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便携版)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便携版)

作者:暂缺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1900-01-01

ISBN:9787506044646

定价:¥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重重危险。中国经济已经全面陷入衰退,通胀高企不下,制造业成本迅速上涨,产业升级遥不可及。第二部分谈的是如今的国企改革已经陷入停滞。因为我们给国企制造了懒惰的温床:它享受着巨额补贴,它无偿占有公共资源,它靠政策倾斜垄断市场。结果就是,国企拒绝改革,民企无路可走。第三部分谈的是金融系统问题丛生。因为我们的银行已成了最暴利的行业,我们的民间信贷被全面狙击,我们的股市创造性地引入国际板。结果就是,中小企业贷款无门,老百姓储蓄被稀释,无数股民被套牢。第四部分谈的是我们的民营企业节节败退。因为我们企业的税负重、租金高,我们陷入知识产权危机。结果就是,实体店全面消亡,洋品牌占领市场。第五部分谈的是中国经济改革路在何方。笔者给出答案:中国经济改革应重塑三大目标: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为此,笔者呼吁:重新明确国企的定位、有效监管国企,构建科学的预算体制、实行"国企分红、民企减税"的税负体系。
作者简介
  郎咸平,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孙晋,电视栏目《郎咸平说》、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宁夏卫视及第一财经《财经郎闲评》的共同策划撰稿人。曾先后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研究院(IHEID)
目录
第一篇 中国经济险象重重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总报告:衰退与套牢
  一、正在经历的衰退
  二、你敢不敢问自己:中国经济究竟靠什么在增长
  三、国有四大银行:你们还能挺住吗
  四、从铁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深陷债务危机
  五、从地方债到保障房:企业和股民被系统性套牢
  六、也许就要陷入日本式的三十年大萧条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烧了:诊断中国大通胀
  一、年初预言的"三个精准打击",楼市、股市、民企一一应验
  二、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机理
  三、猪肉告诉我们:物价再也不会降下来了
  四、中国式通胀下的中国式宏观调控
  五、货币超发究竟是美国输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六、控制中国通胀的四大建议   第一篇 中国经济险象重重  第一章 中国经济总报告:衰退与套牢   一、正在经历的衰退   二、你敢不敢问自己:中国经济究竟靠什么在增长   三、国有四大银行:你们还能挺住吗   四、从铁道部到地方政府:中国经济已经深陷债务危机   五、从地方债到保障房:企业和股民被系统性套牢   六、也许就要陷入日本式的三十年大萧条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烧了:诊断中国大通胀   一、年初预言的"三个精准打击",楼市、股市、民企一一应验   二、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机理   三、猪肉告诉我们:物价再也不会降下来了   四、中国式通胀下的中国式宏观调控   五、货币超发究竟是美国输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六、控制中国通胀的四大建议  第三章 当中国制造丧失成本优势   一、通胀之后,制造业岗位高端回流美国,低端转移越南   二、通货膨胀驱动生活成本快速上涨,结果工资在涨,收入在降   三、亚洲四小龙工资上涨之后不同的命运:日韩道路vs中国香港道路   四、日韩道路:工资上涨本来不是坏事   五、中国香港道路:泡沫经济摧毁经济结构,阻碍内地三大政策红包惠及底层  第四章 当保障房打垮房地产市场   一、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就差半步   二、为什么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可以高房价   三、房产税的错误逻辑   四、房地产调控的当务之急不是盖房而是排队   五、分房子和盖房子是一样要紧的事   六、应该创造条件,补贴公益组织提供廉租房,与政府廉租房竞争  第五章 产业升级不过是一厢情愿   一、经济高增长,却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二、我们会不会陷入拉美困境?