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我是新六军少尉

我是新六军少尉

作者:朱洪海 著;黄耀武 口述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07-01

ISBN:9787547038505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将近七十多年前,十万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报名从军走上抗日战场,史称“十万青年十万军”,硝烟散去,诡异的命运又将他们拉进了内战的轨道…… 您即将翻开的,是其中一位老兵口述的正在远去的历史,这样的史料,即将绝版。 他讲述的是他自己,其实更是在讲述那一代人。 本书是一部口述历史,主要记述了作者在1944年至1948年期间,于国民党军新六军、二○七师服役,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真实经历。 作者十六岁自愿报名参加抗日,和数千名同龄人一起被分配到印缅远征军,执行抗击日寇,打通国际支援中国战场的大动脉——滇缅公路的任务。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战争细节,也表现了全体国人万众一心抗战的感人场面。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作者随新六军调到东北战场,但是作者厌恶内战,先后三次脱离部队,其间还发动抗议当局从学校征兵,在警察宪兵的追捕下四处逃亡。由于受生活所困,最终不得不回到部队。作者以种种亲身经历揭露了诸如军队内部的贪污腐化和派系斗争以及基层官兵的厌战情绪,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角度展示了国民党必败的结局。在逃亡中,作者获得了一位女学生的爱情。战火中的爱情也将成为本书的一大闪光点。 书中加入了六十余幅由越众历史影像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提供的珍贵历史图片。让历史在读者眼中,更加立体,更加丰满。这也将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
作者简介
  黄耀武,祖籍广东番禺,一九二八年生。一九四三年,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国家号召参军,赴印度兰姆伽受训。一九四四年,分配至驻印军新六军二十二师特务连,任轻机枪射手,下士学生。先后参加了第二次远征,雪峰山会战和收复南京。后随部队开赴东北,曾任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五团二连少尉指导员。因不愿参加内战,沈阳解放前夕脱离部队,后进入鞍钢耐火厂做工人,一九八八年在沈阳低压开关厂退休。 朱洪海,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做过图书馆管理员,电视栏目策划、编导,图书编辑。先后策划出版了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1944—1948我的战争》等口述历史类图书,走访过大量远征军抗战老兵。本书系后者的修订版。
目录
前言 那时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第一章 第二次远征,保卫中国生命线
第一节 不打败日本鬼子,那就没有出路
在军营唱共产党歌曲都没人管,《太行山上》《延安颂》《延水谣》我都是在那儿学会的。街道上挂着抗战的宣传照片,这边是蒋介石及何应钦、陈诚等高级将官,那边毛泽东、朱德、贺龙的照片也都有,这些照片在工厂、学校、街头到处都有。那时候没想太多,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也都不知道,不知道他们之间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节 国民政府腐败
当初一些人很郑重地劝我不要从军,现在人家担心的事发生了,韶关师管区在我们出发时就把我们当猪仔卖掉了。补充团已经来接收了,我们当时就不干了,跟他们打了起来,接收的营长正在讲话,大石头就飞过去了,又不知道从哪儿请个上校来压我们,还是石头见面,不跟你谈,补充团就不去。
第三节 我们就想着去拼
当时中国是很困难的,连武器都没有,就是有枪也没有子弹,我听老兵说,打一枪,子弹壳自己还得捡回来再上交,就是那么困难。
第四节 不管哪儿失守,起码我这儿不能失手
马拉关的正面是打不下来了,日军已经把阵地摆好,上来就和你决一死战,打得很困难。廖耀湘命令师参谋长刘建章,领着六十五团一个加强团迂回出击,他让刘建章告诉团长傅宗良,就是给我攀悬崖走峭壁爬树藤,无论如何也要插到十八师团后方,从后面发动攻击。
第五节 我们少年兵
