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
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冲击,山东省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奋勇争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山东省被国务院评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省份。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增长10%,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双提升。聚焦“十强产业”创新需求,布局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加速形成,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实现蓬勃发展。不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积极承接科技部“氢进万家”“北斗星动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集中财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助推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计算、海工装备、氢能源等20多个领域跨越式发展。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科技成果评价3项改革试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力和引领力持续提升,有力支撑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19〕142号)部署,在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省统计局支持下,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完成了2022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相关工作,并形成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沿用了2021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驱动,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及政府统计制度变化、数据可获得性等情况,对部分二级指标进行调整,并重新确立标准值,故本报告与2021年报告指数结果不具有可比性。《报告》评价方法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并引用官方权威数据。《报告》共分4个部分:部分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基本情况评价。包括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评价、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评价、区域科技创新总体特征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各级指标评价。包括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一级指标相关性分析和区域科技创新二级指标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析。包括全省16个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创新发展指标位次变动分析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内容。第四部分是附录。包括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报告》标题中的“2022”指的是报告发布年份,报告所用数据标注为“当年”的均为2021年数据;标注为“上年”的均为2020年数据。《报告》尊重原始数据,力求客观公正,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第5个年度出版的研究成果。《报告》得到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山东省统计局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智库资助。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报告》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界参阅中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加以改进。
-
河北蓝皮书康振海本书以服务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2022年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前沿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得出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研究结论。全书在概括总结2022年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对2023年全省经济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预判与展望。全书的主体框架由总报告、宏观视野篇、产业发展篇、区域创新篇以及专题探索篇五部分组成,全书内容涉及京津冀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财税经济、能源经济、外贸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数字经济以及开放经济等诸多领域。全书主要运用经济指标分析、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实地考察以及部门座谈和专家走访等多种途径,对河北省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方位、前瞻性与多角度的战略思考与深度研究。
-
京津冀蓝皮书叶堂林,王雪莹,刘哲伟中心与外围创新互动是提升中心城市创新能级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引擎。本报告紧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推区域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在理论层面明确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功能定位,从助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探讨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应用层面对京津冀创新群落、创新资本流空间和创新网络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绿色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其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要素集聚共享、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创新生态系统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
-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申明浩,杨永聪本书属于“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本年度是第三本,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担任主编。本报告分为总报告、数字与科技发展篇、产业篇、人才篇、合作篇、粤商篇,分六大专题进行了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安全进行分析;第二,从数字要素流动、数字经济布局、数据安全以及科技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数字经济与科技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第三,从集成电路、空港经济以及汽车产业等产业出发,分析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现状;第四,从境外人才引进、人才发展平台构建以及青年创业等视角出发,分析人力资源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第五,从粤港合作以及粤澳合作的视角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机制;第六,分析了粤商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湾区产业链虽然较为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对外依存度高,品牌优势不明显等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对当下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才以及粤港澳协同合作是现阶段大湾区实现协同发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的重要手段。
-
中国脱贫攻坚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组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持续与贫困作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贫困的艰巨任务。行政村是脱贫攻坚战的基层实践场域,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的主要活动均发生在村一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村级贫困治理实践是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及众多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的贫困治理实践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洪流,进一步带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因此,深入总结村级贫困治理的经验,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了呈现各具特色的村级脱贫攻坚历程和卓有成效的基层贫困治理实践,本书聚焦于原国务院扶贫办挑选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典型村庄,围绕这些村脱贫攻坚基期基本概况、脱贫攻坚投入、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脱贫攻坚成效、典型经验做法与启示等内容,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崇左市天等县道念村、百色市凌云县浩坤村、河池市天峨县五福村、来宾市武宣县和律村、南宁市上林县岜独村共5个行政村进行了研究。基于县村座谈会、农户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整理等途径获取的资料,本书力图客观展现这些典型村庄脱贫攻坚的基层实践和重大成就,总结探讨脱贫成效背后的基本逻辑,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诠释和解读,形成可资参考借鉴的村级发展经验,希望这些脱贫攻坚村级典型案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能够发挥参考借鉴作用。
-
华中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邓秀新,姚江林,青平《华中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聚焦华中地区食物可持续发展问题,梳理了华中地区食物安全现状,利用田野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食物生产意愿以及面临的困难,预测了未来华中地区食物供给和需求变化趋势以及食物生产国际竞争力,总结了华中地区在口粮种植、柑橘生产、淡水养殖、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良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后明确提出“构建一个体系、推进两个适应、补齐三个短板、使用五个抓手、谋求生产机械化与绿色化”战略设想。
-
中国脱贫攻坚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主要省份。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脱贫思路,因人因地施策,是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特征。河南省各贫困村的致贫原因,既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存在着普遍性。普遍性主要在于农村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员外流严重,家庭务农致富能力弱等。自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并严格落实中央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部署,使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家庭。同时,河南省各贫困村积极抓住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真抓实干,走出了各自富有特色的脱贫之路。在河南省各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兰考县的徐场村、林州市的庙荒村、嵩县的三合村和天桥沟村、唐河县的王庄村是脱贫措施得当、脱贫成效突出的五个典范村。通过河南省五个贫困村的典型经验生动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必要性、科学性及其伟大历史功绩,并为乡村振兴积淀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
郑州引领都市圈产业联动布局研究史丹 等 著暂缺简介...
-
郑州市打造国家第四方物流中心战略研究荆林波 等暂缺简介...
-
海南蓝皮书王惠平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全面总结了2021年海南省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政策支撑及其取得的主要成效;在产业升级、区域协同、事业提质、行业赋能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国改革开放示范意义的创新案例;对标国际高水平自贸港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科学规划和先进经验,查找差距;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整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海南实际,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