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编经济思想史: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第八卷)
作者:顾海良,颜鹏飞 编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01
ISBN:9787514140569
定价:¥1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新编经济思想史》试图突破以往大多数就经济思想演变的单一线索,以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为主线,重点研究17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经济学的进展和经济学人思潮的变迁,并着力体现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新编经济思想史》意图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合一起,在此基础上用综合的经济思想和多元的综合思想来指导《新编经济思想史》的编写。《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八卷):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纵横古今、东学西鉴,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综合史”;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交汇;不仅是西方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交汇,也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国外经济思想的交汇。
作者简介
顾海良(1951年1月-),汉族,上海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家、教育家。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历任安徽省和县毛巷学校教师、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教师、副所长、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校长。2010年12月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级)。2011年1月6日教育部党组任命顾海良同志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目录
绪论
一、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国外发展的主题
二、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复杂组合
三、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取向的多样综合
四、对本卷“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结构的说明
上篇 20世纪上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十月革命爆发前后列宁的过渡经济思想
二、关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及其理论阐释
三、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关于过渡经济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
一、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思想
二、关于国家、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三、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一般前提问题
四、关于过渡时期的城乡关系、无产阶级任务重心的转移问题
第三节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探讨
一、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新经济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途径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思考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二、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三、通过合作社将小农引向社会主义
四、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章 两次大战期间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肇始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探索
一、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探索
二、科尔施的“社会化”及“工业自治”理论
三、葛兰西关于“工厂委员会”理论
第二节 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探索
一、多布经济学研究的历程
二、多布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三、多布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
第三节 格罗斯曼对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研究及影响
一、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及其早先的理解
二、格罗斯曼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提出
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三种“形式
第四节 多布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研究
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然性的探讨
三、对新经济学政策性质的理解
第五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的争论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争论的起始
二、“兰格”模式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日本的兴起
一、关于价值理论的论战
二、关于地租理论的论战
三、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的论战
第三章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模式的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基本特征的探索
一、列宁逝世后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争论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前途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及其影响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
……
中篇 20世纪下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下篇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论争
一、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国外发展的主题
二、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复杂组合
三、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取向的多样综合
四、对本卷“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结构的说明
上篇 20世纪上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十月革命爆发前后列宁的过渡经济思想
二、关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及其理论阐释
三、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关于过渡经济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
一、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思想
二、关于国家、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三、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一般前提问题
四、关于过渡时期的城乡关系、无产阶级任务重心的转移问题
第三节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探讨
一、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新经济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途径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思考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二、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三、通过合作社将小农引向社会主义
四、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章 两次大战期间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肇始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探索
一、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探索
二、科尔施的“社会化”及“工业自治”理论
三、葛兰西关于“工厂委员会”理论
第二节 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探索
一、多布经济学研究的历程
二、多布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三、多布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
第三节 格罗斯曼对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研究及影响
一、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及其早先的理解
二、格罗斯曼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提出
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三种“形式
第四节 多布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研究
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然性的探讨
三、对新经济学政策性质的理解
第五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的争论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争论的起始
二、“兰格”模式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日本的兴起
一、关于价值理论的论战
二、关于地租理论的论战
三、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的论战
第三章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模式的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基本特征的探索
一、列宁逝世后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争论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前途观的继承与发展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及其影响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
……
中篇 20世纪下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下篇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论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