廖耀湘当军长后视察我们,给我们讲话时提出要求,说你们要练到什么程度?一支步枪装五发子弹,弹膛里压一发,就是六发,你的三○式步枪五分钟内要打出六发子弹,这六发子弹你要消灭五个敌人,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第六节 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
射击训练我们还拿钢盔做过比较,英国钢盔、日本钢盔、美国钢盔都放在一百米外,瞄准了打,看哪个钢盔的钢好。英国钢盔最不好,打中了肯定就能打穿,日本的要打偏了,子弹就滑走了,美国的钢盔最好。
第七节 中国军队在世界上是一支能打的军队
进攻和平必须先攻占一座大山,本来是英军的任务,但他们久攻不下,主要原因是他们只用炮火轰人不往上冲,这种打法是很难奏效的。二十二师接下任务后,交给六十六团负责主攻,六十六团进攻时,先用炮火把日寇的火力点和工事摧毁, 然后步兵一个冲锋就给拿下了。
第八节 不是为了蒋介石,是为了国家
中国人没文化,没受过更多的教育,不一定懂得更多的道理,但是不当亡国奴这种民族精神,这种很淳朴的爱祖国精神,武士道精神真比不了。我们有个同学就讲,武士道就是宁死不投降,就是杀人很凶,但我们不杀人。蒋介石说日本武士道精神赶不上黄埔精神,我觉得他说得不到位,是赶不上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九节 印缅抗战,是我一生里最可贵的
驻印军前后死了七八万人,埋得过来吗?许多尸首一会儿就没有了,蚂蟥和蝼蚁都给吃掉了,就剩个白骨。死了就死了,什么待遇也没有,谁死了都白扯,弟兄们在当时哪知道?政府事后什么都没有做,这个理是说不通的。战争太残酷了,有的时候我就想,死伤的战士为啥这么拼命,就是为了民族解放,为了祖国,一点奢想都没有地一往无前,但他们的结局却是很悲惨的。
第十节 打到东京去
廖耀湘、李涛、傅宗良、刘建章、赵霞还有熊杰这些远征军将领,都不是大老粗,他们受四书五经熏陶很深,个个都能讲一番。他们对抗日战争的结局是有抱负的,不是认为我们肯定不行肯定完,而是要跟敌人拼到底,到底是鱼死还是网破,要到最后才能有个结论。
第二章 中华民族到底站起来了
第一节 深信历史不会把你们忘记
学生大队在缅北一共是四个连分配下去,现在都调回来,只编了两个连加一个战防排和一个通讯班,缺了将近四个排,再一查广东同学就剩三四十个了。大家就疑惑,那些人都哪儿去了?起码还缺三个排差不多有一百来人,有四分之一的人没回来。
后来有人说,没有了,就是都留在缅甸了,但留在缅甸的不是人,是他们的白骨,战死了。都补充到步兵连去打,必然就有牺牲。
第二节 咸盐水就饭
李德威说不是我给你们咸盐水,是那点钱只能吃咸盐水。我说放屁,那你怎么没喝咸盐水,我们就喝咸盐水?他很生气,你们这是干什么,造反啊?我说造反怎么的啊?李德威带着左轮手枪,他伸手摸摸手枪。我们每个人平常腰里都带把刺刀, 我说怎么的,你还敢把手枪拔出来?拔出来我就下你的,不信你就试试看。
第三节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胜利了,“八一五”光复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我们还在安江小龙田。我就把机关枪捧出来了,先头没敢放,营长脾气不好,我想这个事不能带头。后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自觉不自觉地都把枪背出来了,都上了子弹。那自豪的啊,怎么样,中华民族到底站起来了吧?小鬼子到底被打倒了吧?同学们,举起枪!
第四节 抗战胜利就是中国内战的开
我说:“浦口怎么了?”他说:“昨晚打了一宿,新四军向这个排进攻,我们伤亡二十余人。”那时,我们的部队跟谁打仗都是不会投降的,就是跟他干。可是打了这么一仗,回来情绪这么低落,大伙都想不通,刚跟日本人打完啊,自己人就干起来了,那就是说这个内战,必打无疑了。
第三章 东北,这场真正太残酷
第一节 开赴东北
上船了也不知道要打内战.就以为日军投降了,去东北就像到南京一样,去把日本人的武器、士兵全部接收过来,就这么想的,对中国当时的形势不了解。
第二节 沙岭最残酷
民主联军的士兵对地形、地物全不懂,也没什么像样武器,就是很勇敢,哗哗往上冲。人多到什么程度?像潮水一样,这拨倒下去了,又一拨就冲上来了,打机关枪都来不及,重机枪子弹打完以后,不得再搬出一箱子弹来续上吗,就这几秒钟也不行,那人就像潮水一样一个浪头就上来了,打到这个程度。
第三节 为啥要打这个仗
打得死尸遍地到底是为了什么?共产党说是为了农民翻身,蒋介石说为了统一中国,那我们为了什么?就那么玩命?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我们应该建设祖国,应该得到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第四节 第一次脱离部队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脱离了部队,脱离了战场,我就干净了,起码参加打内战就没有我的份儿了,就是这样想的。
第四章 我要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一节 我发动了鞍山“五一八”学生运动
