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谭史斋论稿六编
作者:葛志毅 著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01
ISBN:9787207107596
定价:¥6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谭史斋论稿六编》在对先秦两汉典籍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对中国古代的史学精神及文化传统展开了专题论述,并对史前文明和两汉经学进行了具体考证、论述,是史学界研究这一问题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葛志毅,1947年11月8日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国务院特贴享受者。出版《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等*述十余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六十余篇。现为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兼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编委。
目录
最后的士大夫与中国文化——论陈寅恪民族文化之史的研究
小引:陈寅恪的民族历史文化关怀
一、近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文化观
二、关于佛学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
三、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的研究
四、迈向世界学术的努力及向中国史研究本原的回归
结语:陈氏的家世出身对其学术文化思想的影响
陈寅恪的身世人格及其对中国文化的眷恋崇敬
一、陈寅恪的家族身世及其士大夫情怀
二、道德人格及文化理想上的士大夫精神遗传
三、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重铸
四、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恋慕崇敬
我的老师张政娘先生
黄帝与中华上古文明
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一、史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的总体塑造
二、史学与中国古代的伦理社会及王朝国家
三、史学与中国古代的学术智慧
四、近代史学意识的膨胀
五、余论:史学传统在现代
释中——读清华简《保训》
一、天地阴阳中和之气
二、中、中和与中正
三、中、中正与治道理想
四、极、皇极与中及中正
五、孔子与中庸
六、一个推测:《保训》之“中”与河图洛书
七、“保训”释义之商榷
东夷考论
一、东夷是上古时期重要的部落集团
二、汉武帝灭朝鲜设四郡及其影响变化
三、淮泗东夷的渊源
四、徐偃王史迹考
论丹砂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义与巴寡妇清其人
一、丹砂在古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二、丹砂产地及古代对丹砂生产的管理
三、丹砂与古代医药及神仙金丹之关系
四、关于巴寡妇清名氏身份的考察推测
中国古代医药及导引养生诸术考论
一、药物本草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医疗与食疗养生
三、导引养生
四、余论:养生诸术的贵族性及其与古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自觉意识
儒学之渊源特质与荀子论儒
一、儒之内涵释义
二、孔子儒学渊源于周代师儒教育制度
三、孔子儒学对儒的改造
四、荀子论儒家人格道业
五、荀子以儒为标准的社会类群划分之说及其意义
《春秋》命义考
一、《春秋》命名辨义
二、《春秋》命义与西周春秋时代礼制间的关系
三、余论:“春秋”概念起于夏商之际与纪年记事方式的形成
论《易·彖传》所揭“时”“时义”“时用”三者内涵实乃六十四卦卦义通例
一、《彖传》所言“大时”十二卦
二、《彖传》与大时之义
三、大时之义乃六十四卦卦义通例
邹衍的社会历史观及其影响
一、战国时关于世界起源及其存在形式的睿智思索
二、邹衍的社会历史观
三、邹衍学说的社会历史影响
汉代今文经学之发展及其特征
一、章句之学与汉代经学分派
二、章句解经方法
三、今文章句繁碎之弊
四、官学禄利与章句分析
五、朝廷对今文章句的控制
六、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
七、章句固陋与今文衰敝
汉代古文经学的发展及其学术影响
一、古文经学与训诂考据之法
二、古文经学与古文字学
三、古文经学与文献校勘学
四、文献考据取代师说口传
论“道术为天下裂”的学术思想史意义——诸子蜂起与中国古代轴心期
一、“道术为天下裂”与诸子蜂起争鸣互驳
二、西汉对诸子的批评总结
三、崇重大一统对诸子的影响
四、诸子的致治追求
五、对轴心期思想突破的评价
论中国古代学术史研究之原起
一、学术史研究与古代学术文化的起源
二、孔子修定六经对学术史研究的开启意义
《庄子·天下》与中国古代学术史
小引:国学与四部目录学
一、古代学术起源于社会政教实践
二、《天下》对汉以后学术思想发展的影响
论中国古代的学术史研究——史传与目录
一、中国古代学术史研究资料的范域性质问题
二、司马迁与中国古代的学术史研究
三、汉代学术文化之发展与刘向父子的校书活动
四、刘向父子的校雠目录学
五、校雠目录学的学术史影响
六、目录学的局限及其与学术史的分离
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性传统在现代社会
一、小引:理欲与义利之辩
二、中国文化的人文理性传统
三、科学功利主义对现代社会的蛊惑性影响
四、中国人文理性传统与人性觉悟及内在精神重建
论所谓“史学危机”与目下的“历史热”
一、“史学危机”与政治化史学的终结
二、“历史热”和市场经济下的历史文化
三、史界同仁的自觉意识
从“百家争鸣”看国学“兼容并包”的发展趋势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二、文化史的研究体例
三、文化史分期问题
四、中外文化比较问题
五、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在《金景芳全集》发行式上的讲话
《古代社会与政治——周代的政体及其变迁》序
清代与民国学术——《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序
一、乾嘉考据学的近代影响
二、清代与民国学术间的思想逻辑关联
大学建设与文化未来
历史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附录:孔子、儒学、儒家经籍再思考——葛志毅先生访谈录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