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留住手艺: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作者:谢菲 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01
ISBN:9787310050420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留住手艺 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习俗化手工艺——花瑶挑花与经典性手工艺——宝庆竹刻两项不同生存境遇的民间手工艺为个案,通过贯穿于两项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实践活动为主线,聚焦于各保护与传承主体的行为过程,探讨申请名录前民间手工艺生存形态、申报过程、进入名录体系后的保护实践,思考国家话语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管理制度、民间手工艺、传承人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谢菲,1973年生人,湖南邵阳人,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获民族学博士学位,现任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2009年以来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广西民族研究》《民族艺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主题的兴起
二、社会人类学公共领域反思性研究的延伸
三、研究机缘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二、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第三节 研究视点、理论借鉴及其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点
二、理论借鉴与讨论
三、研究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
第二章 宝庆与花瑶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宝庆
一、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水系与商业网络
三、竹资源与竹文化
四、雕刻技艺
第二节 花瑶
一、聚落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秩序
三、族群信仰体系
小结
第三章 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的历史演变及其生存形态
第一节 经典性手工艺:宝庆竹刻
一、宝庆竹刻的历史叙事
二、捆绑的翻簧竹刻技艺
第二节 习俗化手工艺:花瑶挑花
一、服饰:花瑶挑花技艺的载体
二、花瑶挑花生存的文化情境
小结
第四章 名录体系下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名录保护制度与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冷”到“热”的转变:地方政府申报实践
一、申报态度转向:从“冷漠”到“争夺”
二、申报策略
第三节 各有难处:挑花与竹刻技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一、挑花技艺情境的变迁
二、竹刻技艺系统的流失
小结
第五章 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纷争与符号区隔
第一节 谁能代表
一、竹刻技艺二元认定体系的博弈
二、挑花技艺管理者评定与社会评价的偏差
第二节 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逐力
一、个人象征资本的积累
二、官位资本的介入
第三节 代表性传承人的符号区隔和反射性影响
一、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的区隔
二、名录制度规约及其反射性影响——以FTM为个案
小结
第六章 名录制度下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保护路径的选择
第一节 生产性方式保护模式的延展
一、“精”“致”产业支撑的翻簧竹刻技艺
二、从日常生活饰物到旅游商品的花瑶挑花
第二节 转向制度教育传承
一、亲缘传承、业缘传承——特殊教育与高职教育
二、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中小学教育
三、个人技术知识与制度性教育
小结
第七章 结语: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主体归其本位的保护理念
二、分类实施的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雪峰瑶族诏文
附录二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附录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现状调查表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依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主题的兴起
二、社会人类学公共领域反思性研究的延伸
三、研究机缘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二、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研究
第三节 研究视点、理论借鉴及其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点
二、理论借鉴与讨论
三、研究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
第二章 宝庆与花瑶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宝庆
一、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二、水系与商业网络
三、竹资源与竹文化
四、雕刻技艺
第二节 花瑶
一、聚落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秩序
三、族群信仰体系
小结
第三章 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的历史演变及其生存形态
第一节 经典性手工艺:宝庆竹刻
一、宝庆竹刻的历史叙事
二、捆绑的翻簧竹刻技艺
第二节 习俗化手工艺:花瑶挑花
一、服饰:花瑶挑花技艺的载体
二、花瑶挑花生存的文化情境
小结
第四章 名录体系下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名录保护制度与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冷”到“热”的转变:地方政府申报实践
一、申报态度转向:从“冷漠”到“争夺”
二、申报策略
第三节 各有难处:挑花与竹刻技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一、挑花技艺情境的变迁
二、竹刻技艺系统的流失
小结
第五章 代表性传承人的遴选纷争与符号区隔
第一节 谁能代表
一、竹刻技艺二元认定体系的博弈
二、挑花技艺管理者评定与社会评价的偏差
第二节 代表性传承人遴选的逐力
一、个人象征资本的积累
二、官位资本的介入
第三节 代表性传承人的符号区隔和反射性影响
一、传承人与代表性传承人的区隔
二、名录制度规约及其反射性影响——以FTM为个案
小结
第六章 名录制度下宝庆竹刻与花瑶挑花保护路径的选择
第一节 生产性方式保护模式的延展
一、“精”“致”产业支撑的翻簧竹刻技艺
二、从日常生活饰物到旅游商品的花瑶挑花
第二节 转向制度教育传承
一、亲缘传承、业缘传承——特殊教育与高职教育
二、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中小学教育
三、个人技术知识与制度性教育
小结
第七章 结语:名录制度下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主体归其本位的保护理念
二、分类实施的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雪峰瑶族诏文
附录二 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附录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现状调查表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