 鸠摩罗什大乘信仰的成熟
三 龟兹国王的宗教变革与鸠摩罗什大乘弘法
第三章 中国内地佛教的早期发展与困惑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早期东传与内地佛教发展
一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早期东传
二 早期中国的大小乘佛教发展
第二节 内地佛教发展中的困惑与变革需求
一 汉魏西晋般若学的发展
二 魏晋时期的西行求法
三 道安对中国佛教的疑惑
第三节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前的环境因素
一 前后秦政权的崇佛与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 道安时代的长安佛学和优秀僧人团基础
三 吕光西征与鸠摩罗什东来的历史原因再探
四 鸠摩罗什优秀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的个性品质及文化碰撞
第一节 鸠摩罗什与姚兴政权的关系
一 鸠摩罗什早年的政教关系
二 姚兴政权对鸠摩罗什及其弟子的政治利用
三 鸩摩罗什对姚兴政权的态度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长安僧团的关系
一 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的长安僧团的建立
二 鸠摩罗什对僧官机构的制约
第三节 鸠摩罗什与西域僧人团的关系
一 鸠摩罗什与昙摩耶舍、弗若多罗和昙摩流支的关系
二 佛驮跋陀罗与鸠摩罗什僧团的关系
第四节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与历史影响
一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
二 破戒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 鸠摩罗什的道术利用
一 早期印度、西域传教者与神异道术
二 鸠摩罗什学习的神异道术
三 鸠摩罗什对神异道术的利用
第五章 中观学说的输入及其产生的文化冲击
第一节 中观理论和般若思想的输入
一 中观学派四论的翻译
二 般若类经典的重译和新译
三 鸠摩罗什的印度般若思想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慧远的对话
一 鸠摩罗什与慧远思想的比较
二 两者思想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僧叡对印度般若思想的辨疑
一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学习
二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疑问
第四节 《肇论》体现了中印佛教文化的糅合
一 《物不迁论》与中印思想的结合
二 《不真空论》体现的中印哲学思想
三 《般若无知论》对中印思想的糅合
四 《涅檠无名论》的哲学转向
五 僧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从般若“空”到涅槃“有”——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发生的重大转变
一 佛教思潮从般若“空”到涅檠“有”的重大转变
二 转变原因的考察
第六节 三论学的兴衰
一 南北朝时期三论学的兴盛
二 吉藏对中观理论的发展
三 三论宗在唐代初期的衰落
第六章 经典译本的中国流传与演变
第一节 《金刚经》的译传及其在中国的命运演变
一 《金刚经》在印度的产生和流传
二 鸠摩罗什版本的流传
三 禅宗对《金刚经》的选择和改造
四 《金刚经》在唐代的流行
第二节 《成实论》的传入与成实学派的兴衰
一 《成实论》的传入
二 《成实论》在中国的流传
三 南北朝《成实论》兴盛的原因分析
四 唐初成实学派的衰微
第三节 《法华经》的流传及其对天台宗的影响
一 《法华经》的印度产生和影响
二 《法华经》在南北朝时期的流传
三 天台宗对《法华经》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四 隋唐时期《法华经》的流传
第四节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 《维摩诘经》在印度形成
二 鸠摩罗什译本的流行
三 南北朝时期的维摩信仰和形象改造
四 唐宋士大夫与维摩信仰
第五节 鸠摩罗什所传禅法戒律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一 鸠摩罗什传授的禅经及其影响
二 鸠摩罗什与《十诵律》的传承
第七章 超人间信仰的译传及其与中国文化的适应、融合
第一节 印度观音信仰的输入、传播及其创新
一 印度观音信仰的渊源和输入
二 观音信仰的早期传播
三 齐梁时期的观音信仰
四 北朝时期的观音信仰
五 观音信仰类疑伪经的形成
六 观音性别的演变和香山大悲菩萨的出现
第二节 阿弥陀经向中国的输入与演变
一 《阿弥陀经》的域外渊源
二 鸠摩罗什与《阿弥陀经》的中国译传
三 从无量寿到阿弥陀称号的转变
四 隋唐时代的阿弥陀信仰
第三节 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异
一 印度、中亚的弥勒信仰和下生经的形成
二 南北朝时期的弥勒下生信仰
三 弥勒信仰衰落与中国民众的反叛运动
四 武则天对弥勒下生信仰的利用
五 宋代布袋和尚与大肚弥勒形象的出现
第八章 从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看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特性
第一节 从需求碰撞到吸收改造——印度佛教输人中国的基本法则
一 需要与契机——文化输入的前提
二 碰撞与吸收
三 文化的改造与融合
第二节 媒介、环境与方法——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因子
一 高僧在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二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内地的社会历史环境
三 印度佛教输入中国内地的方法
第三节 印度佛教输入的持续性、时代性和整体性
一 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持续性特征
二 中国佛教发展的时代性和整体性特征
第四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原则
一 中华主体文化的稳定性
二 对印度佛教的选择和改造
三 中国主流文化人文精神的保持
四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五 关于文明交往中的不平衡性法则
第九章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一 开创新纪元的译经大师
二 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对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影响
三 国家译场的建立和僧官制度的形成
四 促进了大乘佛教的发展
五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佛学人才
六 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对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选题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汉魏晋时期印度佛教的东传
第一节 汉魏晋时期北印度佛教的发展
一 贵霜王朝说一切有部的发展
二 罽宾地区说一切有部的兴盛
三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兴起
四 中观学说的形成与北传
第二节 印度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一 说一切有部在龟兹的传播
二 大乘佛教向西域的传播
