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银行/投资
-
科创金融黄金老本书对科创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本质与内涵做了界定,并系统性地介绍了科创金融的相关理论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从零开始学透可转债投资丁彦良本书从市场的发展讲起,介绍可转债的发展和概念,对可转债的相关组成指标进行详细的说明和介绍,重点介绍了可转债的核心组成指标以及几种可转债低风险的投资方法,让读者可以详细且深入的学习可转债的相关知识。本书共分为10章,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对市场的了解;可转债的发展和概念;可转债的各种组成指标,转股价,强赎条款,下修条款,回售条款以及其他各种重要组成指标;可转债低风险投资方法,低风险投资组合,精选投资策略,博下修策略,加强性防守策略;投资格局的养成和心态的修炼,投资过程中使用复利来使自己的收益不断的提高,用良好且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投资和生活。
-
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高曦 著.
-
捕获起涨点庞堃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各种技术分析手段寻找股价的底部确认信号或者突破信号,以期买在股价上涨的起点。其具体内容包括趋势底部中的起涨点、从K线组合中找起涨点、从K线形态中找起涨点、从成交量中找起涨点、从MACD、KDJ、BOLL等常用指标中找起涨点,从波段的角度找起涨点等。本书在讲解过程中,大量使用逻辑关系图、表格,以此让内容更清晰,并且讲解内容都配有相关的实例分析,让读者结合案例学习更有效,方便读者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
央企海外投资研究梁昊光 等著本书从海外投资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央企海外投资现状、央企落实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与管控、管理体系建设与金融体系创新、国际投资争端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地研究央企海外投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书中既有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有标志性工程与问题项目案例分析,还就东道国投资安全环境和金融创新等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关于“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建设等话题的探讨,为中国企业更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
-
对外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研究白思达本书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商品贸易和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避税问题进行研究。
-
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研究郭江山 等本书主要探讨了绿色金融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与应用。全书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金融错配、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的内在关系。第二部分,在环境规制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碳排放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的关系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第三部分,在阐述中国绿色信贷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第四部分,研究绿色基金发展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渠道机制与调节作用。第五部分,分析绿色债券对银行盈利影响的作用机理。 本书适合从事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研究的工作者以及对绿色创新感兴趣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阅读,也可供经济领域与企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
金融市场相依性建模与风险测度研究佘笑荷《金融市场相依性建模与风险测度研究:基于GARCH-EVT-Vine Copula模型》以理论综述、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展开研究,以金融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在极值理论、Copula和Vine Copula理论、金融时间序列理论的指导下,借助R软件和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工具构建GARCH-EVT-Vine Copula模型。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热点和难点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该模型在金融市场相依性建模和高维投资组合在险价值预测方面的表现。
-
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管理聂广礼 著信贷结构在信贷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书主要阐述信贷结构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以及商业银行需要如何优化信贷结构。本书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信贷组合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管理的经验教训和目前的实践。第二部分聚焦于前端即投放阶段的信贷组合管理,主要介绍了两种组合管理的方法:一种是基于相关关系的组合管理方法,并从行业维度进行了分析;另一种是基于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的组合管理方法,并从行业、区域和客户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贷后主动管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特别是基础资产的选择和证券化的收益成本。本书可供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经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材料。
-
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马勇从国家金融管理的角度,如何把微观和局部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维护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本书沿着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性框架,对宏观审慎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调控工具和调控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至宏观审慎的信息基础(早期预警系统)、政策协调和方法论反思等相关议题。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用于理解宏观审慎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的基本框架,并对其中的基础事实、基础理论和关键要点进行概要式的梳理、总结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