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业经济
-
数字创意产业主导技术形成机理研究张睿涵 著数字创意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本书深入挖掘数字创意产业主导技术的形成机理和动态规律,旨在构建主导技术形成的全新体系。本书首先搭建数字创意产业主导技术形成的MLP研究框架,再以动态竞争为视角,分别建立生态位层面、技术域层面和社会技术地景层面的数字创意产业主导技术形成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分别对三个层面的主导技术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并运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加以检验,以解决不同层面下主导技术形成问题,最终为促进我国数字创意产业主导技术形成提供政策建议。
-
创投网络与创新网络互动机制研究常红锦本书基于网络结构视角,将创投网络与创新网络互动划分为三阶段,研究二者的互动机理。概括起来,本书的创新性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分析创投机构与创新企业的二元互动过程出发,将研究拓展到网络层面,通过分析创投机构关系网络对被投企业资源获取和关系构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被投企业创新产出对创投企业关系构建的影响作用,厘清创投网络与企业创新网络的互动阶段,将创投网络与创新网络互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次研究创投公司网络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影响及创投公司网络中心性在此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完成T期研究。研究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及企业创新网络中心性在此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完成T 1期研究。研究企业创新产出对创投网络的影响及创投公司网络中心性在此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完成T 2期研究。最后通过案例验证创投网络与创新网络互动机理。本书的研究结论弥补了创投、创新网络研究的不足,有利于创投网络与创新网络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企业创新
-
环境规制下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研究邹韵本书从供给角度出发,以环境规制为条件,研究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的程度及效率。按照“理论分析——演绎推理与实证分析——对策提出”的思路展开论证。首先,阐述环境规制下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内涵、特征以及研究内容。其次,从进度和量度视角,量化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水平,识别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方法测度环境规制下中国各地区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程度及效率;运用收敛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程度及效率的收敛趋势进行分析;运用路径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路径。最后,提出促进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
-
扎实推进粮食主产区保粮共富有机统一阮金泉,王承哲本书围绕粮食主产区农 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会议主题 ,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 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深化农 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实践等不 同角度,提出了研究分析和 观点建议,本论文集的出版 将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实施、筑牢粮食安全根 基、激发“保粮”“共富”新动 能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 服务。
-
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特征、形成机理及优化研究刘妤本论著是对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空间进行深度透视的成果。区域物流网络是一个“点:线”系统,其中,地(市)为物流网络中的节点,物流空间运输联系为物流网络中的线。在当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透视分析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点集聚和线分异来研究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空间格局。成果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出发,在大数据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技术,选取多源数据,对西藏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特征、具体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优化的思路,为西藏区域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相应对策。
-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雷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 20 条”)提出从 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设计创新,“1 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1 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助推职业院校改革走向深入。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学者和业界关于会计是否被人工智能取代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1 X 证书制度的落地对财会类专业改革又带来了新的挑战。财会类专业如何应对新技术环境和新制度环境的变化将成为摆在各高校财会类专业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专业甚至可能面临“等则死变则生”的尴尬境地。
-
供应链集成服务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写组编著本书是一部系统讲述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商业模式迭代升级的作品。物产中大集团在深化混改的基础上聚焦主业优模式、聚焦客户谋创新、聚焦问题补短板,率先创立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业模式,成为公认的行业领军企业。在本书中,您能体会到物产中大集团布局“专而强”、研发“小而美”、管理“细而精”,更能看到物产中大集团一线人员一个个生动案例的真实描述。可以说,本书既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我国供应链集成服务探索历程的纪实著作,也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理论研究的珍贵史料。
-
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陶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然而,飞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经济增长数量的同时也应该考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于是,我们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如何利用环境规制的手段实现环境保护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共赢。本书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从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率、稳定性和持续性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测算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维度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而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在区域和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并分析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双赢提供经验参考和启示性建议。
-
现代海洋产业融资、理论、经济与策略周昌仕 等以中国现代海洋产业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本书遵循“问题提出—产业基础—金融支持—融资选择—融资实践—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典型融资方式用其经济后果(信贷配给、政府补贴)—典型企业融资分析—经验借鉴—机制构建——政策建议(财政资金支持、资本市场支持和融资保障)—研究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产业发展理论、金融支持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经济学理论,探索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历程与融资实践,运用统计数据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现代海洋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典型融资方式及其经济后果,结合典型企业研究现代海洋产业融资现状与问题,借鉴国外海洋产业融资的先进经验,构建中国现代海洋融资机制框架,探索如何构建和完善融资体系与融资模式,在公共财政资金支持、资本市场融资和融资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融资政策。
-
国民收入分周慧《国民收入分:理论溯源与实践发展》对古典经济学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变迁予以系统梳理,同时结合资金流量表等宏观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各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宏观走向和发展趋势,包括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趋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和国际比较、国民收入分配与有效税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消费效应,最后从再分配的视角对各国政府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功能和效果予以解读。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发展与时代变迁密切相关。客观把握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理论走向,是新时代创新和发展国民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原则。古典经济学创立以来,对国民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历经多重讨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古典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框架。工资和利润的边际生产力是新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实现生产与分配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现代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基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状态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理论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在顺应经济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将在不断深化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认识中实现新突破。针对国民收入分配相关实证研究近年来依旧有着新的发现。21世纪初,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引发持续关注,而自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上升,增长幅度超过3个百分点,表明全社会要素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有所下降,并且以三个数据来源估算的劳动份额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针对劳动份额的变动,按行业的分解结果表明,行业内劳动份额上升的组内效应大大抵消了增加值结构变动的组间效应,尤其是第三产业劳动份额的上升直接促进了全国劳动份额的提高。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增加值结构和行业内劳动份额的双重下降值得重视。按机构部门的分解结果同样表明,非金融部门的劳动份额上升是整体劳动份额上升的原因。针对住户、企业和政府的部门收入分配格局发现,2005年以来的十余年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份额下降明显,而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的收入份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住户部门收入份额仍然偏低且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份额偏高,考虑国有企业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政府部门的生产税税负是未来提升住户部门收入份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