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
上海市志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本卷主要记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海地区银行业发展变化、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历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银监局对上海银行业进行监管的概貌、轨迹和特征。本卷以概述和篇下无题导言作全貌概括和溯源,以10篇正文对银行业负债和资产、中间业务、机构、监管、信息化、从业人员、人物等方面内容展开叙述,对正文无法系统阐述的与上海银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银行业的改革与创新、外资银行的引进和发展、上海银行业世博金融服务以及银行同业自律建设与行业服务等内容,特设4篇专记予以记述。
-
货币金字塔尼克·巴蒂亚(Nik Bhatia) 著,孟庆江 译世界变化越剧烈,越需要稳定的坐标系。在这个黄金、纸币、数字货币、加密资产并存的世界里,能够有预见性地驾驭货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作者尼克?巴蒂亚用“分层”的框架和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追踪货币体系的演变,解释人类为什么用信用货币体系代替金属货币,揭示不同层级货币隐藏的秘密,条分缕析地将迷人而复杂的货币历史呈现给读者。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未来走向,清楚自己的资产位于货币的哪一层,从而在各层货币之间游刃有余地配置资产。
-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徐涛 著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归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运用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研究产业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共包括七章。首章和第二章分别是绪论和文献综述。第三章对经济新常态的背景避行分析,并梳理产业结构影响汇率的主要机制。第四章在局部均衡视角下,考察产业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第五章研究汇率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机制,为一般均衡分析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第六章在一般均衡视角下研究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复杂影响。第七章是对策分析。
-
货币金融学翁舟杰 编《货币金融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金融学类专业知识体系的核心课程。本教材以金融的四大支柱: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调控为主线展开。教材体系以货币与货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为起点,以金融市场运行、金融机构营运、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操作为重心,揭示金融的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制度安排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掌握货币与货币制度、利率与汇率、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等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深入理解金融体系的构成和运行原理及规律,搭建起良好的金融知识架构,初步具备理解并分析金融问题的能力。
-
抵押、保证等方式下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比较研究王淅勤 著《抵押、保证等方式下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比较研究》将围绕着信息结构、风险要素结构两个核心,对抵质押、担保方式下信贷风险控制比较研究,旨在从商业可持续的视角寻求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破解之道。主要:小微企业贷款方式的事实性统计与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深度解析;运用风险问题分类对信贷风险控制策略理论解析;抵质押、担保方式下的风险要素结构特征、对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实际的化解之策;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和传染病模型的基本思路分析问题,对风险源与流进行了梳理,深度解释其发生与传递,运用传染病模型理论解析了风险应对策略;对风险控制中的动态观与权变思维进行了理论归纳。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信贷模式在信息获取、风险控制中各自的优势,主张银行结合自身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及可能的合作借鉴引入不同模式的互联网金融。
-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研究史燕丽 著我国银行业在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系统研究尚付阙如,现有的少量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流动性风险的评价及其度量等方面。本书选取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绩效为研究视角,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定性与定量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对银行绩效及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构建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指数来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进而研究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机制的监管措施。(2)研究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效应,利用局部调整模型对比分析《巴塞尔协议III》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和传统的衡量银行资产负债表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贷款与核心存款比率LTCD的调整速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两个指标在概念构成与理念上具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后对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有限,整体上不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产生太大影响,是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流动性风险监管手段之一。(3)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对于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进而有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性地提出了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水平的概念,并且基于银行绩效视角为研究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检验的新思路。(2)首次采用局部调整模型对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对比研究,即通过构建局部调整模型来估算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的调整速度和贷款与核心存款比率LTCD的调整速度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3)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验证了实施《巴塞尔协议III》时,可根据银行资产规模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的监管标准,即对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
-
国际组织志曹慧 著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是在欧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成立于1991年4月14日,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冷战后中东欧国家的重建与复兴,支持其向市场经济转型。2016年1月,中国正式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第67位股东成员。本书系统介绍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行动领域、与中国的关系及其前景与展望等,对读者了解该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世界货币上的中国印记杜晓建 著全书从小切口展示中国援外项目的历史,辑拟收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30多个国家60余枚纸币,分为架桥筑路篇,港区建设篇,地标建筑篇,工业基础篇,文化科技篇等五个篇目,分别以外国纸币图案上的中国援建合作项目为内容素材,简介项目背景、概括和外交意义。全书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图片为作者个人私藏的外国钱币实物,用珍藏历史的角度客观呈现60多年来中国援外的不凡历程。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著《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的主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货币国际化”。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双循环新格局、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突破口,总结了双循环支持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并深入探讨了以贸易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以离岸场促进双循环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内循环是货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外循环则是货币国际化的实现手段。应构建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循环,并在建设国内消费市场、掌握关键技术、本币优先、提升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充分发挥双循环新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
-
货币政策外溢效应视角下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需求研究曹春玉 著本书基于货币政策外溢效应视角,将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需求纳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整体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维持金融稳定的理论机制及动态调整。研究从静态测算到理论建模、从理论建模到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到实证检验,较为全面地分析研究外汇储备金融稳定需求的理论机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动态调整、外汇储备规模从传统交易需求到金融稳定需求的结构转型、以及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及本币靠前化带来的本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