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飞地徐有威,陈东林,崔海霞 著本书由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等主编。本论丛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的部分呈现,已经出版的前六辑内容非常丰富,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出版空白,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一定和影响。作为小三线建设专辑,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史料价值,可以发现三线建设与三线建设研究的意义所在——它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对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拉美殖民地时期经济制度的形成演化及其影响毕晶 著本书受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所著《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李增刚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主要观点的启发,以“榨取型制度”作为关键词对殖民地时期拉美主要经济制度(土地、劳工以及贸易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化做基本梳理,并遵循道格拉斯·C.诺斯有关制度构成以及演化的基本思路,从制度框架视角横向比较不同经济制度的形成根源、发展变化以及对当今拉美的影响,以期探寻拉美经济落后的本质原因、并试图提出建议。
-
大转型之前卡勒姆·威廉斯 著这是一部古典经济学家的逸闻故事集:讲述从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科尔贝到“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经济学家的故事——采集传统书写之外的历史遗珍,丰满人物性格与形象: 约翰·穆勒的父亲也是望子成龙心切的“直升机家长”? 以哲学家身份闻名的大卫·休谟是重商主义的批判者? 理查德·坎蒂隆伪造了自己的死亡? 大卫·李嘉图本可继承大笔遗产,却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 这是古典经济学300年的思想发展史:展示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如何萌发—更迭、交锋—对立、延续——发展,以至其作为学科的正式确立。 大卫·休谟缘何举旗反抗科尔贝实践的重商主义? 西斯蒙第是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第一人? “谷物法”的废除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马尔萨斯预言的粮食危机只是危言耸听吗? 采集古典经济学史的吉光片羽,回溯300年经济思想的赓续演进:既有人物的生命温度,也有理论于批判中前进的坚毅冷峻。 阅古通今,回顾经济学发展的历程,更能理解今日之经济现象。
-
金钱和权力(美)威廉·D.科汉在外人看来,高盛是一家完美的公司——比所有竞争对手更聪明、更高尚、盈利能力更强,这也是高盛的公关机器刻意塑造的形象。然而,关上门,高盛一直在利益冲突和合法交易间周旋,对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施加显著影响,公司内部也充斥着残酷的权力斗争。高盛自1869年成立以来,坚持雇用顶尖人才,并向他们灌输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客户利益至上”。而2007年,高盛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豪赌抵押贷款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更为严重。本书作者采访了高盛多名高管及相关人士,包括现任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揭开了高盛这家复杂矛盾的公司的内幕。
-
剑桥拉美经济史[英国]维克多-布尔默-托马斯作为享誉国际的剑桥史系列著述的一部分,《剑桥拉美经济史》沿袭了经典的编写惯例,汇集了近二十年来全球各国拉丁美洲经济研究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原创、突破性的专题研究论文,旨在用当下前沿水准的知识,对西班牙殖民时期至21世纪初期的拉美的历史经济进行解析。大体以1850年(即现代经济的指数增长开始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时期,而非常规的以19世纪20年代,即拉美各殖民地相继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期作为经济阶段的划分)为界,分成上下两卷。本册为上卷。上卷包括1850年之前的殖民地时期和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涵盖不同视角、学科和方法论,有对政策与制度进行的定性历史分析,还有计量经济史、新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通过“经济背景”“自然资源与要素禀赋”“经济组织与部门绩效”“独立的经济影响”四个板块,将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与前哥伦布时期经济、欧洲经济和非洲经济串联在一起,阐述了西班牙征服拉丁美洲这一过程造成的人文和环境影响、殖民地经济制度发展,以及殖民地时期和后殖民早期的经济面貌。下卷将研究“漫长的20世纪”,从现代经济增长起步阶段直至当前时期。
-
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 编著本书是2022年3—6月,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在上海疫情期间爱心驰援活动的新闻报道合集,展现了复星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员工的关爱。本书包括和疫情赛跑、志愿精神、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星暖”员工、复工复产等章,对复星抗疫指挥部统筹抗疫工作,复星一家企业和复星基金会紧急驰援上海党政机关、高校、医院、社区抗疫进行了全景式记录;同时,也以细腻感人的笔触,对复星员工投身社区志愿工作的诸多温暖瞬间进行了生动描述。复星抗疫爱心车队、“蚂蚁雄兵”、仓库三兄弟……诸多平凡英雄和感人故事都在本书中得以呈现;复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病毒较量、和时间赛跑,全力投入上海抗疫工作的事迹跃然纸上。
-
奢侈[法]克里斯蒂安·布朗卡特 著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布朗卡特进入奢侈品行业,并空降到爱马仕这一豪华的星球。此书是他从爱马仕离任后以日记体呈现的随笔作品集。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在爱马仕担任CEO期间与全球各界名流的交往和这个行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通常断断续续写于旅途与公差途中。无论如何,此书的中心仍然是爱马仕这个奢侈品王国,它的理念、它的工匠、它的神秘,以及它展现在作者眼中的魅力和灵魂。
-
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严金明,夏方舟 等著,张东刚,刘伟 编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推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主线,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开发、保护、利用、整治和治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在全面分析我国国土资源开发保护面临的形势和现状格局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战略导向,从“空间与格局”“规划与管控”“底线与安全”“效率与发展”“整治与转型”“治理与改革”六大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延伸探讨了国际公地治理模式。《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对于我国新时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进程,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从旧制度到工业国[德] 理查德·H.蒂利,[德] 米夏埃尔·科普西迪斯 著,王浩强 译,王文剑 校从18世纪到1914年,德国崛起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强国。这段时间是德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见证了德国成为改变世界历史格局的重要力量。本书追溯了德国在这段时间的工业化工程,关注德国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型的决定因素。两位作者借鉴了大量晚近研究,将德国经济起飞的根源追溯到18世纪以前,强调了制度变革逐步重塑旧制度、刺激农业革命出现的作用,强调了行会转型以及出口导向的农村原始工业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集中性。本书对19世纪工业化的讨论,解释了国家官僚机构和普鲁士自由主义改革(包括关税同盟)作为塑造早期工业化的力量所起到的作用。本书说明了铁路体系的建设是如何影响重工业增长的,讨论了后者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的供给。两位作者接着强调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如何促进了技术借鉴和创新,并推动了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转型,以及在19世纪蕞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伴随而来的人口转变。随着德国工业的增长,德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也反映在本书关于德国对外商业和金融发展的论述之中。本书弟一篇关注德国1760—1840年的工业化起源及其与农业的互动关系,以及早期德国的制度变迁。第二篇介绍1815年至19世纪40年代的早期工业化、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形成,以及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革命对社会制度的冲击。第三篇是全书核心,讲述了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德国重工业的成长和成熟,特别关注铁路、钢铁和煤矿等主导部门的相互依赖和促进,工业化时期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以及实体经济的起飞如何推动金融体系走向现代化。第四篇讨论1871—1914年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度工业化时代”,正是在这段时期,德国崛起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工业强国。
-
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晏智杰本书研究的范围起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止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书中系统论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还以相当大篇幅论述了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期间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