“文革”时,调查人说,你打着红旗反红旗。这个结论也是我不能接受的,我领着学生罢这个课闹这个学潮,没有什么政治目的,没有说我要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那时候我还没有这个觉悟。我就是不平则鸣,看不惯了,振臂一呼就喊一喊而已,没有政治目的。
第二节 逃亡
我坐在会议室里,门口就有站岗的,中午的时候,站岗的也没有了,就剩我一个人。我合计去你的吧,我还在这等你上班啊,从窗户跳出去我就走了。这是头一次,没啥害怕的,无所谓,兜里揣着癞瓜手榴弹,急眼了一拔一松手就爆炸了。
第三节 活着就是为了一碗饭
六十五团驻扎在本溪的工源附近,到了他那儿是蛮招待,他也没啥嗜好,不嫖不赌、不抽烟不喝酒,我来了买几个鸡蛋,加点菜,吃大米饭。那以后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基本上就是六十五团开拔到哪儿我就到哪儿,跟着部队能保证吃到饭,每次都是投靠朱富华,这个人很忠厚,很够意思。
第四节 那时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一年来受尽了苦头,要种地没有田,做买卖没有本钱,教书人家不留我,要做工找不到工作,那么大的鞍钢还关着门呢。当时是工厂倒闭、商业凋零,根本没法生存,想回广东老家,亲人也都四分五散,没有依靠。在外流浪经常挨饿,时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只要有一个打工的工作,能够维持生活我都愿意干。但一年多下来,各种办法都尝试了,还是找不到出路,最后只有一条路,回部队混口饭。
第五章 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第一节 少尉连指导员
三排的一个下士副班长把老百姓大门门板拆下来了扛着走,让我看见了,我说你扛门板干啥?他说当床铺。我说不是睡炕吗,用门板干啥?他说住不下。我说你把门板拆掉了老百姓不冷吗?晚上进风怎么住人?送回去。他慢悠悠的不太愿意,我那时年纪轻,感情抑制不住就打了他嘴巴,命令他赶紧送回去。他的副排长就来找我,说那个班长拿门板被指导员打了,你为什么打他啊?我说我不但打他连你都打,你问我这个事我就打你,也给了他两个嘴巴。
第二节 打死六十军,跑死新六军
新六军是机动部队,哪里有情况就到哪儿增援,那就让你跑,东一下,西一下,没有工夫休息,不等你休息,那边又有情况了,你不是机动吗?哎呀,跑了七天七宿都没怎么睡觉,最后什么情况?那天晚上,冰天雪地,说休息一会儿,我站在那儿就睡着了。把我们累屁了,够苦的。
第三节 从大腐败到小腐败
卫立煌来了以后,向蒋介石保证东北部队供应不用中央解决,我们自己解决。拿什么解决啊?你势力范围能达到的就这么大一块儿地方,根本不可能,最后就把征粮这个任务推给一线部队,怎么执行?征就是抢啊。
加重老百姓负担,那老百姓就反对你,就加速你的灭亡。
第四节 战火中的婚礼
路上刚好碰到韩建业,我把情况跟他一讲,他说:“你结婚呗。”我说:“不行吧,这兵荒马乱的。”他说:“就是因为兵荒马乱才要抓紧结婚。”我说:“我这刚训练完,兜里也没钱啊。”他说:“我有。”他就给我拿了那么一摞子钞票:“来来来,给你,拿去结婚去。”我说:“我得征求一下人家意见啊。”他说:“你去征求吧。”我就去陈连长家里找洪乃良,我说:“他们都建议我们结婚。”她说:“那就结呗。”
第五节 第二次脱离部队
骆营长说,你领一个排做前卫去征粮。我说谁给钱?征回来再说。我说我不干,你们不给钱那不是征,那是抢,该去的还不敢去,让我这个指导员去,我才不去。他说不去不行。我这人挺犟,我说我还不干了呢,一赌气撂下电话我就上沈阳不回去了。
第六节 又来征粮任务了
陶团长说,传令兵,找黄指导员来,叫他跟着一营去征粮。那时候他们还是叫我指导员。陶逸的嗓门挺大,我听到他在楼上喊,就进屋拿衣服,日本房都有个后门,前门传令兵来喊我,我从后门就走了。我就是这个性格,让我征粮我不去,实在不行我就走,不想打这个战争我就跑,一般人不敢,他们没有我这个胆量。
第七节 这是一场非输不可的战争
何玉书对一营营长骆鸿武说别打了,不用打了,找谁也找不到,指挥官都哪儿去了?电话通知各连、各营,不打了,共产党来了就把武器放下。新六军、新一军、新三军都有好多部队根本没垮,甚至都没有打就完事了。
第八节 第三次脱离部队
我问连长何觉:“怎么样,你走不走?有什么想法?老弟是要走了,我不干了,往虎石台去我不去,我说你是去还是下来?”他犹豫,当时没表态。我说:“去虎石台白扯,没用。你要走,现在就跑,不跑你就是俘虏,去了也白搭,补充到上面,打两个子弹就给你消灭了还打什么打?廖耀湘领西进兵团那么多人都报销了,廖耀湘被俘,郑洞国也完蛋了,你那么几个人你跟谁打啊?沈阳守不住,你不走我走。”
第六章 从军这五年,影响了我一辈子
第一节 解放军官教导团
路上才看到解放军大队人马缕缕行行往沈阳来,那时候他们旅长以上的指挥官都坐小吉普了,原来都是我们的小吉普。中午饿了,就坐在公路边上吃块窝头充充饥,吃完再走,他们也不理我们,我们也不管他们。
第二节 新二十二师这些人
我不愿意参加这场战争,是觉得当兵好像是战争工具似的,最后自己弄得怎么样都搞不清楚,可能就没有了。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