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紫云英理论与实践
作者:林新坚 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01
ISBN:9787511615718
定价:¥8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紫云英理论与实践》浓缩了编者林新坚、王飞、何春梅所在的研究团队8年来在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将相关论文汇编成书。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紫云英研究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第二章介绍紫云英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分子评价、新品种选育以及种质创新利用;第三章从水肥管理、根瘤菌剂匹配应用、套播技术介绍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第四章从套种紫云英后水稻减量施肥、提高稻谷品质以及紫云英菜用与饲用研发等介绍紫云英生态高值利用;第五章阐述紫云英对难溶性磷的影响,以及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稻田碳、氮生态过程等响应。附录部分为紫云英绿肥种植及利用技术规范、品种选育研究与生产技术挂图。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不仅对福建紫云英绿肥种植、利用与发展作了较系统地研究、分析与探讨,还展示了编者所在团队近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该书可作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农业生产及相关绿肥产品研发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有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本、专科学生(包括理、工、农、林、环境等相关学科)的课外读物。
作者简介
林新坚,1955年7月生。福建永泰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首批“百千万”人才。福建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应用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土壤培肥和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等研修。主持与参加国家、省部级及中外合作项目20多项;在《微生物学报》《生态学报》《作物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专著3本。副主编专著2本。主持或参与项目获得的主要成果有: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育成并通过福建省新品种认定4个。制定省地方标准3项。
目录
第一篇 理论研究与对策
紫云英研究进展
福建省紫云英种植利用模式研究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紫云英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福建省绿肥作物发展历史、现状与对策
第二篇 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
紫云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不同紫云英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不同紫云英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子扩繁技术
建阳市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闽侯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研究
长汀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紫云英新品种(系)在闽侯地区适应性研究
紫云英磷素养分高效利用品种筛选
菜用紫云英品种筛选及高效施肥模式探索
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紫云英ISSR引物的筛选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基于ISSR—PCR开发紫云英SSR引物与种质资源鉴定
利用ISSR分析紫云英品种遗传多样性
紫云英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在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第三篇 高效栽培技术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与接种根瘤菌对黄泥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两种方法比较紫云英根瘤菌匹配性能差异初探
紫云英与黑麦草混播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
不同土壤田间含水量对紫云英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缺磷对紫云英根系分泌物产生及难溶性磷活化的影响
第四篇 生态高值利用
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氮钾肥运筹方式对单季稻生长的影响
相同紫云英翻压量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合理施肥方法研究
紫云英还田下水稻适宜施肥量研究
菜用紫云英“闽紫7号”嫩茎叶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菜用紫云英品种嫩梢产量与营养卫生质量分析
紫云英草粉替代部分全价配合饲料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第五篇 生理与生态过程
不同紫云英基因型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分析
不同紫云英基因型对难溶性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养分累积及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还田对中稻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亚热带单季稻区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有机碳和养分释放特征
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
华葵中慢生根瘤菌培养基优化及高密度培养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匹配对结瘤固氮的影响
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附录
附录1 福建省地方标准——紫云英绿肥种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附录2 福建省主要紫云英品种(图版)
附录3 福建省紫云英栽培利用模式(图版)
附录4 福建省紫云英栽培技术(图版)
紫云英研究进展
福建省紫云英种植利用模式研究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紫云英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福建省绿肥作物发展历史、现状与对策
第二篇 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
紫云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不同紫云英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不同紫云英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子扩繁技术
建阳市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闽侯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研究
长汀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紫云英新品种(系)在闽侯地区适应性研究
紫云英磷素养分高效利用品种筛选
菜用紫云英品种筛选及高效施肥模式探索
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紫云英ISSR引物的筛选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基于ISSR—PCR开发紫云英SSR引物与种质资源鉴定
利用ISSR分析紫云英品种遗传多样性
紫云英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在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第三篇 高效栽培技术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氮磷钾配施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与接种根瘤菌对黄泥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两种方法比较紫云英根瘤菌匹配性能差异初探
紫云英与黑麦草混播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
不同土壤田间含水量对紫云英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缺磷对紫云英根系分泌物产生及难溶性磷活化的影响
第四篇 生态高值利用
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氮钾肥运筹方式对单季稻生长的影响
相同紫云英翻压量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合理施肥方法研究
紫云英还田下水稻适宜施肥量研究
菜用紫云英“闽紫7号”嫩茎叶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菜用紫云英品种嫩梢产量与营养卫生质量分析
紫云英草粉替代部分全价配合饲料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和肉品品质的影响
第五篇 生理与生态过程
不同紫云英基因型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分析
不同紫云英基因型对难溶性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氮磷钾肥对紫云英产量、养分累积及种植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紫云英一次播种多年还田对中稻产质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亚热带单季稻区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有机碳和养分释放特征
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
华葵中慢生根瘤菌培养基优化及高密度培养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匹配对结瘤固氮的影响
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附录
附录1 福建省地方标准——紫云英绿肥种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附录2 福建省主要紫云英品种(图版)
附录3 福建省紫云英栽培利用模式(图版)
附录4 福建省紫云英栽培技术(图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