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2015考研政治必备考点背诵手册

2015考研政治必备考点背诵手册

作者:太奇考研政治教研组 编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01

ISBN:9787512415492

定价:¥1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一本优秀的考研政治辅导书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内容权威准确;第二,与考研试题高度相关;第三,实用性强。而本书正符合以上特征。首先,本书是权威的。本书以教育部“马工程”的“两课”教材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大纲》为基本依据,结合太奇教育10余年的考研政治培训经验,形成本书。本书的知识内容权威与效度并存。其次,本书是紧密结合考研真题的。本书在每个考点上注明了该考点的考查年份和命题情况,有利于考生了解本考点的重要性,用实际的数据说明考点的命题程度和频率远远优于生硬而主观地把考点分成几星级考点。并且,本书在考点之后还附有针对本考点的历年真题,不仅让考生明确考点是什么,是否重要,更让考生明确这个考点会如何命题。这样,从一个知识点就带领了学生从看知识点到懂知识点再到记知识点,并且知道该知识点如何考试如何得分,完成了对于考研政治学习的飞跃。故而,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识记的书,更是一本对接考试的书。再次,本书是实用性强的。本书不同于各类考研政治的复习全书,没有面面俱到、洋洋洒洒的编写百万字。考生对于考研政治的要求往往是“多快好省”,也就是得分多、复习快、效果好、精力省。故而,本书仅在纷繁复杂的考研政治内容中抽提最重要最关键的180个知识点,涵盖了考研政治学科的全部核心知识,是所有考生想要获取考试高分的必备知识储备。本书方便考生在复习的基础阶段了解核心知识,强化阶段进行内容背诵,冲刺阶段完成总结归纳。总之,本书在实用性上也充分考虑考生的需求。建议诸位考生以如下方式使用本书:首先,略读本书全部考点内容,达到对考研政治内容有大概了解,能在头脑中呈现宏观知识体系;之后精读考点并做考点之后的题目,对照答案和解析后重新看本考点内容进行巩固,将做错的题目标记;最后通读本书,将不熟悉的考点重新巩固,并将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以上思虑就达到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由知识到题目再到两者结合,完成考研政治复习中的实力和水平的跃进。本书由王哲老师规划和统稿,并由王哲、刘鸣、彭锋、谢景海和于会清老师编写完成。感谢以上老师的辛苦努力并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的辛苦付出。
作者简介
暂缺《2015考研政治必备考点背诵手册》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考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3、哲学基本问题
考点4、意识的产生、本质及能动作用
考点5、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考点6、实践及其本质含义、基本特征
考点7、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联系
考点8、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发展
考点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考点10、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矛盾
考点11、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质量互变规律
考点1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否定之否定
考点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
考点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偶然性和必然性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考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3、哲学基本问题
  考点4、意识的产生、本质及能动作用
  考点5、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考点6、实践及其本质含义、基本特征
  考点7、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联系
  考点8、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发展
  考点9、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考点10、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矛盾
  考点11、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质量互变规律
  考点1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否定之否定
  考点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
  考点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偶然性和必然性
  考点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
  考点1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
  考点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内容和形式
  考点18、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及其关系
  考点19、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归纳与演绎
  考点20、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分析与综合
  考点21、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抽象和具体
  考点22、四种辩证思维方法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考点2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考点2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考点2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考点26、认识的本质
  考点2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考点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29、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考点30、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考点31、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考点32、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33、真理和谬误、成功和失败
  考点3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考点35、真理与价值
  考点36、社会存在及其作用
  考点37、社会意识及其特征
  考点3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考点3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考点40、社会形态的内涵及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考点41、社会发展的动力
  考点4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考点43、人的本质
  考点44、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考点45、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考点46、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货币的产生及职能
  考点47、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考点48、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考点49、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考点50、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考点51、资本周转
  考点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考点5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考点5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考点5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考点5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考点57、人类解放的含义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考点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考点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考点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考点5、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考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8、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考点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0、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考点11、科学发展观
  考点1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考点1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考点14、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考点15、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考点1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考点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考点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考点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考点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统一战线
  考点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党的建设
  考点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考点2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农业
  考点25、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手工业
  考点26、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之资本主义工商业
  考点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考点2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考点29、发展才是硬道理
  考点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考点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考点3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考点3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考点34、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考点3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点3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考点3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考点38、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考点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考点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考点4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考点4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考点4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考点4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考点4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点4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考点47、人民民主专政
  考点4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考点4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考点5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考点5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考点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考点53、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点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基本特征以及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考点2、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考点3、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局限性和教训
  考点4、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指导思想、主要事业、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教训
  考点5、戊戌维新运动及其意义与教训
  考点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考点7、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及其意义
  考点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考点9、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考点10、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考点11、第一次国共合作
  考点12、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考点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
  考点14、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左"倾错误、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考点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考点16、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考点17、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基本原则
  考点18、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考点19、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考点20、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及作用
  考点2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考点2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考点2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考点24、中共八大、《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考点2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26、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点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考点2、理想信念的实现
  考点3、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与时代价值
  考点4、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与经济全球化
  考点5、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考点6、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考点7、世界观与人生观
  考点8、价值观、人生价值及其评价
  考点9、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考点10、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
  考点1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考点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考点13、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考点14、努力锤炼个人品德
  考点15、公共生活、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
  考点16、职业道德、恋爱道德与家庭美德
  考点17、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考点18、社会主义法律
  考点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20、宪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考点21、民商法律制度
  考点22、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与经济法律制度
  考点23、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考点24、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1、两极格局解体
  考点2、世界多极化
  考点3、经济全球化
  考点4、区域经济一体化
  考点5、综合国力竞争
  考点6、大国关系
  考点7、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考点8、地区热点问题
  考点9、西方新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考点10、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考点11、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12、南北关系
  考点13、南南合作
  考点14、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考点15、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考点16、中国对外工作新思路、新论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