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银行/投资
-
直通北交所张冉静,徐静静,林凌山 编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的设立为中小企业打通了一条重要的直接融资通道。同年11月,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EMBA同学、校友联合发起北交所直通车项目,同时连接行业内优秀服务机构,共同为“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赋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进入国家高质量发展跑道。《直通北交所》由中关村成长型科技企业互助促进会(简称中成会)北交所直通车项目组成员共同写作而成,结合案例分析与实务细节,是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创始人及联合创始人、股东、高管、财务总监等人士系统学习如何在北交所上市的金融工具书。它结合监管机构颁布的全新制度文件规定,深入解读北交所上市的各个流程节点、申报文件要求及注意事项,并辅以审核案例要点分析,提供务实、有针对性的指引和建议。
-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助推新发展格局构建杨伟中 编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卡点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高度重视首都科创金融发展问题,组织开展了跨部门联合研究工作,围绕“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助推新发展格局构建”这一主题,分别针对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创业投资机制、金融科技监管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鼓励创新投资、促进技术进步与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参考。
-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研究龙海明 著消费信贷是推动经济“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运行的现实基础和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基础上,以商业银行为考察对象,从业务发展、经营效益和安全管理视角,揭示了其消费信贷业务的运行机制。包括产品定价和绩效评价机制、市场营销和业务创新机制、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机制。在借鉴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消费信贷定价模型;构建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优化环境的现实需求,设计了较为适用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从稳健经营要求着眼,选取了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对消费信贷业务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进行实证检验;以现代营销理论为依据,构建起适应新的业务发展需要的消费信贷业务营销机制;将创新视为发展动能,构造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产品、渠道和运作模式创新机制。期望以此为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营提供有益参考和方法借鉴。
-
信用革命陈红珊 著信用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石。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的信用评级是其核心。 ²??为什么说信用评级是资本市场“看门人”? ²??国际信用评级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建立话语权的? ²??为什么说独立、透明是信用评级的重中之重? ²??中国的信用评级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挑战? ²??发行人、承销商、投资人如何看待信用评级? ²??对普通人来说,信用评级有什么用? 在本书中,拥有13年国际、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管理经验的陈红珊女士将首次从业内人士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为大家一一解答。在书中,陈红珊女士还将分享她所亲历的全球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中资美元债和国际信用评级在中国的十年大牛市,提出了如何推进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改革的建议,以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信用评级行业涉及的参与方比较多。良好的信用文化不但需要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市场参与方,包括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基础设施机构等一起努力。只有打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生态环境,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地发展。——贝多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
大数据背景下农户网络借贷的信任机制构建研究陈熹 著本书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为基础,以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地研究了新时期三农问题中的金融扶贫问题。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支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细致地讨论了在网络信贷的“去担保化”模式中如何构建信任机制,以便更好地整合线上社会资本和线下社会资本,提高农户网络借贷效率与防范风险。
-
证券投资精进杨润曦 著本书是针对有一定理论基础、熟悉和了解证券市场的普通读者以及新入市投资者编写的,以突出对基本制度的理解,强化对市场规则的应用,培育理性投资理念为目的,是注重投资实操性的通俗读物。学习本书知识内容,可以加深读者对资本市场、交易制度和规则的理解,有助于引导投资者正确把握理性投资和树立价值投资理念,科学防范投资风险。
-
股市财务自由之路董建锋 著《股市财务自由之路》由三部分共六章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介绍资金积累阶段的四个操作体系;第二部分讲解滚动操作的本质逻辑、三类买点和三类卖点;第三部分讲解大资金的运作方式。全书语言简单直接,易学易用。核心亮点如下:1 建立适合不同资金积累方式的四个操作体系,通过分时级别的短线操作,使资金快速增值。2 将资金与各操作级别合理匹配,按照“先大后小,精准买卖;降低成本,滚动操作”十六字方针,最终实现财务自由。3 分析滚动操作的本质逻辑,强调“股价走势终将完整”,并通过实例说明滚动操作才是财务自由的真谛。4 解析从月线级别到1分钟级别,将资金合理匹配,在各级别上利用买卖点操作匹配资金,完成资金管理。5 以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为核心,建立起三类买点和三类卖点,一法通则万法通,在各操作级别上统一使用。
-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学院 著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行业在过去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总资产、盈利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风险管理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但我们需要看到,证券行业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随着百余家证券公司的新业务、新产品不断涌现,风险也会随之积聚。掌握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熟悉全面风险管理操作、执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是证券公司平衡风险和收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只有具备优良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机制的证券公司,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为方便证券公司及时、全面、精准把握监管政策,推动证券公司接纳并贯彻“全覆盖、强穿透”的风险管理思维,更好地适应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各项要求,资本市场学院编写了《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本书对现行风险管理监管制度、自律规则进行系统性梳理和阐释,介绍证券行业领先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推动行业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本书站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五大风险类型,紧扣证券公司各业务种类、管理环节易出现的风险问题,结合常用的风险指标,从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出发,形成有针对性、有事实依据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金融科技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普惠能力研究陈铯,李明贤 著《金融科技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普惠能力研究》以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契机,找准长期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为“三农”、小微经济主体提供信贷等融资服务的能力不足而导致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突破农村商业银行基于传统信贷技术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局限,对金融科技能否和如何释放农村商业银行为“三农”和小微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为“三农”和小微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进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自生能力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网络经济定律、长尾理论等理论基础的阐述,并提炼出农村商业银行“普惠能力”的概念。随后描述并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沿革和现状,并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风险可控、成本降低、收益增长、支农支小覆盖面扩大、提升农村商业银行普惠能力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科技缓解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单位成本高,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惠”的融资服务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探讨了金融科技解决农村商业银行对“三农”和“小微”等长尾客户服务数量不足,从而提升对长尾客户服务的“普及”度的问题。农商行增加金融科技投入,能更好地助其规避风险,形成的线上网络能够降低前台交易成本、管理成本、运作成本等,从而提供更“优惠”的产品,满足更多“三农”和“小微”这类目标客户的需求。农商行的前端IT技术与中端和后端的技术支持能够精准识别和挖掘需要“普及”的“三农”和“小微”潜在客户,同时可保证已放贷客户的还款能力,有效拓宽对目标客户的服务覆盖面,从而形成“风险可控、成本降低、服务覆盖面扩大”的普惠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最后,结合对金融科技在创新实践中遇见的金融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不健全、金融科技相关人才储备不足、“三农”和“小微”客户难以接受和掌握数字金融产品、监管体系不完善、金融风险可能放大、客户利益易受侵犯等隐患,以及对金融科技提升农商行普惠能力的机理和实证效果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金融科技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循环可持续地提升普惠能力的对策建议。
-
敏捷银行的实践赵志宏 著本书从实践的角度,阐发了商业银行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商业银行如何与不断演进的现代科技创新实现互动,如何在保留金融中介本质的前提下实现自身进化,如何走向未来?本书揭示了驱动银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并用真实案例演示了敏捷银行进化的图景。敏捷银行的实践,表观的体现是建设从项目级、企业级、平台级到生态级的敏捷能力体系;其内在是以数字化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协同、进化的数字化敏捷创新架构为支撑,在坚持金融中介本质的同时,紧随科技生产力变革趋势,以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为主线,在形态上向生态银行乃至数字化银行敏捷进化,在业务模式上探索和实践全能银行;敏捷银行的实践以人才为资源,在内部持续推进业技融合,持续创新产品、渠道和客户服务,创新构建“面向生态的新一代开放式金融数字系统”,提升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