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
剩余价值转移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王智强 著本书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价值转形理论系统地阐述剩余价值转移的机制,以此为切入点和逻辑起点,揭示西方经济学普遍忽视的国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存在的剩余价值国际转移,结合详实的数据说明商品垄断与金融垄断引起的剩余价值转移,分析剩余价值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效应。运用价值转形理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转移机制,不仅能够体现价值转形理论的应用价值,而且为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还是成反比、资本积累规律、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经济危机等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视角,对于拓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研究,有助于认清西方经典贸易理论的庸俗性,有助于深刻认识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垄断资本的食利性,有助于从剩余价值国际转移角度理解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韩国经济与财阀企业发展李冬新,姜昊求 著韩国是中国的近郊,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之翼。中国已经成为韩国**贸易伙伴、**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国、**海外投资对象国。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了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的总和。韩国与美国、欧盟、中国均签署了自贸协定,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本书刊的主要内容包含韩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史、韩国发展模式与转型经验和韩国财阀经济三个主要部分,全面系统地论述韩国经济自战后至今的社会发展、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系统地总结韩国的发展模式和转型经验,最后还以韩国八大主要经济财团为主线,梳理其主要涉及的产业领域和国内经济活动、跨国经营活动和国际合作、未来发展方向等。
-
开放型经济原理和实务王志明 著本书系统性地阐述开放型经济原理,探究经济全球化的起因、结果和演化,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展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宏大图卷,分析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措施,揭示开放对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作用,总结中国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书立足实践,专章研究金融改革的框架思路,专章论述开放型经济和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解析体制机制障碍,并探索2020- 2030年 的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它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或专著,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原理与实践结合,政策与知识并重,论述与思考兼容。本书前三章“全球化的起因和结果”“全球化的演化和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宏大图卷”,体现了作者的大格局、大视野,使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外向型经济一开始就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其演化决定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面各章,特别是“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2020- -2030年的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等章节,既深刻体现出作者的政策执行者、经济管理者身份的特色,也体现出其思考、探索,不囿于既有政策和既成格局的精神。本书是在为苏州大学MBA学生授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给MBA学生开设课程的教科书。作者王志明这样一位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是主讲这门课程的不二人选;能够系统聆听这样的专家授课,既获得理论知识,更听到一线专家的实践体会,是同学之幸、学校之幸。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间或也到大学给学生做一些讲座,虽然不无裨益,但总是不够“解渴”。作者身处经济管理工作一线,与外向型企业、外资企业等接触颇多,同时又掌握政策方向,理解宏观大局,他的著作和课程一定会让学子们受益多多。
-
国别经济研究陈江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结人类经济的发展、准确认识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探索发展规律,在变局中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经济发展,在总结中外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由哪些要素决定的基本认识,并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勾勒出一个发展的模型,形成解释世界经济运行、各(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理论。然后,以此为逻辑线索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主要经济体,以及拉美、东亚和东南亚、中亚和西亚、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介绍;以此为理论框架对这些经济体和经济区经济发展历程、现实情况做出解释,对这些经济体和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短期、中长期未来进行前瞻。这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然后对各主要经济体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性分析与研究的国别经济研究方式,建立在作者长期从事对各大经济体和各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研究、多年为研究生讲授国别经济的基础之上。对于研究生学习国别经济,学者研究国别经济,乃至于国家吸取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 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 著,伍晓鹰 译《世界经济千年史》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在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下,以一个地缘政治的视角审视经济利益如何推动制度改进,进而惠及人类长期增长,同时以系统性的计量考察为基础,辅以有说服力的案例,挑战、评价和重建一些影响深远的定性分析假说。 在本书中,麦迪森对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在各个有关历史研究领域中发掘出来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诠释和分析(全部数据收入本书的姊妹篇《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一书中)。在此基础上,他从人口、资源、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以及以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新的探讨,也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 本书的问世是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和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本书不仅成为全球众多经济、政治和历史学者的案头书,也作为有说服力的观点和数据的来源,在有关长期经济增长和人类命运的重大辩题中被反复引用。它已经成为记录过去两千年人类发展轨迹的重要参考书和指导手册。
-
