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跟随历史前进赵德馨 著赵德馨教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研究上着墨较多,故此处收录了八篇相关文献。本书萃选了赵德馨教授在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成果。其中既有他关于学科建设的思考,也有记录他建设学科的实践的文字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实践成果。
-
宁波总商会史料辑录孙善根,宗发旺,周莉萍 编《宁波总商会史料辑录(1905-1929)》主要辑录民国时期《四明日报》《申报》《时事公报》《宁波民国日报》等报刊有关宁波总商会以及期间宁波所属县镇商会团体的报道与记载,以便为研究这一重要团体进而研究这一时期宁波的相关历史提供原始的文献史料。《宁波总商会史料辑录(1905-1929)》将所辑内容分为言论篇(有关宁波总商会的社会舆论等)、经济篇(包括宁波总商会承担的经济职能及相关活动等)、政治篇(包括宁波总商会期间从事的政治、军事与民间外交活动等)、社会事业篇(包括宁波总商会从事的社会活动与慈善公益事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等)、会务活动篇(有关宁波总商会的会务活动等)五大部分。《宁波总商会史料辑录(1905-1929)》按内容分类后以时间(除1910年《四明日报》以农历纪年外,均以公元纪年)为序进行编排,以每一则史料编排顺序为标题(为便于理解,少数标题加了主语并用括号,以示有别)、正文、材料来源报刊的名称、报刊中出现的时间。
-
饥饿的爱尔兰乔尔·莫克尔(Joel Mokyr) 著19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变革导致西欧空前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然而,爱尔兰几乎没有参与这一进程。在北大西洋经济繁荣的同时,1845年至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造成1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爱尔兰。爱尔兰经济为何未能增长,以及“爱尔兰为何挨饿”仍是经济史上悬而未决的谜题。作者认为,饥饿是由饥荒前几十年经济总体不发达造成的。他检验了各种假说,用以解释爱尔兰的落后。人们普遍认为爱尔兰的贫困可以用人口过剩、邪恶的土地制度或英国人的恶意剥削来解释,但他驳斥了这种观点。相反,他认为,劳动生产率低下和物质资本形成不足——这是爱尔兰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房东和租户之间持续冲突以及爱尔兰经济体制僵化的结果。
-
山东商务年鉴张义英 编本年鉴创刊于2010年,每年出版一卷,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山东商务经济年度运行情况的权威工具书。本卷设置特载、大事记、业务综述、业务统计、市级商务、规范性文件6个栏目,以文字、图表形式呈现。本年鉴所提及的对外贸易、进出口、进口、出口等贸易术语,如无特殊说明,均指货物贸易。限额以上批发贸易、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企业的划分标准为:批发贸易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贸易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住宿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
-
经济思想史教程柳平生 著本教材讲述的经济思想史的“通史”,即讲述自古代以来至今的经济学说之发展历程。以理论演进视角,分析经济理论的“蜕进和变异”,以说明现代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以“重大的经济事件”为记识标志,以“三次革命”(即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三次总结”(即穆勒第一次总结、马歇尔第二次总结和萨缪尔森第三次总结)为主线,讲述经济学“三种形态”(即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等)的发展历程。本教材**的特点是“通史”。与流行的教材一般只陈述到经济学的第二次总结或凯恩斯革命不同,本教材从前古典经济学一直讲述到当代经济学诸流派,力求探寻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逻辑,触及经济学发展的内在脉动。
-
税制变革对清代政权兴衰和社会演变的影响研究曾耀辉,戴丽华,欧阳秀兰 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中国新时代复兴大业当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华尤其值得继承和借鉴,而作为治国理政重要制度的税收制度,探究其在历史长河中对政权存亡兴衰和社会演变的作用和影响,充分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税收制度,助推当代中国不断走向繁荣昌盛,实现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书稿通过探析明代末期和清代初期,在明朝廷、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清政权这三大政权博弈中,税收制度对各个政权的兴衰产生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大清帝国由兴盛到衰亡过程中,税收制度的嬗变与大清帝国的兴衰互相影响,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得当的税收制度成为政权兴盛的重要推手,失当的税收制度成为国家衰亡的关键因素。
-
票据史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著本书系统记录了中国及世界主要地区票据的发展历程。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及晚晴时期的票据,主要记录了唐朝前及唐朝的票据、唐朝之后的票据、清朝前期的票据、清朝后期的票据。第二篇介绍民国时期的票据,记录了民国初期的票据、全面抗战时期的票据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票据。第三篇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票据,包括《票据法》出台前的票据、《票据法》出台后的票据、电票办法出台后的票据以及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后的票据。第四篇介绍境外的票据,包括境外票据市场发展历史、中外票据市场比较及启示。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票据史教材,也可供全国金融票据业界同仁和企业界人士学习参考。
-
关于价格和货币流通状况的历史[英] 托马斯·图克,[英] 威廉·纽马奇 著《关于价格和货币流通状况的历史(第3卷)》是一部经典性的著作,在经济学说目前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系列丛书共分为6卷,讲述了1793-1856年间价格和货币流通状况的历史。作者对时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分别介绍了不同年代间的谷物贸易、谷物价、谷物以外其他农产品的价格、物料流通状态、银行的监管问题等内容,并具体说明了各个时间区间的特点以及该时间段的谷物价格和大致产量。除此之外,作者还就《谷物法》以及金融机构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介绍了《谷物法》早期、中期和后期的特点及其颁布和实施后所带来的相关影响,自由贸易的原则在商业立法中的应用,英国银行的管理和相关政策,国家对金融、银行和信贷机构所采取的政策等。
-
中国出口产品演化与升级周沂,贺灿飞 著出口升级是现阶段增加国家出口产品竞争力和增长动力,降低国际经济动荡风险的重要课题。《中国出口产品演化与升级: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中国城市和企业两个尺度,探究中国出口产品升级过程、模式和机理,重点考察不同类型升级路径如何交互作用,以及技术关联所刻画的认知临近对升级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提炼出适用于中国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升级的分析模型与框架。(1)该书将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集聚经济等理论研究视角相互补充,以跨学科理论的结合来探究我国出口产品升级路径及其影响因素。(2)该书构建了融合产品内升级和产品间升级的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分析框架。基于产品动态视角,分析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升级过程、模式和机理,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升级主要以产品内升级为主,产品间升级也伴随发生。另外,出口产品升级模式和路径的选择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3)该书提出企业-区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引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技术关联视角,探究基于认知临近的技术关联在中国出口产品升级过程中作用,发现技术关联的显著性存在显著企业差异、产业差异以及区域差异。(4)该书突破静态研究产品变化的局限性,基于产品动态视角,研究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更系统全面地揭示中国出口产品升级路径选择的微观机制。
-
上海近代货币竞争余文建本书基于货币竞争和币制演变的内在逻辑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分析近代上海货币竞争的状况和特点、表现和原因,以及币制统一的路径选择,并通过理论和史料分析,全面展示近代货币竞争的上海样本,试图给出研究中国货币现代化的新视角,以期对当前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等重大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发。 本书分为八章:*章对上海近代货币竞争相关背景、定义、理论、文献综述等作出简要介绍;第二章简要介绍本书研究内容的时代背景;第三章分析介绍纷繁复杂的金属货币并对其相互竞争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介绍不同主体发行的各种纸币并对其相互竞争进行深入研究;第五章为中央银行的初创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第六章为货币竞争中的人物与行业协会在近代货币竞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第七章为货币竞争国际经验借鉴;第八章为启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