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1949-2009 套装上下册)
作者:王国宾,董德光,董昕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01
ISBN:9787507748444
定价:¥18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1949-2009 套装上下册)》包括《中国戏曲教育六十年(上册)》《中国戏曲教育六十年(下册)》共2册。《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1949-2009 套装上下册)》由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对戏曲教育的影响;戏曲教育实践三篇构成,主要包括:戏曲教育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前行;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沿革;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等。
作者简介
王国宾,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任北京舞蹈学院院长。历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著有《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十年历程》等书,发表有《迎接WTO对舞蹈教育的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舞蹈教育改革的发展》《以教学评估为中心,全面加强学院建设》等论文。董德光,汉族,1966年生,中共党员,工老生,国家二级演员,曾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副主任。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戏校,198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88年毕业留校在表演系任教。同年被送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曾荣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其代表剧目有:《宋江杀惜》、《游龙戏凤》、《徐策跑城》等。曾在《戏曲艺术》等杂志上发表《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启示:浅析戏曲表演程式的结构》、《学习京剧史,思考京剧现状与未来》等论文。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言
第一编 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戏曲教育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的孕育
一、原始歌舞与”乐”教——戏曲教育的滥觞
二、夏、商、周:“三代之学”与“六艺”教育
三、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与俗乐的兴起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独尊儒术”与多元整合
五、隋唐:乐舞精神与乐教机构
第二节 戏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宋代:教坊与民间技艺传承
二、元代:杂剧和南戏的传承与发展
三、明清:家班的兴盛与昆曲的传承
第三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过渡与转型
一、戏曲传统教育的余绪
二、戏曲传统教育的转型
三、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前行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教育(1949-1956)
一、戏曲现代教育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三改”与戏曲教育现代化改造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教育概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戏曲教育(1957-1965)
一、社会主义戏曲教育方针的提出与曲折发展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
第三节 “文革”十年的戏曲教育(1966-1976)
一、教育体系的全面瓦解
二、戏曲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实验
第三章 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1977-1984)
一、戏曲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戏曲教育体系的恢复,重建与发展
三、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四、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活动频繁
第二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985-1999)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化
二、在改革中谋发展的戏曲教育事业1173
第三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2000-2009)
一、世纪之交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戏曲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戏曲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1192
第二编 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对戏曲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沿革
第一节 奠基与发展时期(1949-1965)
一、新中国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奠基
二、新中国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实践与发展
第二节 特殊发展的“十年”(1966-1976)
第三节 全面发展的三十二年(1977-200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冰融雪谋发展(1977-1985)
二、全面奠定戏曲教育大发展的基础(1986-1999)
三、推动戏曲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0-2009)
第五章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1949-1976)
一、戏曲中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与改革(1950-1956)
二、戏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中等教育的改革(1957-1965)
三、特殊年代混乱的戏曲教育管理体制(1966-1976)
第二节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1977-2009)
一、戏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建与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1977-1984)
二、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1985-1999)
三、戏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0-2009)
第三节 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1949-2009)
一、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949-1976)
二、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建与改革(1977-1984)
三、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1985-2009)
第六章 戏曲学校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学制
一、戏曲教育学制的建立与调整
二、特殊发展“十年“的戏曲教育学制
三、改革开放时期戏曲教育学制系统的完善
第二节 学位制度
一、戏曲教育学位制度的建立
二、戏曲教育的学位分级与学位标准
三、学科专业目录与学位类型
四、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与学位授予程序
第三节 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统一招生与统一分配时期(1950-1984)
二、招生就业改革初期(1985-1992)
三、招生就业改革步伐快速迈进(1993-1997)
四、招生就业改革的不断深化(1998-2009)
第三编 戏曲教育实践
第七章 戏曲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一节 戏曲教育总体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二节 新中国戏曲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三节 戏曲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一、本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四节 戏曲成人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八章 戏曲教育的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戏曲教师及其分类
二、戏曲教师的脚色
三、戏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 学生
一、戏曲学生及其分类
二、戏曲学生及其发展
三、戏曲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戏曲教师与戏曲学生的关系
