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刘妮雅,王慧军 著为了解决中国枣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需求侧着手,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今后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未来不同消费结构下的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业有效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枣产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的结论。为了满足有效需求,中国枣产业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通过对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达到增加有效供给、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的目标。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通过采用地区集中度、资源禀赋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分析枣产业的生产区域布局、资源禀赋情况和专业化程度,发现中国枣产业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不同枣产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法,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并比较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情况,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枣产业仍以传统流通模式为主,与“合作社 农户”和“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流通模式并存。不同流通模式下产业链各环节利益主体的利润分配比例不均衡,为了解决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出各利益主体的合理利润分配比例。经Shapley值优化后,枣农和加工商的利润分配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中国枣产业链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来实现不同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发现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
-
卫生经济分析田文华,金春林卫生经济分析是对一定时期卫生健康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卫生健康发展的经济动态、开展卫生经济评估、总结创新发展经验、发现经济规律和指导具体实践的一门学科。它为实现卫生健康发展的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证证据。新时代的卫生健康领域建设和发展将会迎来新机遇、新问题。本书通过对卫生健康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卫生经济分析,为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罗黎平,谢瑾岚,刘晓,肖琳子本书总报告深入分析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意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协同发展篇重点研究长株潭都市圈同城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协同推进机制以及长株潭城市群统一市场建设等问题;城乡发展篇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口变化、长沙宜居都市建设以及株洲市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问题;产业发展篇重点研究了长株潭都市圈产业园区合作模式、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以及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经验借鉴与策略等问题;绿色发展篇重点研究了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关系、环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以及株洲市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
现代国家与其边缘邵彦涛本书从现代国家与其边缘的互动关系出发,从地理政治、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社会心态等方面对1872~1949年的兰州城市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近代兰州从“秦西极边郡”到“中国中心”的转变,鲜活展现了边缘社会参与和推动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实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向自觉转变的集中体现。“兰州中心说”也是对中国广大西部疆域价值的“发现”和“创造”。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扩展中国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
东莞解析孙霄汉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它的演进过程是对中国40多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缩写,它的发展成就与逻辑包涵着“中国奇迹”的丰富信息,它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态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典型样态,它所面临的挑战对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极具案例意义。本书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两大主线,分析了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到现代“湾区都市”的嬗变过程。作者明确提出了“东莞模式”的概念,揭示了东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机理;首次用“游民社会”这一概念分析城市化过程,阐释了东莞社会转型和基层治理的过程与逻辑。
-
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林居正 等《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一书基于历史发展脉络以及重大现实背景,深刻阐述了百年变局下香港和深圳在构建双循环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并运用翔实数据,系统阐述了香港与深圳综合实力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客观分析了香港的核心优势以及面临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以此提出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创新举措。在总体思路方面,本书提出,香港与深圳只有坚持“一锅做饭、利益共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地发展瓶颈,最大限度地满足两地发展所需,而其中的根本保障在于将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相结合。在实施举措方面,本书提出,必须践行以民为本、推动香港人心回归的基本理念,把握金融与科技的前沿发展趋势,推动香港与深圳要素充分流通、资源充分共享、标准充分互认、规则无缝对接、风险有效防范的高层次创新,进而打造高度统一、高度开放的南方共同市场。
-
中俄经贸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刘军本书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从中俄经贸合作整体、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中俄非毗邻地区经贸合作、中俄友好城市经贸合作四个方面研究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问题,内容涉及俄地区经贸合作的理论基础,进程、特点与影响,能源问题;地区合作模式的探索与演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俄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中俄两河流域经贸合作,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中的投资困境,长江中上游与伏尔加河联邦区经贸合作;中俄友好城市经贸合作。
-
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与预测研究张跃军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幻不定,国际原油市场危机此起彼伏,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本书秉承学术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定价机制—预测研究—投资决策”的研究思路,运用跨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深入剖析新形势下国际原油市场的资产定价机制;创新性地对原油市场结构变化及其对油价预测的影响开展深入的机理分析和实证建模,为油价波动率预测指明新的建模方向;科学揭示原油市场与股票市场以及贵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溢出关系,为投资者配置资产和风险管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
以色列经济保罗·里夫林 著,王然、冯庆丽 译本书属《以色列与中东研究译丛》中的一本,是教yu部国别与区域备案中心四川外国语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学术译介成果之一。本书系统分析了以色列经济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犹太人的意识形态如何推动以色列农业发展,从而满足工业化的先决条件。以色列建国后,随着国防拨款的增加,以色列经济尽管发展不平衡,但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区域孤立导致以色列高度重视对发达市场的高质量出口,进而奠定了其技术基础。同时,以色列经济受益于大规模移民和获得外国资本。最后,本书考察了随着经济增长而扩大的社会经济部门。
-
低温经济[日]鹤光太郎 前田佐恵子 村田启子背负着泡沫经济崩溃、通货紧缩、少子高龄化等重担,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摸索、探究经济崛起的方式。日本虽然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却未曾摆脱低增长、低温的宿命,这是为什么?解开这一谜团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书旨在梳理30年来日本经济机制的变迁,并探讨全新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探究宏观经济学的发展、Z新成果及D创性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日本宏观经济变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