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
达城记忆胡杰主编本书收录的范围系2012年至2020年底达州开展脱贫攻坚的文史资料,主要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丰硕成果,反映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和贫困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反映各县市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等特色探索的多种可行的脱贫路径。
-
深港科技创新口述史刘字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深港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而河套地区颇具传奇色彩,其历史和发展经历了太多的讨论、规划、博弈及争议,中央、广东、深圳、香港四方均参与其中,产生了很多富有智慧的决定和津津乐道的趣闻,也带动了深港后续的系列合作。为全面再现河套地区的前世今生,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邀请河套发展的亲历者——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回顾当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挖掘弥足珍贵的史料,为我们今天重新认识河套地区及深港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
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科学考察研究刘卫东,刘慧,温珂 等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科学考察的成果总结。本书聚焦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农牧业、工矿区、边境口岸、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振兴与可持续生计等内容,结合青藏高原山地区域特性、社会经济结构、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区治理结构和绿色发展模式等,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区的绿色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初步提出青藏高原区域绿色发展路线图,为建设美丽青藏高原、实现青藏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
聊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王志刚,杨宏力《聊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分为四篇:宏观经济形势篇、数字经济理论篇、数字经济实践篇和专题研究篇。其中,宏观经济形势篇回顾和总结了2022年世界、山东省、聊城市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并对2023年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数字经济理论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当前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数字经济实践篇主要分析聊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数字经济与聊城市产业深度融合、聊城市产业链数字化以及数字时代下的企业创新、智慧东昌建设等相关问题;专题研究篇主要是对研究院(中心)近两年来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包括:鲁西集团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实践、信发集团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乖宝集团产品创新、聊城市国企绩效管理等。
-
产业链政策赵芸芸 等本书聚焦产业链政策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产业政策的演进和面临的新问题。其次,又围绕产业链政策实践,梳理总结出各地方开展产业链政策实践探索的典型模式。再次,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主要特征、概念辨析等方面探讨产业链政策相关理论,并创新地构建了由产业链节点政策、产业链连接政策和产业链价值政策组成的理论框架体系。最后,针对我国产业链政策需要解决的产业链被动脱钩、效率低下、低端锁定和生态失衡四大问题,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提出加快构建我国产业链政策体系的建议。
-
生物医药强国战略研究曹慧莉 等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建设生物医药强国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已具备建设生物医药强国的产业基础。本书围绕实现生物医药强国这一核心目标,提出建设生物医药强国的重要性,分析生物医药强国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生物医药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介绍我国和典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梳理全球典型企业案例,在此基础上以指标体系为切入口,进行综合、分领域的对标分析,得出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我国建设生物医药强国的战略体系、路线图、战略支撑和保障机制。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提供参考。
-
中美经贸摩擦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沈伟暂缺简介...
-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冲击,山东省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奋勇争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山东省被国务院评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省份。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增长10%,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双提升。聚焦“十强产业”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加速形成,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实现蓬勃发展。不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积极承接科技部“氢进万家”“北斗星动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集中财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助推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计算、海工装备、氢能源等20多个领域跨越式发展。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评价3项改革试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力和引领力持续提升,有力支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19〕142号)部署,在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省统计局支持下,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完成了2022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相关工作,并形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沿用了2021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驱动,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及政府统计制度变化、数据可获得性等情况,对部分二级指标进行调整,并重新确立标准值,故本报告与2021年报告指数结果不具有可比性。《报告》评价方法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并引用官方权威数据。《报告》共分4个部分:部分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基本情况评价。包括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评价、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评价、区域科技创新总体特征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各级指标评价。包括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相关性分析和区域科技创新二级指标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析。包括全省16个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创新发展指标位次变动分析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内容。第四部分是附录。包括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报告》标题中的“2022”指的是报告发布年份,报告所用数据标注为“当年”的均为2021年数据;标注为“上年”的均为2020年数据。《报告》尊重原始数据,力求客观公正,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第5个年度出版的研究成果。《报告》得到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山东省统计局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资助。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报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界参阅中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加以改进。
-
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赵成伟,孙景兵,王海灵本书为突出区域协同创新理论对京津冀地区创新发展的指导作用,将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 外区域协同创新相关理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模式、结构特征、驱动因素以及发展目标等。实践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京津冀三地的科创资源分布情况,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协同创新现状并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
区域创新链质量形成机制及跃迁路径王文平区域创新链是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结构支撑,《区域创新链质量形成机制及跃迁路径: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在创新理论、灰色系统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将建模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入区域创新链质量管理领域,考虑区域创新链的多阶段、多目标及多资源协同性,从结构性和过程性视角,将区域创新链分解为知识创新、研发创新及产品创新环节,并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资源配置、产出全过程,以及各环节、各阶段间协同关系,界定区域创新链质量内涵,测算区域创新链质量指数,进而基于扩展灰色关联分析,识别促进性和抑制性关键因素,研究区域创新链质量形成机理。最后,针对江苏构建区域创新链实践,提出创新资源驱动与创新产出牵引等不同质量跃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