三 西域南北两道佛教传播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西域与中印佛教文化交流
一 西域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 印度佛教早期输入内地方式的变化
三 西域对内地的佛教输入及其影响
第二章 鸠摩罗什的佛学历程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说一切有部的学习
一 对印度说一切有部经典的学习
二 鸠摩罗什接触的印度说一切有部思想
第二节 大乘佛学的接收和信仰转变
一 鸠摩罗什大乘转变的时间
二 鸠摩罗什对中观学说的接受
三 鸠摩罗什所接触的大乘经典
第三节 个人信仰品质的树立
一 鸠摩罗什对大小乘佛教的认识
二 鸠摩罗什大乘信仰的成熟
三 龟兹国王的宗教变革与鸠摩罗什大乘弘法
第三章 中国内地佛教的早期发展与困惑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早期东传与内地佛教发展
一 大月氏大乘佛教的早期东传
二 早期中国的大小乘佛教发展
第二节 内地佛教发展中的困惑与变革需求
一 汉魏西晋般若学的发展
二 魏晋时期的西行求法
三 道安对中国佛教的疑惑
第三节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前的环境因素
一 前后秦政权的崇佛与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 道安时代的长安佛学和优秀僧人团基础
三 吕光西征与鸠摩罗什东来的历史原因再探
四 鸠摩罗什优秀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 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的个性品质及文化碰撞
第一节 鸠摩罗什与姚兴政权的关系
一 鸠摩罗什早年的政教关系
二 姚兴政权对鸠摩罗什及其弟子的政治利用
三 鸩摩罗什对姚兴政权的态度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长安僧团的关系
一 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的长安僧团的建立
二 鸠摩罗什对僧官机构的制约
第三节 鸠摩罗什与西域僧人团的关系
一 鸠摩罗什与昙摩耶舍、弗若多罗和昙摩流支的关系
二 佛驮跋陀罗与鸠摩罗什僧团的关系
第四节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与历史影响
一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
二 破戒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 鸠摩罗什的道术利用
一 早期印度、西域传教者与神异道术
二 鸠摩罗什学习的神异道术
三 鸠摩罗什对神异道术的利用
第五章 中观学说的输入及其产生的文化冲击
第一节 中观理论和般若思想的输入
一 中观学派四论的翻译
二 般若类经典的重译和新译
三 鸠摩罗什的印度般若思想
第二节 鸠摩罗什与慧远的对话
一 鸠摩罗什与慧远思想的比较
二 两者思想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僧叡对印度般若思想的辨疑
一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学习
二 僧叡对印度般若学的疑问
第四节 《肇论》体现了中印佛教文化的糅合
一 《物不迁论》与中印思想的结合
二 《不真空论》体现的中印哲学思想
三 《般若无知论》对中印思想的糅合
四 《涅檠无名论》的哲学转向
五 僧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从般若“空”到涅槃“有”——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发生的重大转变
一 佛教思潮从般若“空”到涅檠“有”的重大转变
二 转变原因的考察
第六节 三论学的兴衰
一 南北朝时期三论学的兴盛
二 吉藏对中观理论的发展
三 三论宗在唐代初期的衰落
第六章 经典译本的中国流传与演变
第一节 《金刚经》的译传及其在中国的命运演变
一 《金刚经》在印度的产生和流传
二 鸠摩罗什版本的流传
三 禅宗对《金刚经》的选择和改造
四 《金刚经》在唐代的流行
第二节 《成实论》的传入与成实学派的兴衰
一 《成实论》的传入
二 《成实论》在中国的流传
三 南北朝《成实论》兴盛的原因分析
四 唐初成实学派的衰微
第三节 《法华经》的流传及其对天台宗的影响
一 《法华经》的印度产生和影响
二 《法华经》在南北朝时期的流传
三 天台宗对《法华经》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四 隋唐时期《法华经》的流传
第四节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 《维摩诘经》在印度形成
二 鸠摩罗什译本的流行
三 南北朝时期的维摩信仰和形象改造
四 唐宋士大夫与维摩信仰
第五节 鸠摩罗什所传禅法戒律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一 鸠摩罗什传授的禅经及其影响
二 鸠摩罗什与《十诵律》的传承
第七章 超人间信仰的译传及其与中国文化的适应、融合
第一节 印度观音信仰的输入、传播及其创新
一 印度观音信仰的渊源和输入
二 观音信仰的早期传播
三 齐梁时期的观音信仰
四 北朝时期的观音信仰
五 观音信仰类疑伪经的形成
六 观音性别的演变和香山大悲菩萨的出现
第二节 阿弥陀经向中国的输入与演变
一 《阿弥陀经》的域外渊源
二 鸠摩罗什与《阿弥陀经》的中国译传
三 从无量寿到阿弥陀称号的转变
四 隋唐时代的阿弥陀信仰
第三节 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发展和变异
一 印度、中亚的弥勒信仰和下生经的形成
二 南北朝时期的弥勒下生信仰
三 弥勒信仰衰落与中国民众的反叛运动
四 武则天对弥勒下生信仰的利用
五 宋代布袋和尚与大肚弥勒形象的出现
第八章 从鸠摩罗什长安弘法看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特性
第一节 从需求碰撞到吸收改造——印度佛教输人中国的基本法则
一 需要与契机——文化输入的前提
二 碰撞与吸收
三 文化的改造与融合
第二节 媒介、环境与方法——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因子
一 高僧在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二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内地的社会历史环境
三 印度佛教输入中国内地的方法
第三节 印度佛教输入的持续性、时代性和整体性
一 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的持续性特征
二 中国佛教发展的时代性和整体性特征
第四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原则
一 中华主体文化的稳定性
二 对印度佛教的选择和改造
三 中国主流文化人文精神的保持
四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五 关于文明交往中的不平衡性法则
第九章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一节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一 开创新纪元的译经大师
二 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对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影响
三 国家译场的建立和僧官制度的形成
四 促进了大乘佛教的发展
五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佛学人才
六 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对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