失去的制造业汤之上隆 著从硬盘存储器到智能硬件,从晶体管到冲水马桶,日本的制造业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这对追赶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企业又意味着什么? 战后日本制造因模仿创新与匠人精神而称雄于世界。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制造却与强势兴起的互联网与个人电脑硬件擦肩而过。 21世纪,日本制造面对蓬勃兴起的智能硬件市场望洋兴叹。 日立、东芝、索尼、夏普,在以往曾经强势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尽然一路溃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家居与工业互联网时代,日本是否又将错失机会? 本书站在一个资深半导体从业人员的角度,展现一部日本半导体制造业的几十年荣辱史。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王晓红,戚桂杰,齐海涛 主编《服务外包蓝皮书》是一部系统反映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该书从总报告、专题篇、行业篇、国际篇、区域篇、案例篇几个部分,对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特点、面临问题、未来趋势、发展思路等整体情况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分析研究。具有作者的权威性、视角的全面性、研究的系统性、理论的前瞻性和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广受业内关注及好评,并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成为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服务外包园区及企业用于指导和研究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文献。该书重点研究了“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欧盟、美国、印度的国际比较,综合“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进而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以及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专题篇研究了推动服务外包转型升级的主要思路,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及对服务外包的影响,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机遇,服务外包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中国服务外包交易指数;行业篇分析了金融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和云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际篇论述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地区)的服务外包现状及展望;区域篇包括了徐州市、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贵阳市、大连市、威海市等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案例篇则分享了东软集团和博彦科技的成功案例。
-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21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21》以2017—2020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增长、创新活动、绿色发展等为导向遴选出2312家符合导向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对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的群体特征、行业分布、区域表现、创新发展等进行系统分析,并追踪全国各区域瞪羚企业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本报告旨在为有关管理部门、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较为全面掌握国家高新区高成长企业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撑。
-
京津冀产业联动发展与协同创新研究陈诗波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产业协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在新时期要加快突破跨区域机制体制障碍,探索协同创新新路径,推出一批先试先行政策,促进三地产业实现真正的融合,创造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产业协同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总体来看,北京核心带动作用明显,2018 年年末,北京法人单位在津冀地区的产业活动单位数量达到1.2 万家,占京津冀法人单位区域内跨省(市)产业活动单位总量的 76.5%。三地产业融合效果显著,天津构建了以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若干专业承载平台为框架的“1 16”承接格局; 河北以雄安新区为集中载体,围绕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张承生态功能区两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建设了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邢台邢东新区、衡水滨湖新区等承接平台,以“京津研发 河北转化”模式,吸引了一批京津创新成果向河北地区加速集聚。此外,三地创新合作不断加深。在基础研究方面,三地共同出资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率先打破管理机制条块分割,实现科技项目跨区域协同。在资源共享方面,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券在三地相互衔接、统筹使用,同时,开启创新券共享互认工作。在创新创业方面, 向天津输出北京双创模式,将成熟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带到津冀地区。但与此同时,京津冀目前仍存在三地创新水平差距较大、产业对接机制不完善、北京核心带动能力待增强、津冀承接能力差、协同政策衔接不够等问题。对此,“十四五”时期以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对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书分别从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理论基础、京津冀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和模式、产业结构协同性及联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对国内外著名湾区在推动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准确把握京津冀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区域间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发展差异,以期合理判断创新驱动京津冀产业联动发展的未来方向和重点领域,为下一步完善我国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为政府更好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科技管理、产业发展等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本书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统计年鉴,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多要素耦合、嵌套、共构的结果,此外,国家政策与地域文化等也是影响研究对象的不可忽视的嵌入性要素,由于数据资料受统计口径差异、数据获取困难等因素限制,在指标实效性、细分领域分析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及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笔者也将在后续研究中改进研究设计,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效、经验和问题。
-
符号经济视野下的地方文化产业研究彭贵川 谢美英 彭茂轩彭贵川,四川省教学名师,教授,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社会服务部部长,四川省文化旅游厅公共服务专家,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部长。谢美英,教授,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副部长兼文学与融媒体学院院长,从事文学人类学、符号经济、文化产业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彭茂轩,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艺术学,研究领域为本土影像符号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