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
-
晚清华洋军品贸易的兴起与筹划费志杰 著武器是军队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极大影响战争进程。对于军事尤其是武器装备上极度落后的国家来说,引进先进武器,仿造武器,进而提升本国的武器装备水平,无疑是正途。中国是火药发明国,将火药应用于火器制造比西方早了数百年。但从明朝后期开始,军工制造发展缓慢,与西方火器的差距逐渐拉大。19世纪中后期,各资本主义统治集团为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将当时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和发明创造都引入军事领域,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在漫长的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不断用先进武器入侵中国的同时,又长期开展大规模对华军售。以舰船、火炮与枪弹及设备物料为主要内容的跨国军火生意,成为资本主义军事强国迅速积累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持续居于全球军火进口榜首的近代中国,实施长时段军品进口的内外动因是什么?军事自强伴随军品贸易是如何逐步展开的?财政上入不敷出为常态的清廷,如何为巨额军贸筹措经费?此类问题,在书中都可找到新的印证与解读。
-
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赵龙跃本书在剖析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完善、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公平竞争、数字经济治理、多边投资规则和国际规制合作等四大类直接关系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与中国产业调整、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但尚未形成多边协定的国际经贸规则问题,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提出了中国统筹国际国内规则、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策建议。
-
扩大非洲农产品进口与建设绿色通道研究肖皓,唐斌,许和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相继提出“中国决定扩大进口非洲商品特别是非资源类产品”,“中国将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非洲农业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非洲国家的主要创汇产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挖掘对非农产品贸易潜力,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进口产品来源、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又能优化对非进口结构,提升非洲国家外汇收入和就业水平,助力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本书丰富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并将对非农产品进口分为大宗农产品进口、“间接”进口以及“受限”进口3大类及12小类,以“非洲供给—中非流通—中国需求”为分析脉络,结合海关数据、调研案例、贸易政策等进行系统分析,围绕非洲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中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较高、中非物流通道不畅、非洲产品国内需求培育不足等方面归纳面临的市场难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并结合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制度创新情况注入中非农业合作新动能。
-
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的反垄断问题研究赵伟光 著新实证产业组织研究方法(New Empiric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IO)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产生的。简而言之,新实证产业组织方法是一种识别企业策略行为并对企业策略行为进行福利分析,进而量化评估反垄断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实证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方法的演进维度来看,尽管实验主义方法和稳健的统计推断已经成为实证经济学家的有力工具,但是它们与经济学理论的联系仍是间接的。如何精确地匹配经济学理论与观察到的数据是近30年来实证经济学的另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反垄断分析而言,构建在博弈论基础上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以及福利考察一直居于反垄断文献研究的核心地位。然而,受限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有关企业策略行为的竞争效应分析一直是实证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传统研究方法往往将企业策略行为视作“黑箱”,从而无法对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实证识别,更不能量化分析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竞争效果。这也就使得基于传统实证研究方法的反垄断研究无法为现实反垄断工作提供针对性的经验指导。这不仅限制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反垄断工作的开展。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双边就业效应研究柯尊韬 著本书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前期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回顾贸易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双边的贸易现状和贸易给就业带来的动态变化,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就业的实际,选取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和进出口贸易额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高质量贸易、合理控制物价水平和科学布局投资领域、积极宣传和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提出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融资约束下的汇率变动与制造业企业出口周旋著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加大,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备受关注。国际收支理论从宏观层面完美预期了一国货币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但对于企业来说,汇率变动是一种金融现象,其对出口的影响更应该从金融的视角去分析。本书从微观角度建立融资约束条件下的企业出口模型,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为企业选择出口市场提供依据,以改善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环境,获得更为稳定的出口市场。
-
贸易便利化、进口中间品与企业出口绩效程凯自WTO在全球倡导贸易便利化以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便利化行动,致力于削减这类“贸易非效率”问题,而且还在国内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但是在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企业出口绩效却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企业出口盈利能力下降,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低。为实现出口可持续增长,亟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出口潜力,为此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推出的《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该扩大进口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并强调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结合目前中国成为《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以后正进入贸易便利化改革新阶段的现实背景,因此有必要从进口中间品视角研究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本书所研究的企业出口绩效包含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所关注的问题是:贸易便利化是否会对企业进口中间品和企业出口绩效产生影响,如果存在影响,那么这两者是否又有相关性,即贸易便利化是否会通过影响进口中间品来影响企业出口绩效。
-
海外华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林春培,李海林,朱晓艳本书从海外华商研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着眼,基于优势、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三大理论,构建了一个关系模型,从资源视角出发,以海外华商的资讯、生产、关系三大类资源为基础,深入展开,探讨海外华商通过市场驱动、政府协调、民间交流三大机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大重点领域建设(包括:产业转型升级、人民币区域化、互联互通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和公共外交关系)的过程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为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利用华商资源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
图解顾佩军本书涵盖并融合了近6年来海关在跨境贸易管理领域推出的“全国通关一体化”“关检融合”“全面深化海关业务改革”以及历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大改革成果以及至2023年2月海关在跨境贸易通关管理方面有效实施的主要政策措施。
-
服务仪式中的品牌福祉卫海英,毛立静,舒丽芳正如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品牌福祉是企业发展的至高目标。服务仪式不仅具有实用、工具性的一面,更是满足消费者福祉愿望、表达价值与情感的途径。品牌是汇聚、传递、彰显符号的载体,恰当的服务仪式通过服务互动中的仪式行为和情感能量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印刻和认知更新,进而作用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深层次持续性的幸福感知—品牌福祉。《服务仪式中的品牌福祉》*次提出并构建中国背景下品牌福祉的内涵与结构维度,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视角,构建服务仪式的结构框架,明晰服务仪式的类型要素和分类标准,深入揭示服务仪式对品牌福祉的影响效应,促进服务管理理论、积极心理学、品牌管理理论三个领域的融合与发展,为企业实施服务仪式提升品牌福祉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