一、戏曲师生的基本关系
二、戏曲师生关系的基本分类
第九章 戏曲教学实践
第一节 戏曲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戏曲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二、戏曲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节 戏曲教学模式
一、戏曲教学传统模式
二、戏曲现代教育模式
第三节 戏曲教学方法
一、口传心授与口传心受
二、口授法与身授法
三、分训法与还原法
四、比喻法与比较法
五、激励法与惩戒法
六、亲情法与激将法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明、清家班一览表》
附录二:《晚清民国主要戏曲人才培养机构一览表》
附录三:《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戏剧学校课程表》
附录四:《中国戏曲主要剧种一览表》
附录五:《1949-2009全国戏曲教育机构情况简要一览表》
附录六:《中国戏曲学校京剧班教学计划(十年制)》(1954)
附录七:《1951-1965中国戏曲学校北京实习演出场次一览表》
附录八:《1951-1965中国戏曲学校在北京演出剧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言
第一编 戏曲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戏曲教育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的孕育
一、原始歌舞与”乐”教——戏曲教育的滥觞
二、夏、商、周:“三代之学”与“六艺”教育
三、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与俗乐的兴起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独尊儒术”与多元整合
五、隋唐:乐舞精神与乐教机构
第二节 戏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宋代:教坊与民间技艺传承
二、元代:杂剧和南戏的传承与发展
三、明清:家班的兴盛与昆曲的传承
第三节 戏曲传统教育的过渡与转型
一、戏曲传统教育的余绪
二、戏曲传统教育的转型
三、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
第二章 戏曲现代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前行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教育(1949-1956)
一、戏曲现代教育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三改”与戏曲教育现代化改造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教育概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戏曲教育(1957-1965)
一、社会主义戏曲教育方针的提出与曲折发展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
第三节 “文革”十年的戏曲教育(1966-1976)
一、教育体系的全面瓦解
二、戏曲教育领域的革命性实验
第三章 戏曲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振兴(1977-1984)
一、戏曲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戏曲教育体系的恢复,重建与发展
三、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四、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活动频繁
第二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985-1999)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化
二、在改革中谋发展的戏曲教育事业1173
第三节 戏曲教育事业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2000-2009)
一、世纪之交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二、戏曲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戏曲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1192
第二编 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对戏曲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沿革
第一节 奠基与发展时期(1949-1965)
一、新中国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奠基
二、新中国艺术与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实践与发展
第二节 特殊发展的“十年”(1966-1976)
第三节 全面发展的三十二年(1977-2009)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冰融雪谋发展(1977-1985)
二、全面奠定戏曲教育大发展的基础(1986-1999)
三、推动戏曲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0-2009)
第五章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1949-1976)
一、戏曲中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与改革(1950-1956)
二、戏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中等教育的改革(1957-1965)
三、特殊年代混乱的戏曲教育管理体制(1966-1976)
第二节 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1977-2009)
一、戏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建与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1977-1984)
二、戏曲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1985-1999)
三、戏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0-2009)
第三节 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1949-2009)
一、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949-1976)
二、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重建与改革(1977-1984)
三、戏曲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1985-2009)
第六章 戏曲学校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学制
一、戏曲教育学制的建立与调整
二、特殊发展“十年“的戏曲教育学制
三、改革开放时期戏曲教育学制系统的完善
第二节 学位制度
一、戏曲教育学位制度的建立
二、戏曲教育的学位分级与学位标准
三、学科专业目录与学位类型
四、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与学位授予程序
第三节 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统一招生与统一分配时期(1950-1984)
二、招生就业改革初期(1985-1992)
三、招生就业改革步伐快速迈进(1993-1997)
四、招生就业改革的不断深化(1998-2009)
第三编 戏曲教育实践
第七章 戏曲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一节 戏曲教育总体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二节 新中国戏曲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三节 戏曲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一、本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二、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四节 戏曲成人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演变
第八章 戏曲教育的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戏曲教师及其分类
二、戏曲教师的脚色
三、戏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 学生
一、戏曲学生及其分类
二、戏曲学生及其发展
三、戏曲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戏曲教师与戏曲学生的关系
一、戏曲师生的基本关系
二、戏曲师生关系的基本分类
第九章 戏曲教学实践
第一节 戏曲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戏曲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二、戏曲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节 戏曲教学模式
一、戏曲教学传统模式
二、戏曲现代教育模式
第三节 戏曲教学方法
一、口传心授与口传心受
二、口授法与身授法
三、分训法与还原法
四、比喻法与比较法
五、激励法与惩戒法
六、亲情法与激将法
结语
附录
附录一:《明、清家班一览表》
附录二:《晚清民国主要戏曲人才培养机构一览表》
附录三:《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戏剧学校课程表》
附录四:《中国戏曲主要剧种一览表》
附录五:《1949-2009全国戏曲教育机构情况简要一览表》
附录六:《中国戏曲学校京剧班教学计划(十年制)》(1954)
附录七:《1951-1965中国戏曲学校北京实习演出场次一览表》
附录八:《1951-1965中国戏曲学校在北京演出剧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