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上海银行家书信集邢建榕 著《上海银行家书信集》是2020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之一种,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藏各银行档案中30组银行家的书信,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基本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银行家在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本书既可了解银行家的心路历程,亦可借鉴近代金融家的管理思想、经营策略,以及社会责任,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从事金融研究、学习人员,以及金融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帮助。
-
宋金元明时期的市场发展与货币流通研究王文成宋金元明时期中国发行流通纸币,先后完成白银货币化、货币白银化,货币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书着眼于市场发展对货币流通格局演变的影响,贯通宋金元明4朝,系统梳理这一时期市场发展特别是市场空间布局与层级结构变迁趋势,紧扣铜铁钱适宜于零散细碎的小商品交易、白银适宜于大宗贸易和远距离贸易、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的特点,深入分析铜铁钱行用消长、纸币兴衰、白银崛起的历程及其相互关系,探究市场结构变迁、历朝货币政策在多元复合货币体系演变中的作用,揭示传统中国货币流通格局从钱楮并用、银钞相权向银钱兼行演进的内在逻辑。
-
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李东明 著《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论述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分析它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社会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是怎样发展的,并试图揭示其发展的规律。近代以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农村经济也在向现代转型。这个过程反映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曲折艰辛,对于认知近代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撰写,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选择若干反映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变迁的重要课题进行探索,能够向纵深前进一步,从而将这些专题串联起来,以窥探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新陈代谢。近些年来,针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研究,总体上有“衰落论”“增长论”及“过密型增长”等几种结论。笔者希望此书能够对已有论断有所回应,读者应该能有所判断。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已经广及各个方面,出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见解,而这些研究正是我们今后交流和论证的基础。以往的论点,究竟孰是孰非,仍取决于大量具体的实证研究。仔细审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深度探讨,尤其是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环节,大有深入分析之必要。《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注意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水利、牲畜、农业技术等因素扮演的角色,也论述了农村手工业的发展变迁与金融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最后,则分析近代中国农村市场的演变和发展。希望《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内容能够对既往研究有所补充,以推动这个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当然,重大历史问题往往需要长期的研究,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解决的,每一代人都有可能有所突破,而更多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增砖添瓦。
-
名画中的金融史刘晓乐 著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绘画艺术发展与变革的同时,金融的内涵与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媒介,变成了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成为跨时空价值交换的手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出发,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金融的影响。在前摄影时代,画作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在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又深藏着理念与人文的变化。只有将绘画艺术与金融置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纷纭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与创作者本身交汇于当时的时空之下,才能挖掘其内在隐含着的因果关系,重构历史图景,给出令人信服的独到的历史解释。《名画中的金融史》即以此为出发点,以世界名画为切入点,通过“名画赏析+历史故事+金融视角”的跨界融合,讲述了货币与金融简史、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金融体系的形成、金融制度的建立与金融危机等内容,用跨界的视角阐述金融的演变和应用,揭示了金融发展的逻辑,以期给我们当下的金融生活带来启示。
-
趣说金融史徐明星,李霁月,顾泽辉 著
?? 北宋如何利用小小的盐引实现王朝的繁荣? ?? 欧洲圣殿骑士团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成为传奇? ?? 美第奇家族如何从平民蜕变为诸王债主? ?? 英格兰银行如何从民营银行一跃成为中央银行? ?? 南海泡沫是金融力量的失控还是阴谋家的杰作? ?? 东印度公司为何会变成不列颠的统治机器? ?? 美国在二战后如何夺取了英国的“金融法杖”? ?? 理性的参与者加上理性的市场,为何会演变出金融灾难? ?? 千年以来不断巩固的金融秩序,为什么会孕育出吞噬财富的野兽? ?? 我们又将进入一个怎样的金融时代? 金融史能告诉你答案。《趣说金融史》穿越5000年的金融史,将金融史上的14个关键事件娓娓道来,配以109幅插图,生动有趣、轻松易懂地呈现了金融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从苏美尔的记账泥板到美第奇家族的金融帝国,帝国时代的金融体系交替陷入繁荣与沉沦;从东印度公司到中央银行的诞生,近代金融的光明与阴影相随;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失败到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现代金融不断陷于梦幻与泡沫的轮回之中;从比特币到区块链的设想,金融的未来还存在很多可能。 这本书将带你深入波澜壮阔的金融史,告诉你更多有趣、有意义的金融故事,并预测即将到来的新金融时代。 -
漫话十三行范小静 著本书题名《漫话十三行》,是在十三行原义的基础上,以十三行指代广州口岸,正如人们以天安门指代北京。也就是说,这本书说的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广州口岸的往事。
-
两浙盐法备考二种[清] 杨昌濬,廖寿丰 编本书是浙江文丛系列之一。《两浙盐法备考二种》为同治杨昌濬刻本《续纂两浙盐法备考》和光绪廖寿丰刻本《两浙续纂盐法备考》二书合印,后者为前者之续作。《两浙盐法备考二种》是为浙江地方历次纂修《两浙盐法志》的副产品,主要为相关的奏牍汇编,用以为《两浙盐法志》的补充。前者分为票运、复纲、复引、复地、私收、灶地、条案七门,后者分为票运、复引、复地、纲运、帑引五门。二书基本涵盖了清代浙江关于盐法的所有奏牍,是研究清代浙江经济史的重要材料。
-
刘玉峰经济史论文集刘玉峰 著本论文集为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山大史学丛刊”之一。论文集重点探讨了唐朝经济思想、政策、体制和结构问题,注重概括性、理论性的分析与认识,并以揭示社会经济形态及其特征作为主旨。论文集中的各篇论文,原则上以最初发表时的文本为准,但也有一些修改:一是将注释统一为页下注,并做了规范化处理,二是改正了若干错别字和引文错误、表述舛误等错误,所以并非最初文本的一仍其旧。当然,各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没有修改变动,存其旧貌。
-
币潮岁月李思敏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分别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酝酿、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蹒跚起步、市场内生动力开始形成、人民币跨境使用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在波动中前进、人民币国际化走进新时代等视角,围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两大主题,以时间为维度,分不同阶段呈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进程和历史印记。既有国家、国际层面的宏大叙事,又有亲历者所见证的微小细节,将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我国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完整清晰生动地表达出来。更揭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暨人民币国际化启动十周年背后不为人知的艰难险阻及克服重重困难的具体举。
-
中世纪英格兰工资问题研究王超华 著在中世纪英格兰,随着社会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市场发展迅速,工资劳动者在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1208年,温彻斯特主教的庄园账簿中出现了现存最早的工资数据。在大约半个世纪后,此类数据在英格兰的多个地产的庄园账簿中连续出现,成为供现代学者研究的课题。本书共分为导论、工资劳动者、工资变化、工资差别、工资收入、工资立法、工资与经济变迁、结论与讨论等8章,尝试在对基本研究线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世纪英格兰工资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对与该问题相关的“黄金时代论”、工业革命的起源、“大分流”等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加深对社会底层实际生活状况、社会群体的流动、劳动的价值以及社会商业化程度的认识,同时为劳动力市场的科学治理提供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