基于韩国半导体和台湾光学产业的分析   三、广东"腾龙换鸟":传统产业,产业转移,还是产业升级?   四、台积电、广达、HTC,他们背后的台湾"代工革命"   五、中国式的产业升级就是"大跃进",产业振兴就是放卫星   六、十大产业振兴:竟然全上当了! 第二篇 国企改革陷入停滞  第六章 国企到底赚不赚钱   一、暴利是因为管理能力强,还是因为享受了巨额的补贴   二、国企高薪的迷雾   三、三桶油:不惜发动油荒、制造气短来排挤对手   四、汽车国企能垄断是因为能用谎言左右国家产业政策   五、出租车罢运背后:国有企业不光彩的角色  第七章 电力:以涨价替代改革   一、与中电联过招:电厂,你到底亏了没有?   二、厘清美国电力改革的系统思路   三、我们该如何变革中国电网?  第八章 民航:最暴利最爱延误   一、为什么机票这么暴利?   二、美国怎么靠改革降低票价?   三、为什么延误这么厉害?为什么航线又垄断又腐败   四、美国经验:打破官僚就能打破垄断,打破垄断就可以下放航线权   五、民航系统应将反官僚、反腐败和市场化进行到底  第九章 电信:又慢又贵又没活力   一、宽带怎么又是垄断又是造假?   二、三网融合:不如学学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怎么监管?   三、如此依赖iPhone对吗?回头看,3G 发牌是不是晚了?   四、该怎么改善我们的电信监管? 第三篇 金融系统问题丛生  第十章 民间信贷紊乱:谁制造了高利贷?   一、参与高利贷的不乏银行国企   二、高利贷是被一刀切整治整高的   三、聚焦吴英案:高利贷的源头是不让民资办银行,不让利率由市场决定  第十一章 银行信托乱象:谁来管好理财产品?谁来管好银行?   一、政策利好尽出,股市为何不反弹?   二、千亿存款去哪里了?不是股市,而是转身理财产品   三、本质的问题是不管怎么调控,保护的都不是储户股民  第十二章 国有银行是否会重演日本悲剧?   一、国有银行为何被洋评委唱空?   二、要了解华尔街,就要了解他们在日本韩国做过什么   三、警惕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破产模式在中国重演   四、中国银行业的深层危机:管理粗放、模式畸形   五、银行危机或殃及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三章 股市乱政:为什么我反对国际板?证监会该如何改革?   一、什么叫国际板?国际板就是重复中石油套牢股民的故事   二、国际板引入的又是另一帮国企   三、为什么外国交易所欢迎中国企业?   四、不破解"三高"难题,国际板也好不到哪里去   五、改革证监会:放权交易所审新股,废掉增发审批,学美国靠罚款为生 第四篇 民营企业节节败退  第十四章 淘宝大战背后:那些迅速消亡的实体店   一、网购的飞速增长反映了商家对低成本交易的渴望   二、开实体店铺太难催生了畸形的零售市场   三、香港日本的零售业都是为了繁荣个体户、促进就业   四、我们该怎么帮助个体户?  第十五章  达芬奇的眼泪:中国知识产权危机   一、达芬奇事件的本质是产业链危机   二、没控制产业链,是因为没控制知识产权   三、我们掌握的环节都是人家不愿意做的   四、最根本的问题是知识产权危机,最缺乏的是一套公平的市场经济   规则/ 第十六章 中小企业减负:为什么干打雷不下雨?   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敢接单   二、上海政府一片好心,两年努力盼来税改试点   三、本来想减税,实际税负却更重了   四、该怎么给小微企业减负? 第五篇 中国经济改革路在何方?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改革应重塑三大目标: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一、立足点不平等,先富无法带动后富   二、藏富于民就是要让大多数老百姓成为稳定的中产   三、以民为本,引进《吹哨法案》让人民自己保护自己  第十八章 只有改革预算才能实现藏富于民   一、财政预算的重点应从投资转到民生   二、因为不公开透明,预算就是给老百姓花了钱老百姓也不见得买账   三、我们的预算根本不叫预算,所以高铁狂飙、地方卖地   四、我们现在的预算状况和美国1910年前后差不多   五、以预算改革破解采购腐败的三大痼疾   六、打击工程腐败,改革政府流程刻不容缓  第十九章 国企改革:不可回避的任务   一、国企改革第一步:砍掉国企的"虚胖"   二、过路费的奥秘:国企钻了价格体系和反垄断的漏洞   三、铁矿石原油的猫腻:错在国企,还是产业政策?   四、电力改革只改一半的秘密:错在国企,还是过去改革的欠账?   五 、"走出去":国企不能承受之轻   六、预算、分红、限定业务、对民企放开准入,一样也不能少  第二十章 改革税制以实现共同富裕和藏富于民   一、连馒头都征税?增值税迫切需要引入藏富于民的理念   二、关税改革不能"嫌贫爱富"   三、个税改革避重就轻,需要二次改革   四、合理的企业税负原则:国企分红,民企轻税     结束语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