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研究宋勇超,周广亮 著 著本书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CJL046)与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1-JCZD-25)资助。本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制约因素为切入点,融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全球价值链地位—投资模式—投资绩效”的分析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模式,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
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碳排放责任界定张云 著国际气候会议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焦点是不同经济体的减排目标和任务分配,背后隐含的是碳资源经济利益,其首要问题是碳排放责任界定。目前,国际碳排放责任界定主要采用生产责任原则,容易诱使发达国家转移碳排放并形成碳泄漏效应,导致其他国家可能要为此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本书利用不同方法测度全球贸易隐含碳,在对比分析、论证问题逻辑的基础上把碳泄漏效应纳入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改革之中;通过解析贸易隐含碳、碳泄漏效应与排放责任界定三者关系后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推导碳泄漏效应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设计碳排放“共担责任”界定新方法并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修正,同时提出动态优化政策建议。
-
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孟为,郭雪萌,李红昌 著《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影响研究》从“立足‘大循环’和打通‘双循环’”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视角,研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波动在我国企业境外并购中发挥的作用,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宏观层面的汇率水平变化、汇率波动幅度、汇率预期走势对微观企业境外并购行为及并购效率的影响机制,证实本币升值、波幅增加、贬值预期将促使我国企业通过并购途径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另外,汇率冲击下我国企业境外并购存在逐利特征,汇率升值虽提升了境外并购可能性及短期内会计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但汇率波动不利于并购方资源高效率整合及长期协同发展。 本书在微观企业行为层面提供了国家汇率制度改革与外汇市场发展溢出效果的理论证据,为监管部门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关注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互动关系与系统风险传染提供政策建议。另外,本书也将对企业提高并购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
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湖北自贸区营商环境建设研究张莉 著在研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书基于制度质量视角,分析湖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和建设路径,总结其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或地区(包括自由贸易区)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后,找出湖北自贸区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不仅对湖北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国内其他自贸区或地区营商环境建设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
跨境贸易的合规与救济案例剖析林倩 等 著本书由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和海关团队用心而作,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跨境贸易合规与救济的新动态;涵盖缉私、法制、稽查、加贸、企管、监管等多个海关业务领域,角度独特,立意贴切。内容包括AEO企业认证、海关监管新业务的合规风险、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争议、缉私与稽查的法律风险、纳税争议和行政处罚的争议解决途径、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救济、其他国家 (地区) 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及企业合规应对等。 集中回答了企业与海关之间发生纳税争议和行政处罚争议的各种法律救济途径;分析了跨境贸易各领域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方案;首次揭示跨境电商、出口管制、贸易摩擦和检验检疫等海关新监管领域的合规要点;触及揭示特许权使用费、转让定价、商品归类等传统领域的深层次业务争议;全面展示中美贸易协议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政以及 “双反” 贸易救济的程序要点和成功例证;大胆分析海关缉私和稽查领域违规违法案件的相关法律问题;从独特的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企业应对其他国家(地区)出口管制体系和合规要求等敏感问题。
-
供给侧改革下出口质量提升对产出波动的影响研究代智慧 著本书是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出口质量提升是如何影响产出波动的研究。经济波动是和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话题,经济进入新常态,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由于出口质量的提升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比较优势,可以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进而抑制经济波动,因此,研究出口质量提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仅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出口质量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寻找通过高质量发展战略减少经济波动的有效途径。本书从出口质量的新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出波动的来源,厘清出口质量提升影响产出波动的微观机制,丰富有关靠前贸易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
-
贸易地理网络研究贺灿飞 著本书基于全球-地方互动视角,基于网络思维和方法,探讨中国及其各省区的贸易地理网络形成与演化,并基于多维邻近性揭示贸易地理网络演化驱动力。我们将各省区基于出口贸易建立的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视为贸易地理网络。第一部分将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国际贸易数据系统探讨中国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赖性,分析中国在世界经济联系网络中的角色与地位演化。第二部分基于全球-地方互动视角从出口源地维度、出口目的地维度以及源地-目的地维度展示中国出口地理网络形成与演化。我们分别分析了农产品、ICT产品、机械制造产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品、纺织产品、食品以及中间产品的贸易地理网络。最后还分别探讨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地理网络。
-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刘宇 著本书旨在对目前在政策评估领域广泛使用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进行详细的介绍。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对模型的理论进行介绍,从模型的理论基础、构架方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模型展开剖析,并且对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型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重点集中于对模型的应用,精选了作者使用GTAP模型的经典分析案例,从若干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向读者充分展示模型的使用方法,并对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读。
-
经贸强国丁一志,余福茂 著流通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的经济领域。本著作旨在生动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流通业实践发展的光辉历程与经验启示,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业的具体发展历程,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流通业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同时系统梳理了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历史演化进程,并对我国地区的流通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流通竞争力评价理论体系,并首次全面测算了近年来全国及分省区市流通竞争力指数。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合作研究庞立东 编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在经贸、军事、能源、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合作。近年来,俄罗斯农业迅速崛起,在这种前提条件下,研究中俄两国的农业发展状况,分析农业双边贸易合作前景具有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内容:本书共六章,分别从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史与现状、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历史与现状、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业政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俄贸易关系、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建议等方面加以论述,建立CMS模型,采用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影响中俄农产品双边贸易的因素和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为中俄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